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分别测量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30例西药治疗组的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能评价高血压舒张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优于西药疗效。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高血压 心室功能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流最大剪切率(SR)及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和健康者50例。利用高频超声对所有观察对象的颈动脉进行测量,包括颈动脉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测量相关参数,包括血管舒张期内径(Dd)、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和顺应性(A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Ep、β值增高(P<0.01),AC值降低(P<0.01),Dd增宽(P<0.01),PSV和SR降低(P<0.01),IMT无统计学差异。Ep、β值与IMT呈正相关(r=0.527、0.556,P<0.01),与SR呈负相关(r=-0.513、-0.537,P<0.01);AC值与IMT呈负相关(r=-0.477,P<0.01),与SR呈正相关(r=4.58,P<0.01);SR与IMT呈负相关(r=-0.537,P<0.01)。结论: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及SR已发生改变,低SR加速了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动脉硬化的发展。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流最大剪切率 回声跟踪技术
  • 简介:1资料患者,女性,84岁,因“头晕不适,诊断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冠心病及缺血性心肌型”入院就诊。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区见低、强混合性回声区,范围约27mm×21mm×7mm,形态欠规则,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显示点状血流信号。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膀胱三角区 淋巴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DOPPLER 2型糖尿病
  • 简介:女,62岁,因“现左大腿无痛性渐增性肿物13年”人院治疗,1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下段前内侧有一“蚕豆”大小的肿物,触之尢压痛。近年来肿块逐渐增人,伴有行走跛行,足趾麻小。人院查体:左侧大腿前内侧可触及一大小约34cm×22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无破溃,

  • 标签: 骨肉瘤 软组织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总结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adrenallymphoma,AL)的MSCT图像特点,评价MSCT对原发性A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病理证实的6例(9个病灶)原发性AL的CT资料,重点研究肿瘤的形态、大小、平扫密度、强化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腹膜后淋巴结等情况。结果:6例中,3例位于单侧肾上腺,3例位于双侧,共9个病灶,直径2.4~8.0cm,平均(5.1±1.6)cm;病灶平扫4个为类圆形,3个为椭圆形,2个为类三角形;密度均匀,均无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轻中度均匀强化5个,不均匀强化4个,其中动脉期为轻度强化,静脉期轻中度强化,4个病灶延迟期亦有强化。结论:原发性AL表现为肾上腺区的软组织肿块,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确诊及了解病变累及范围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原发性 肾上腺淋巴瘤 MSCT 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19例经病理证实的PLB患者。行X线检查8例,CT平扫19例,MRI平扫13例,MRI增强扫描6例。结果:19例中单骨受累16例,多骨受累3例。8例X线检查中,骨质破坏呈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19例CT检查中,骨质破坏溶骨型16例,混合型3例,其中15例病变周围伴明显软组织肿块。病变在T1WI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多呈中度明显强化。结论:PLB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PL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标签: 骨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患者女性,68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4d入院。查体示双乳对称,无乳头内陷及歪斜,挤压无溢液,右乳外侧可扪及约2cm×1.5cm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活动一般,无压痛,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灰阶超声显示左侧乳腺大小为20.9mm×14.5mm椭圆形团块,水平位生长,边缘见小分叶,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见钙化灶,后方伴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团块内部稀少点状、条状血流,血管较纤细(图2)。声弹性成像显示团块内部大部分为代表低应变的红色,弹性评分4分(图3)。团块周围乳腺组织无明显结构扭曲,无导管扩张、无水肿,Cooper韧带无改变。超声提示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4C类。行右乳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术中显示病灶呈灰红色。术后石蜡病理示肿瘤细胞梭形、短梭形,不规则散在花边样成骨现象,病理诊断乳腺骨肉瘤(图4)。术后行全身骨扫描,未发现骨骼系统的骨肉瘤征象。

  • 标签: 乳腺原发性骨肉瘤 超声表现 肿块扩大切除术 BI-RADS 声弹性成像 超声显示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骨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HPT骨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6例均行X线、CT及超声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MRI检查,2例行甲状旁腺ECT检查。结果:6例均为甲状旁腺腺瘤(100%),全身骨质疏松6例(100%),骨吸收5例(83.3%),纤维性骨炎4例(66.7%),骨骼畸形4例(66.7%),肾、输尿管或胆囊结石3例(50.0%),病理骨折2例(33.3%),股骨头骨骺滑脱1例(16.7%)。结论:全身弥漫性骨质疏松为PHPT骨病的最常见表现,指骨骨膜下吸收是其特征性改变,是诊断本的可靠征象。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瘤 骨疾病 内分泌性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血供情况、内部回声结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79个原发性心脏肿瘤中,黏液瘤62个、脂肪瘤3个、横纹肌瘤2个、纤维瘤2个、间皮瘤1个、血管平滑肌肉瘤3个、横纹肌肉瘤4个、纤维肉瘤2个,良性70个、恶性9个。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以良性为主,黏液瘤最常见。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能进行初步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作为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脏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气道不同位置发生的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的CT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资料,按病灶位置分为中央型、肺门型和周围型三型。结果:9例中央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中,8例表现为气管或左右主支气管腔内结节灶;15例肺门型表现为肺叶或段支气管的管腔结节灶,其中10例(66.7%)合并病灶远端肺组织不张和扩张支气管黏液栓形成;4例周围型均表现为较大肿块。斑片样低密度区在各型中均常见,甚至可形成空洞。结论:气道不同位置发生的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具有不同的典型影像表现,但均易出现内部斑片样低密度区。

  • 标签: 黏液表皮样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比较糖尿肾病与高血压肾病在尿毒症期肾脏弹性变化的特点,并测量肾脏皮质厚度,分析其与皮质弹性指数(elasticindex,EI)的相关性。方法:尿毒症期患者38例,其中糖尿肾病组20例、高血压肾病组1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肾脏皮质、髓质及肾窦EI值及皮质厚度的差异,并分析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尿毒症期,糖尿肾病组皮质区的EI值高于高血压肾病组(t=-2.37,P〈0.05);在髓质区,糖尿肾病组EI值低于高血压肾病组(t=2.43,P〈0.05);两组肾窦的E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05)。糖尿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病组皮质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05)。肾脏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存在正相关(r=0.35,P〈0.05)。结论:在尿毒症期,糖尿肾病与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肾脏EI值有不同变化,皮质厚度与皮质EI值之间呈正相关。

  • 标签: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 尿毒症 超声检查
  • 简介: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smallintestineprimarymalignantlymphoma,简称SIPML)临床少见,占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的20%~50%,而原发的小肠恶性肿瘤仅占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6%~3.2%。为了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年来经随访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SIPML的CT表现,评价CT对SIPML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小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腹膜后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且绝大多数是恶性,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横纹肌肉瘤等,其中平滑肌肉瘤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约占11%[1],发病率仅次于脂肪肉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

  • 标签: 腹膜后 平滑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36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PGIL患者资料,总结其CT特征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36例PGI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8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8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病变位于胃20例,空、回肠10例,十二指肠3例,回盲部2例,直肠1例。CT检查示32例胃肠道管壁呈弥漫增厚伴均匀强化,周围常有肿大淋巴结影;4例胃壁局限性增厚呈结节、肿块影。动脉瘤样扩张是肠道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病灶周围增粗血管或增粗血管穿行于病灶是胃肠道淋巴瘤的重要表现。结论PGIL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望提高诊断正确率。

  • 标签: 淋巴瘤 胃肠道 原发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极少见,其治疗方法与乳腺癌不同,预后比乳腺癌差。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与乳腺癌有很大重叠,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和分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冷冻检查,但两者均难以完全正确诊断。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为单个或多结节,少数患者呈弥漫浸润使乳房变硬,局部皮肤受累。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大致可分为结节或肿块型及致密浸润型,钙化、毛刺、乳头内陷等罕见。其超声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低回声或高回声,部分呈类囊肿样极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内部血流较丰富。关于乳腺淋巴瘤MRI表现的文献主要见于个案报道,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曲线以流出型多见。MRI检查在乳腺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还不确定。

  • 标签: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X线 超声 磁共振
  • 简介:目的:基于影像组学方法,分析超声医学影像信息,评估影像组学方法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中Ki-67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HCC患者的灰阶超声图像,通过图像分割、提取图像中肿瘤病灶的小波、纹理、形态特征,结合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inimum-redundancy-maximum-relevance,mRMR)准则的遗传算法选出234个特征,之后再用稀疏表示(sparserepresentationcoefficient,SRC)方法进一步筛选,得到最优特征子集并用于分类。结果: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和留一法(leave-one-outcrossvalidation,LOOCV)的预测模型对临床HCC超声图像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显示,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AUC)达到了0.75。结论:基于HCC超声灰阶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和Ki-67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以为临床合理诊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有用的信息。

  • 标签: 影像组学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KI-67 灰阶超声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表现,分析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个经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SHCC病灶(最长径<3cm),回顾性分析其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结果:超声造影显示54个病灶呈整体弥漫性'快进快出'式增强特点;18个病灶造影剂消退缓慢,呈'快进慢出'式特点;8个病灶呈'慢进快出'式特点。灵敏度为97.4%(75/77),特异度为94.6%(70/74),准确率为93.8%(75/8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76个病灶血供为Ⅰ~Ⅱ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为(50±11.9)cm/s,阻力指数(RI)为0.70±0.10;4个病灶因位置深而血流显示不理想。灵敏度为91.7%(66/72),特异度为83.8%(57/68),准确率为77.5%(62/80)。两者均能较好反映原发性SHCC的血流灌注特征,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更能敏感地动态显示原发性SHCC的血流动力学特点。结论: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均可较敏感地预测原发性SHCC,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原发性小肝癌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男,22岁,左下肢间断性肿胀2年余,为踢足球致左下腹外伤后左下肢肿胀.外科以"左下肢静脉血栓"收治,症状经治疗后好转又反复,无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查体:左下腹触及一包块,无压痛、反跳痛,腹肌无紧张,肝脾不大.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腹膜后间隙
  • 简介:【摘要】临床基层开展高血压管理具备着一定的价值性和意义性,取得的效果相对更好,这主要是由于开展管理的过程中, 其自身管理活动的开展更加接近于患者的生活。长期的干预管理过程中,可以发现往往很多社区高血压患者发病和管理的开展存 在这规律性。通过全科医生管理的开展,可以促使高血压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同时一定程度 上优化患者现有的生活质量,促使其对于各种管理和治疗积极配合,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基层社区 全科医生 管理效果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