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肝细胞癌多由肝硬化发展而来。肝癌肝硬化腹水在我国是多发病之一,而肝硬化失代偿期尤其是伴有腹水的患者易并发低钠血症。本研究对我科2003年4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41例肝癌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 标签: 肝癌 腹水 低钠血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41例会厌囊肿患者。使用鼻内镜系统下结合美国美敦力xps3000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于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下对患者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结果41例会厌囊肿患者全部术后24h会厌舌面囊肿创面伪膜形成,无出血,局部轻度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异物感,咽痛以及吞咽疼痛不适。2w后症状消失囊肿创面愈合,伪膜脱落。随访至6个月,会厌黏膜表面光滑平整,无会厌与舌根粘连吞咽障碍等长期并发症,无l例复发。结论采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会厌囊肿是在直视、负压吸引的指示下操作,切除病变囊壁具有准确精细、彻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 标签: 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 会厌囊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与单用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中选取9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参照组患者单用卡西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低于治疗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癫痫患者使用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癫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瑞芬太尼麻醉,曲多组加用曲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结果曲多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曲多组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曲多组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8.26±1.24分、24.21±1.50分、8.26±1.24分、24.21±1.50分低于对照组19.31±1.15分、32.42±1.25分、19.31±1.15分、32.42±1.25分,P<0.05。结论曲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曲马多 瑞芬太尼 麻醉 早期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保证有效确保临床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的手术,气管切开术在我国哦临床上使用已有多年历史。人体在正常状态时,其机体中的鼻、咽腔以及机体呼吸道对患者所吸入气体发挥着加温湿化的生理作用,当对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机体吸入的气体将会绕开发挥加温湿化功能的呼吸道,这将导致进入人体中的气体作用相对干燥,继而导致患者粘液纤毛系统出现临床损伤,进而导致该系统中异物清除作用削弱。同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炎症等疾病临床症状。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曲多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8例ASAI-Ⅱ级患者,均行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曲多低剂量组)、C组(曲多中剂量组)、D组(曲多高剂量组),每组12例。B、C、D三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静脉注射曲多注射液1mg.kg-1、1.5mg.kg-1、2mg.kg-1;A组不给予曲多注射液治疗。给药前(T1)、给药时(T2)、给药后10min(T3)和30min(T4)分别测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Rike镇静和躁动评分(SAS)。结果在T4期,A、B组患者的MAP、HR有明显的升高,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的HR有明显的降低,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T4期,C、D组患者的MAP、HR与A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C、D3组患者在T4期S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SAS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曲多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好,其中以1.5mg.kg-1给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马多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处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7%,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给予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较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病程,是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 标签: 脑梗塞 恢复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前护理和手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9月,本研究选择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脑出血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所有患者落实手术前护理和手术后护理,评价所有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AM(Fugl-Myer运动功能积分。结果本研究48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康复,本研究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患者均在两周之内出院。所有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AM(Fugl-Myer运动功能积分分别为(47.8±18.4)分和(50.6±18.9)分。结论对于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为患者落实手术前护理和手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保证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AM(Fugl-Myer运动功能积分趋于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出血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习惯”护患沟通模式。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初步拟定“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初稿,采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习惯”护患沟通模式。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3%,第一轮咨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0.87,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6%-19.72%和5.63%-14.5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079和0.078(P<0.05)。最终确定的“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包括5个维度,14条子项目及相对应的32条技巧,23个示例和17项预期目标。结论“习惯护患沟通模式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为护理教学和临床带教提供参考。

  • 标签: &ldquo 五习惯&rdquo 护患沟通模式 德尔菲法 焦点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约束在ICU约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2月~2016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本科室2016年6月~2016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根据常规和工作经验对患者实施约束,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约束。予以对比两组患者约束使用率、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部位皮肤异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约束期间均未发生皮肤异常情况;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约束在ICU约束患者中的应用,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约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 约束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压疮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91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本医院2017年度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进行组别的划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压疮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成效。结果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况均得到好转,但是实验组患者好转的情况更为明显,护理有效率超过90%,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压疮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痊愈,在临床治疗中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 标签: 集束化护理管理 老年患者压疮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进行分析。方法分析38例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时机。结果38例病例经早期手术治疗,36例痊愈,2例死亡。胰腺炎患者中,早期手术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晚期手术(P<0.01),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患者中,早期手术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晚期手术(P<0.05),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根据病情变化来选择手术时机。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早期手术,可阻断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手术治疗 胆源性 胰腺炎 时机分析
  • 简介:摘要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涉及到女性的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的诊断和治疗。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妇产科疾病手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应用实践。方法将2015年7月18日~2018年1月11日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60例,应用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为(21.7±6.4)次/min、心率为(92.3±18.6)次/min、收缩压为(126.8±22.6)mmHg、进出急诊室时间为(36.2±18.3)min、PCI时间为(48.3±11.7)min;对照组患者的呼吸为(28.4±9.8)次/min、心率为(112.6±27.3)次/min、收缩压为(148.1±31.4)mmHg、进出急诊室时间为(52.6±21.2)min、PCI时间为(63.7±13.8)min(P<0.05)。观察组患者中3例(5%)复发、1例(1.7%)死亡;对照组患者中17例(28.3%)复发、12例(20%)死亡(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更便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尽快稳定其生命指标,挽救患者生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肺结核患者60例,分别经由荧光定量PCR检查、痰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进行检测,分析5种检查结果阳性率。结果60例肺结核患者TB-PCR检查、罗氏改良痰培养、痰液直接厚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93.33%(56/60)、75.00%(45/60)、68.33%(41/60)、58.33(35/60)。结论肺结核患者经由罗氏改良痰培养检验痰结核杆菌准确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结核 痰结核杆菌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探讨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68例剖宫产高危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参与实验的产妇手术施术方式和麻醉方式均相同,都采取了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按实验需求将其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药物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每组各34例,其中一组为常规组,行宫体注射缩宫素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另一组为观察组,行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对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h内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术中术后出血量预防效果良好,观察组明显好于常规组;本次实验中观察组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常规组发生呕吐以及轻度发热各一例,对症处理后均有效治愈,观察组表现有明显优势,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有良好效果,能够明显降低出血量,有效预防不良反应,且无明显副作用,产妇满意程度高。

  • 标签: 卡前列素 剖宫产 高危产妇 出血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方式与治疗方法解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为诊断62例,对其骨折的分型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对应治疗方式。结果术中出血量由多至少依次为D型、C型、B型、A型,其中A型、D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入组患者术后股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骨折良好愈合,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内固定物断裂等不良预后现象。结论对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而言,在放射线辅助下先明确分型,再给予对症治疗,可提高预后质量。

  • 标签: 股骨近端 髓内钉 周围再骨折 分型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患者通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疾病患者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升高状态,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苓散治疗小儿外感泄泻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法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08月—2017年07月收治住院的外感泄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运用苓散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运用西医肯特令散剂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上的差异。结果运用苓散治疗小儿外感泄泻的有效治愈率为92.5%,运用肯特令散剂治疗小儿外感泄泻的有效治愈率为7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苓散在治疗小儿外感泄泻疾病方面有着极为显著的疗效,值得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小儿腹泻 五苓散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指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目前暂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它不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并且近年来,整体人群的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为了使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更加系统化,本文对高血压常见治疗药物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 治疗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