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收入的特需病房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紧急事件发生率:对照组紧急事件发生率10例(28.57%),观察组紧急事件发生率3例(8.57%),观察组紧急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临床指标: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可提升特需病房临床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 特需病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实行责任包干制度对重症监护室护士的作用。方法:依据医院目前的人员状况,划分4个科室,采取连续轮值制,每科室配备1名专职护理人员负责10名左右患者,对负责的患者进行护理记录书写、出院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比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前的护理效果。结果:实行“责任包干”护理模式后,护理措施的执行、治疗的及时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改善,相比实施前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 标签: 护理模式 责任包干制 病人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于儿科特需病房中静脉血标本质量来说,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为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办法;再选择2021年1月-6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不合格数,研究组为15(0.15%),对照组为32(0.32%),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血液标本 PDCA循环管理 儿科特需病房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2023年2月我院进行骨科疾病治疗的1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更为快速,患者也更加满意护理方案(P

  • 标签: 舒适护理 护理质量 骨科病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护理的风险,总结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去年我院感染科护理工作,评估风险因素,总结相关风险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去年一年我院传染科病房出现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为2.1%,消毒无效事件发生率为2.7%,消毒剂损伤事件发生率为2.0%。结论:对传染科病房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后,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选择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16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分析患者的肺部感染影响因素。结果:160例患者中有58例确诊肺部感染,发生率是36.25%。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机械通气时间>5d、抗生素应用种类>2种是机械通气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其中血清白蛋白、机械通气时间和抗生素应用种类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消化内科重症患者无陪护病房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综述。首先从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沟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无陪护病房管理的原则,并介绍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其次,针对无陪护病房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医疗、护理和安全管理、改善病房环境、加强沟通和交流等实践经验。最后,分析了无陪护病房管理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标签: 消化内科 重症患者 无陪护病房 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患者60例,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 早期康复护理 病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ICU)耳念珠菌患者感染/定植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某院ICU1例长期住院患者血培养检出耳念珠菌,立即对该科住院患者不同体表部位及病区环境进行多次采样和细菌培养(频率为每间隔一周采样一次),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对检出耳念珠菌的患者采取单间隔离、温水冲浴、洗必泰擦洗等措施,对病区环境采取擦洗、消毒等措施,采取主动筛查的方法评估防控措施效果。结果第一次主动筛查ICU14例在院患者,其中8例患者检出耳念珠菌9株;首次检出耳念珠菌前一周内转出ICU的3例患者,均未检出耳念珠菌。第二次主动筛查ICU13例在院患者,其中2例患者检出耳念珠菌2株;第三次主动筛查ICU8例在院患者,仅在1例患者的腹股沟和腋下检出耳念珠菌,余患者筛查均为阴性;第四、五次主动筛查均未再检出耳念珠菌。环境监测结果显示,第一次主动筛查采集80份环境标本,分别在地面、医疗设备检出耳念珠菌6株,第二、三次筛查均未检出耳念珠菌。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14例在院患者仅1例发生耳念珠菌败血症医院感染,其余患者均确定为耳念珠菌定植病例且后期均去定植。结论耳念珠菌易在病区内传播,但通过采取积极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耳念珠菌感染仍可防可控。

  • 标签: 重症 耳念珠菌 感染
  • 简介:摘要:层流病房能够创设无菌环境,以此为脏器移植、免疫功能较差、细胞抑制病人提供全环境保护。但通过对无菌层流病房进行深入分析,可发现其在保护病人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护理风险,若未进行有效应对,将造成恶劣后果。因此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文献资料,围绕无菌层流病房的护理风险展开探讨,并对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可以为临床提供相应启示。

  • 标签: 无菌 层流病房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妇科肿瘤病房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收妇科肿瘤患者85例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音乐疗法 妇科肿瘤 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术后“无痛病房”是现代医疗中的一项重要创新,旨在提供术后患者更好的疼痛管理和护理。术后“无痛病房”模式的建立和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成本、资源分配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不仅讨论其优点和机会,还将探讨如何克服这些挑战,以确保该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最大的利益。

  • 标签: 术后无痛 疼痛管理 病房 康复 医疗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本院安宁疗护病房的建设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肿瘤患者以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均为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加以实施安宁疗护,两组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2周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病人尊严量表(PD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家属应激量表(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设肿瘤科安宁疗护病房,可予以晚期肿瘤患者更加细致、精心的护理服务,缓解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获得生命尊严,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  晚期肿瘤 肿瘤科 安宁疗护病房 不良情绪 生命尊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康复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所有患者的安全隐患,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康复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包括病房环境、合并基础疾病、对疾病认识不够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康复科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并且针对安全隐患为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康复科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管理中予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对比的方式,选取近期在本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160例患者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给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8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给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8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予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临床质量,护理工作能够获得患者的认可和满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恶心呕吐患者无呕病房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肺癌化疗恶心呕吐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呕病房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中恶心、呕吐分级中,0级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当天、化疗后第一天、化疗后最严重呕吐程度评分均更低,无呕治疗、呕吐护理以及呕吐控制满意度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肺癌化疗恶心呕吐患者无呕病房护理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强化呕吐控制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无呕病房护理模式 肺癌化疗恶心呕吐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是对血液科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后所取得的成效及状况进行分析。方法:该研究选取了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血液内科病房中接受治疗的130名血液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分配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期内,实验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血液内科病人的护理中,实施优质的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护理质量,增加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方法。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内科病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理疗科病房中的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等进行调查,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对护理工作中的流程以及安全管理内容等进行完善。对护理人员的上班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解决护理人员的配置合理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通过科学的措施能够对康复理疗科病房中的护理安全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结论:对于康复理疗科病房,其中的患者大部分是重疾病患者康复治疗,在对这些患者开展临床康复护理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树立护理人员正确的护理安全观念,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恢复治疗效果,这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大的提升。

  • 标签: 康复理疗 护理安全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