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十九大虽然早已闭幕,但是产生的十九大精神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十九大的召开,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站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会议,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站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上,高瞻远瞩,向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健康情况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 标签: 十九大精神 疾控工作 契合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性激素测定的应用诊断意义。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早熟性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收检查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共6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性激素测定,比较两组儿童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泌乳素等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睾酮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即两组性激素六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性早熟性激素测定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性早熟 性激素测定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循证理念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情绪改善、疾病知识普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比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循证理念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护理 循证理念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病综合征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施行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2月肾病综合征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施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肾病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治疗期间焦虑情绪;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的差异。结果循证组患者肾病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治疗依从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治疗期间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循证组血清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施行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可促进肾功能和病情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病综合征护理 循证护理 施行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CK19PTE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表达。方法EliVisionTMSuper法检测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4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CK19PTEN的表达,分析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准确度(Acc)、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结果CK19PTEN的以上指标分别依次为100%、69.45%、85.02%、76.27%、100%;93.77%、100%、96.87%、100%、94.11%,序列试验Spe为100%、Sen为93.77%。结论CK19PTEN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主要分子标记物,联合检测效果更好。

  • 标签: 乳头状/代谢 甲状腺肿瘤/代谢 角蛋白/代谢 PTEN磷酸水解酶/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颅内鞍区肿瘤的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颅内鞍区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记录其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情况及准确率。结果CT和MRI在肿瘤类型的检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有3例胶质瘤误诊为垂体腺瘤,2例颅咽管瘤误诊为胶质瘤,1例生殖细胞瘤误诊为胶质瘤,7例漏诊;MRI扫描有1例颅咽管瘤误诊为生殖细胞瘤,1例生殖细胞瘤误诊为胶质瘤,1例漏诊。CTMRI的漏诊率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的检出率为89.71%(61/68),MRI的98.53%(67/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的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CT(97.06%vs.88.24%)(P<0.05)。结论CT可显示靶区肿瘤的高密度钙化程度,MRI可提供多方位清晰图像、定位准确、且敏感度高;两者各有优劣,但联合使用能有效提高颅内鞍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颅内鞍区肿瘤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镇静镇痛对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意义及重要性。方法将200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行常规处置,观察组100例行有效镇静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病人行有效镇静镇痛可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镇静镇痛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意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到我院行体检的健康者41例,作为常规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41例患者中,有38例下肢血管病变者,检出率为92.68%,其中有6例闭塞,12例狭窄,36例斑块;常规组41例患者中,有7例下肢血管病变者,检出率为17.07%,其中有3例狭窄,13例斑块,无闭塞。研究组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效果突出,有利于患者预防,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智力发育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500例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行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正确率及对颈部半透明带厚度(NT)的检出情况。结果四维彩超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正确率及对NT的检出率较二维彩超均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对于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诊断效果较好,有利胎儿整体情况的全面分析,具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产前检查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四维彩超 胎儿畸形 智力发育
  • 简介: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药耐药(MDR1)、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肿瘤药敏试验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56例NSCLC(已手术)进入研究,药敏方法采用磷脂结合蛋白V(annexinV)联合碘化丙啶(PI)双参数法,耐药基因MDR1、GST-π、MRP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各抗癌药物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紫杉醇(14.6±12.3)%,顺铂(21.7±12.2)%,去甲长春花碱(8.3±13.2)%,丝裂霉素(11.3±15.2)%,鬼臼乙叉甙(10.7±18.1)%,双氟胞苷(13.2±10.8)%,长春碱酰胺(6.6±11.3)%,长春新碱(7.4±7.7)%.耐药基因阳性率分别为MDR164.3%,MRP42.8%,GST-π46.4%.耐药基因MRP、GST-π阳性和阴性表达病理类型和期别间未见明显相关;腺癌MDR1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MDR1耐药基因阳性和阴性表达肿瘤的药敏未见相关性.MRP阳性表达者对去甲长春花碱、长春碱酰胺、长春新碱和丝裂霉素的肿瘤抑制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耐药基因GST-π阳性表达者对顺铂、去甲长春花碱、丝裂霉素的抑瘤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0.05).结论:肺癌耐药基因GST-π、MRP表达阳性部分化疗药物的肿瘤药敏存在相关性,其对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耐药相关基因 肿瘤 药敏试验 小细胞肺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的MRICT诊断结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过MRI和CT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将患者的MRI、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7%和83.3%,MRI显著高于C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到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比较上,也均有MRI高于CT的情况。结论MRI和CT都是诊断腰椎间盘突的有效方法,二者各有优势,但总体上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两种诊断手段的联合应用获得更为理想、准确的诊断结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MRI 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小肝癌肝小血管瘤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肝癌患者24例。对小肝癌患者肝小血管瘤患者的CT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各自的CT特点。结果小肝癌平扫发现病灶31个,27/34为低密度,4/34为高密度;肝小血管瘤平扫发现病灶27个,24/32为低密度,3/32为高密度;小肝癌增强扫描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低密度病灶明显多于动脉期(P<0.05),且多于肝小血管瘤的门脉期和延迟期(P<0.05)。结论根据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不同特点,对于区别小肝癌和肝小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螺旋CT 小肝癌 肝小血管瘤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测的应用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其中月经正常者为A组,月经不正常者为B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的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C组,并将3组受检人员的P(孕酮)、T(睾酮)、PRL(垂体泌乳素)、E2(雌二醇)、LH(促黄体生成素)及FSH(促卵泡雌激素)等水平进行对比。结果A、C组受检人员的6项血清性激素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患者的PRL、FSH及LH等指标A、C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L、FSH及LH等指标可将不孕症患者内环境情况进行反映,临床中可依据血清性激素指标制定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 标签: 血清性激素 不孕症 检测 健康体检
  • 简介:收集高质量的人类肿瘤组织及以血液为主的体液样本是发现新型肿瘤生物标志物及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物质基础。高质量的生物样本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均已建立完备的肿瘤样本库。

  • 标签: 肿瘤 病理学 组织样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期保健护理的实施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经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进行孕期保健护理,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X?值分别为7.16、6.35、8.58、13.50,P均<0.05。结论为孕产妇实施孕期保健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孕产妇 孕期保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纯器质性心脏病未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纳入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50例,纳入Ⅱ级组,Ⅲ一Ⅳ级40例,纳入Ⅲ一Ⅳ级组。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查血压、血脂、心率、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HF合计组比较病程、年龄、SBP、DBP、HR、Cyc-C、ⅠL-17、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c-C并非独立危险因素;Ⅱ级组、Ⅲ一Ⅳ级组SBP、DBP、HR、Cyc-C、HCY、UA、TG、TC、LDL-C、BNP、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c-COR=2.17,95%CⅠ(1.67~14.56)成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Cyc-C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最佳截断值为1.10mg/L,诊断敏感性57.77%(52/90),特异度54.05%(4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OR=1.04,95%CⅠ(1.15~1.35)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胱抑素C病程、年龄、SBP\DBP\HR、HCY、Cr、UA、TG、TC、HDL-C、LDL-C、BNP、cTnT存在相关性,但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治疗后病程、年龄、HR、HCY、BNP存在相关性,不存在高度相关指标。结论血清胱抑素C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但在疾病发生中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上升高TC有关,可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脂的控制效果,反映心肌损伤严重程度。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心功能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验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准确性,探究联合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检验工作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25例及进行常规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者均进行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平均红细胞比容)、Hb(血红蛋白)、RBC(电泳红细胞)等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地贫MCV明显下降,且RBC水平下降幅度较缺铁性贫血患者大,采用联合检验的方式进行诊断灵敏性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准确性高达90%以上。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检验,采用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值得推广和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进行应用。

  • 标签: 联合检验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诊断意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增厚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检测意义,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动脉超声及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比较两组动脉硬化检出率,进一步对观察组中颈动脉内膜厚度MRA脑动脉硬化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3例,对照组检出2例,观察组颅内动脉硬化检出率4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1.1mm患者5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例,检出率20.0%;内-中膜厚度1.2mm患者12,检出动脉硬化4例,检出率33.3%;内-中膜厚度1.3mm患者10例,检出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50.0%;内-中膜厚度大于1.4mm患者3例,检出动脉硬化3例,检出率100.0%。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颅内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临床中颈动脉内膜增厚检测对于颅内动脉硬化的早期预测、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动脉 内膜增厚 动脉硬化 相关性 检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