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有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诱捕参与到血栓的起始和生长阶段,并与内皮细胞、血小板及凝血途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诱捕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以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找到新的方向。方法:以“中性粒细胞诱捕”、“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为中文关键词,“NETs”、“VTE”、“DVT”、“PE”为英文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维普、PubMed、WebofScience、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中性粒细胞诱捕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文章。检索时间为2004年至2018年3月,纳入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综述。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22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094篇,中文文献132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①中性粒细胞诱捕的形成是一种级联细胞死亡程序,被称为NETosis,是一种区别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②中性粒细胞诱捕参与血栓形成的起始和生长阶段;③内皮细胞的活化和Weibel-Palade小体的释放在血栓形成的起始阶段起着重要作用;④中性粒细胞诱捕作为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支架;⑤中性粒细胞诱捕参与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凝血过程。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栓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粘膜溃疡应用聚肌注射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的 106例口腔粘膜溃疡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 B族维生素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聚肌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针对临床口腔粘膜溃疡患者给予聚肌注射液治疗,其效果良好,并且未发生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粘膜溃疡 聚肌胞注射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普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与肠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实施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使用肠营养支持,试验组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优于肠营养,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提升患者的营养指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合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排痰护理方法,根据临床病案资料内容,总结护理措施的具体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呼吸道合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排痰护理法,根据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判断分析排痰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排痰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止咳时间为(3.13±0.46)d、住院时间(7.01±1.36)d,相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6.52±2.63)d、(10.52±3.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痰护理可以提升优化临床医疗对呼吸道合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儿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其推广价值很高.

  • 标签: 呼吸道 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排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在新生儿呼吸道合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照本次研究中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106名新生儿呼吸道合病毒肺炎患者,两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CD+3、Mil-2R、IgE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D+3、Mil-2R、IgE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高于对照组患者,Mil-2R、IgE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用药安全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呼吸道合病毒肺炎患者接受干扰素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免疫水平,治疗安全性得到保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新生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骨牵引固定针眼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所在医院收治的 30 例骨牵引固定治疗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组,观察组( n=15 )患者给予针眼优质护理,对照组( n=15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 2 组患者针眼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针眼感染发生率 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 53.33% ),差异显著 ( P < 0.05); 观察组干预后针眼疼痛评分明显 低于对照组 ( P < 0.05) ;观察组每周换药次数、牵引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对 骨牵引固定患者开展 针眼优质 护理干预,可降低针眼感染风险,缓解疼痛,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牵引 外固定 针眼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牵引固定针眼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骨牵引固定治疗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组,观察组(n=15)患者给予针眼优质护理,对照组(n=1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针眼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针眼感染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3.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针眼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周换药次数、牵引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牵引固定患者开展针眼优质护理干预,可降低针眼感染风险,缓解疼痛,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牵引 外固定 针眼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全肠营养(TPN)处方医嘱,为临床合理使用全肠营养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TPN处方点评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本院使用全肠营养处方的患者的病例中随机抽取50份,填写TPN处方分析表,对各项研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TPN处方的合理性。结果大部分应用TPN的患者具备肠营养支持指征,处方设计合理,但仍存在糖脂比、非蛋白热氮比、处方组分不全等问题。结论临床医师应该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准确评定,提高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全肠外营养 肿瘤患者 处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普术后患者中的护理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相同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普外手术 护理工作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胸悬吊固定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漏斗胸患儿,均为男性,年龄7-28d的8例,40-90d的12例。根据Nuss手术原理,设计胸悬吊固定术矫治漏斗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儿均成功进行了胸廓固定矫形术,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8-10d去除外固定架后外观满意。术后随访3-24个月,胸廓外形完美。结论胸悬吊固定术是治疗新生儿及3个月之内小婴儿漏斗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胸外悬吊 漏斗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外伤,较轻者多可采取保守治疗,严重的肋骨骨折需手术治疗。

  • 标签: 肋骨骨折 骨膜外 骨膜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胸悬吊固定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疗效。方法:选择 20例漏斗胸患儿,均为男性,年龄 7-28d的 8例, 40-90d的 12例。根据 Nuss手术原理,设计胸悬吊固定术矫治漏斗胸,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儿均成功进行了胸廓固定矫形术,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 8-10d去除外固定架后外观满意。术后随访 3-24个月,胸廓外形完美。结论:胸悬吊固定术是治疗新生儿及 3个月之内小婴儿漏斗胸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胸外悬吊 漏斗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及方法 方法:对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归纳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导管多,输液量大,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病情观察有一定难度等;结论:加强普外科风险管理,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风险系数,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投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

  • 标签: 普外科风 护理 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探究改良剥内扎 (错位剥内扎加断桥缝合 )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展开研究调查,抽选其中的 68例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的分组依据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中药熏洗治疗,此外对照组行改良剥内扎术治疗,而观察组行改良剥内扎术联合断桥缝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肛门狭窄、痔核残留,创面水肿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功能、切口愈合时间、创缘水肿以及排便得分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显著,研究有意义, P<0.05,相比术前,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观察组的减轻程度更明显,对比有意义 P<0.05。结论:对环状混合痔的治疗选用改良剥内扎加断桥缝合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的应用价值显著,出现的并发症概率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改良外剥内扎 断桥缝合术 中药熏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二胎政策开放,降低剖宫产率成为现下的热点话题。“臀位”剖宫产术在国内剖宫产率较高,曾经的臀位倒转术再次回到大众的视线,本文基于臀位倒转术的术中配合进行相关总结。

  • 标签: 术中护理 外倒转 臀位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推拿结合点按经奇穴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选取 66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9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 2个小组:常规西医治疗 33例作为对照组,推拿 +点按经奇穴治疗 33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 32例( 97.0%),高于对照组的 26例( 78.8%),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 2组的 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 P< 0.05)。结论:推拿结合点按经奇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疼痛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推拿点穴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胸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对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选出其中的102位胸重症患者组成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51位为对照组,51位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恢复护理,在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护理总有效率,为后续的胸重症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护理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信息。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8.63%,低于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的96.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胸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加以呼吸功能恢复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胸外重症患者 术后呼吸功能恢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