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干预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在 2017年 1月到 2018年月在我院诊疗的 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化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的依从率、健康知识评分等数据。结果 经过统计数据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经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了解较为全面,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较高;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较高,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经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较高,了解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健康知识评分较高,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较显著,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案。

  • 标签: 个性化健康教育 类风湿性关节炎 干预价值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1日到 2018年 5月 31日期间收治的 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0)与观察组( n=30),对照组院前急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院前急救及入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具有显著意义,能够提升救治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诊护理 救治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对 小儿护理 的过程中将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 结合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患儿 60 例进行分组研究 ,对照组 30 例行 常规护理,观察组 30 例行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 , 对患儿的配合程度、护理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家长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配合程度、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较高,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 , P< 0.05。 结论: 对 小儿护理 的过程中实行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 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儿配合度以及家长满意度,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还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 。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 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的突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实现对研究生进行科学、规范和信息化的教育管理。

  • 标签: 研究生 教育管理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疼痛教育对乳癌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 2016年 9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接受乳癌手术患者 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静脉镇痛加常规的疼痛教育,观察组静脉镇痛加路径式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疼痛程度的评估能力、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和疼痛程度的评估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18.40+1.05VS8.97+1.03, 17.55+1.91VS9.10+1.73);术后 24h、 48h、 72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10.40+2.05vs 15.97+1.33, 7.55+1.92VS10.1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路径式疼痛教育提高了患者知行合一的能力,提升了术后疼痛管理效果,缩短引管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日。

  • 标签: 路径式疼痛教育 乳癌 术后疼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教育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我院神经内科 一病区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实习护士 5 0 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结论 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 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且教学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教育模式 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规范化 程序化 系统化 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