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儿血浆BNP水平和血、尿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探讨心衰患儿血浆BNP作用的衰减与受体后通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儿,采用改良ROSS分级标准将心衰患儿分为轻度(3~6分,25例)、中度(7~9分,27例)和重度(10~12分,18例)三个组,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量血浆BNP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尿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三组心衰患儿血浆BNP、血cGMP和尿cGMP水平随着改良ROSS评分的升高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cGMP/BNP比值在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心衰患儿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尿cGMP/BNP比值在轻度和中度心衰患儿中无明显差异(P>0.05),但重度心衰患儿分别与轻度和中度心衰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血cGMP和尿cGMP水平随着改良ROSS评分的增加而增加,在重度心衰患儿,尿cGMP水平不能随着血浆BNP水平的上升而成比例增加,可能最终影响BNP作用的充分发挥。

  • 标签: 心力衰竭 儿童 B型利钠肽 环磷酸鸟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肌炎患者血清BNP及cTnⅠ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病例78例,为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所接诊,视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所接诊非心肌炎病例78例,为对照组。对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浆BNP及cTnⅠ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合观察可知,两组在血清BNP及cTnⅠ的表达水平上均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BNP为(1089.64±10.34)pg/ml,治疗后为(214.57±2.57)pg/ml,P<0.05。血清cTnⅠ治疗前为(0.52±0.003)ng/ml,治疗后为(0.01±0.005)ng/ml,P<0.05。结论对于心肌炎患者通过对血清BNP以及cTnⅠ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帮助其确诊以及恢复情况监测均存在有重要意义,可在心肌炎患者治疗中进行采用。可较为直观对其病症严重程度进行反应,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优化均存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炎 血清BNP cTnⅠ 表达水平 诊断 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高龄患者心力衰竭与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8例高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值,并与5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呈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结论BNP水平在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脑钠肽 高龄患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 B 型利钠肽 ( BNP) 、肌钙蛋白 I( TnI) 及同型半胱氨酸 ( Hcy) 水平变化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情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5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 62 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 ( 患者无休克也无心功能不全 ) 30 例,中危组 ( 患者无休克仅有心功能不全 ) 20 例,高危组 ( 患者同时有休克和心功能不全 ) 12 例。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 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 AXSYM 型 TnI 快速定量检测仪测定血清 TnI 含量,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 Hcy 含量。结果 观察组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高危组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且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死亡组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 BNP、 TnI 和 Hcy 水平升高,且有利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B 型利钠肽 肌钙蛋白 I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肺栓塞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舒张型心功能不全中检验血浆BNP水平价值。方法:以2019.12~2022.1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为例,将其纳入至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2例健康群体,将其纳入至对照组,对两组血浆BNP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验血浆BNP水平,可诊断出心功能不全(舒张型),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浆BNP水平 心功能不全(舒张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改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BNP水平及心功能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介入治疗的实际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92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盲抽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两个组别,均为46例患者,前者常规内科治疗,后者实施介入治疗术,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BNP以及心功能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而言,行介入治疗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BNP以及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冠心病合并心衰 介入治疗 BNP水平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BNP水平检验对心功能不全(舒张型)的诊断效果。方法用随机调查的方式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7月医治的40位心功能不全(舒张型)患者和40位非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0位)和对照组(40位),并对其进行血浆BNP水平检验。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值及心功能不全(舒张型)的不同等级患者的BNP值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位非心功能不全患者中不同等级患者各为10例,对不同等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值进行比较,对比效果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检验对心功能不全(舒张型)的诊断意义有重要作用,其数据能准确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状况,可依据血浆BNP水平值的高低判定病症的严重性,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治,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浆BNP水平 心功能不全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自发性脑出血疾病越来越多。作为急诊的常见疾病,约占全部卒中患者的10%-20%,患者致残致死率均较高。BNP是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和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等作用。近些年有研究表明,血BNP及其受体在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脑出血后血BNP水平出现明显异常波动。但脑出血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脑出血量几毫升至数十毫升不等,不同脑出血量、脑出血部位及病情程度患者BNP表达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旨在充分了解血BNP在脑出血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与脑出血量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血B型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将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后,对其心功能以血清中脑钠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共94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47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后入院的47例为观察组实施介入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中脑钠素水平,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后,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清中脑钠素水平,还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新功能,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介入治疗 对冠心病合并心衰 血清中脑钠素水平 心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诊断中血浆BNP水平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把2017.3~2018.6我院接收的舒张型心功能不全者81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另选取非心功能不全者81例作为对比组,比较分析所有被选对象的血浆BNP水平情况。结果对比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在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中,I级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II级(P<0.05)。结论对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行血浆BNP水平检验,其诊断效果良好,而且还能将患者的病情分级情况有效反映出来。

  • 标签: 舒张型心功能不全 血浆BNP水平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影响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床旁免疫荧光快速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探讨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干预的应用和意义。结果血浆BNP水平按照Killip逐级升高,且分级越高,含量越高,BNP水平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r=0.443,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测定血浆BNP水平就可直接而准确的定性表达出患者心功能改变,能够早期发现心功能不全,并用于预后评价,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血浆BNP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之后,对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BNP水平,观察组在介入治疗后,BNP水平下降明显,疗效显著(P<0.05)。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利用心脏超声测量与记录两种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的LVESD、LVEDD与LVEF改善明显,(P<0.05)。结论 通过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介入治疗 BNP水平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NI及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和100名健康人群,检测肌钙蛋白I(TNI)和脑钠肽(BNP)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组TNI和BNP水平均有一定的升高(P<0.01)。结论针对AMI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TNI及BNP水平变化并施行护理措施,该法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B型脑钠肽(BNP)相联合诊断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1月-2022年6月)与地点(本院检验科),分别选取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A组)、单纯心力衰竭患者(B组)、单纯肺部感染者(C组)、健康体检者(D组)各50例,采集其空腹外周血,测定血清PCT、CRP、BNP水平,构建ROC模型,就其特异性、敏感度进行计算。结果 A组PCT、CRP、BNP水平较B、C、D组高(P<0.05),B组的BNP较C组高(P<0.05),PCT较C组低(P<0.05)。血清PCT、CRP、BNP的ROC-CRP都>0.7。结论 针对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其血清PCT、CRP、BNP水平存在明显升高,且此类指标在早期诊断此病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B型脑钠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TREM-1)、N末端脑肽前体(NT-BNP)及白介素水平与病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6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2例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水平检测及随访,且资料完整,将患者病死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并分组,统计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分析NT-BNP、sTREM-1、IL-6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 9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访28d内有30例病死,占比32.61%(30/92);存活组血清NT-BNP、sTREM-1、IL-6水平均比病死组低(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的危险因子为血清NT-BNP、sTREM-1、IL-6过表达(HR>0,P均<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TREM-1、NT-BNP及IL-6水平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病死风险的AUC均>0.70,预测价值理想,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佳。结论 血清NT-BNP、sTREM-1、IL-6与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上述指标过表达提示患者病死高风险。

  • 标签: [] 重症肺炎 N末端脑肽前体 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 白细胞介素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