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厄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观察其临床疗效,寻求较好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我院心内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给予患者每日口服厄沙坦,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6个月和1年时测定患者心率的变异性。结果在给予厄沙坦治疗6个月和1年后高血压患者心率的变异性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且各项指标的测量结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厄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有明显的改善,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厄贝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那普利和氨氯地平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治的此病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服用那普利和氨氯地平两种药物,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心功能。那普利组左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及平均左心室周边缩短率(mVcF)均高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2种药物的疗效均较好,那普利治疗效果稍优于氨氯地平,同时发现那普利在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患者中效果较佳,可作为治疗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一线用药。

  • 标签: 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厄沙坦联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厄沙坦联用治疗)和对照组43例(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厄沙坦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缓慢、稳定并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非洛地平缓释片 厄贝沙坦片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他卡朋及吡地尔缓释片对于帕金森病异动症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2例帕金森异动症患者进行随即分组,普通组和加强组,上述4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使用左旋多巴片。普通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吡地尔缓释片,而加强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恩他卡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发展及症状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普通组在治疗前的UPDRS评分平均值为4.59±2.082,治疗后评分为2±1.3;加强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平均分值为4.66±2.051,治疗后平均值为0.96±0.986。结论在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方面,恩他卡朋的效果要优于吡地尔缓释片,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恩他卡朋 吡贝地尔缓释片 帕金森病异动症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巴韦静脉注射及口鼻喷雾两种方式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将1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进行利巴韦喷雾治疗,B组进行利巴韦注射治疗;C组为对照组,除基础性综合治疗外不进行其他抗病毒治疗。结果6h利巴韦注射方式退烧速度快,12h、24h、36h、48h利巴韦注射及口鼻喷雾组患儿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利巴韦注射及口鼻喷雾组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注射及口鼻喷雾组;实验室检查各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利巴韦注射及喷雾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利巴韦喷雾在非严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情况下值得推广。

  • 标签: 利巴韦林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铂耐药性复发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入院铂耐药性复发卵巢癌35例,其中17例采用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观察组),18例采用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5.7%和3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2.9%和71.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3月、6.8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9月、11.7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余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铂耐药性复发卵巢癌疗效肯定,是一种副作用少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贝伐单抗 多西他赛 复发卵巢癌
  • 简介:目的观察利巴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患儿80例,依据临床表现分为重症40例,轻症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重症、轻症各20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予以利巴韦配制成浓度20g/L的雾化溶液氧泵雾化吸入,4次/d,连用3~7d。观察各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住院天数及血象、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重症患儿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症患儿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在正常范围,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利巴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重症患儿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啰音消散,缩短住院天数;对轻症患儿疗效不确切;利巴韦雾化吸入治疗对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利巴韦林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更昔洛韦组和利巴韦组,各36例患者,更昔洛韦组应用更昔洛韦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利巴韦组应用利巴韦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疗效的比较,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88.9%)明显大于利巴韦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比较,更昔洛韦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病程时间方面均小于利巴韦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更具疗效,且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 利巴韦林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克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1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4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23例。对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观察组的治疗为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加上克霉素的治疗。结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和39.1%。其中观察组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皮疹1例、肝功能下降2例,胃肠道反应8例,对照组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肝功能下降2例,皮疹3例,胃肠道反应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霉素对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使治疗效果得到加强,二者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系数比较高,因此,将二者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应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克林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阿立哌唑并舍曲40例为研究组,阿立哌唑治疗4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用药疗效总有效率67.50%,高于对照组32.5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起效时间短,临床价值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足口病的常规治疗法与利巴韦片联合芩霍双清饮治疗法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将全部2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如解热、镇痛、服用维生素B、C及酌情使用抗生素、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利巴韦片,1/4~1片,2~3次/d。治疗组在口服利巴韦片基础上,联合芩藿双清饮基本方根据中医辩证适当加减,水煎取汁180ml,每日1剂,分3~4次温服,小于3岁患儿用量逐减。并在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成本测量以直接医疗成本(药物治疗成本+医疗管理成本+实验室检查成本)计算,家庭陪护以及辅助饮食治疗等间接成本忽略不计,统计可货币量化项目,以货币表示。结果治疗组痊愈80例,好转40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47例,好转60例,无效13例。治疗组的痊愈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2%(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6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8天(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口腔、手足疱疹平均消退时间为3.2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43天(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的平均痊愈天数为5.76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63天(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正常分别为为94例、9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正常分别为为110例、96例。治疗组的白细胞计数正常率为91.7%,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人均每天费用共计12.6元,对照组人均每天费用共计28.3元,治疗组人均每天可节约15.7元,治疗费用下降了55.5%。治疗组的成本-效果为87.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49%(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利巴韦片与芩霍双清饮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较常规治疗方法好,所需费用更低,更经济。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ylatedinterferon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ribavirin,RBV)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生化学影响及其安全性,以及标准疗程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的变化.[方法]23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治疗组,给予PEG-IFN联合RBV治疗48周,同期就诊的17例非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静脉及口服治疗,检测并分析两组4、12、48周时HCVRNA水平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肝功能各项指标及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组HCVRNA下降水平及病毒学应答优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随访24周,治疗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47.7%,生化学指标改善,且持续病毒学应答者血糖平稳,部分糖尿病病情好转.[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对慢性丙型肝炎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故合并糖尿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延缓肝病进展,同时良好的病毒学应答还可遏制糖尿病恶化,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