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父亲和我.在老家,我坐在父亲的对面,一壶茉莉花茶,溢出馨香,父亲和我,说他,卑微到尘埃的大半生,这时,墙上的镰刀,墙角的锄头,院子里的葫芦,树上的鸟儿,天上的白云,路过的风,都挺起身子,洗耳恭听.

  • 标签: 茉莉花茶 亲和
  • 简介:个性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也是极不稳定的,在学龄前时期孩子的语言和动作都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但是还没有形成稳固定型的个性,因此是孩子个性的最初萌芽期。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一生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智力,而是他们的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怎样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孩子的“个性”呢?

  • 标签: 教养方式 儿童个性 行为方式 心理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父母陪护下患儿行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选取55例行麻醉诱导患儿,经随机数字表方式,区分组别:对照组,27例,父母未陪护;观察组,28例,父母陪护。将麻醉诱导效果用作比较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效果优于对照组,可见组间差异(P﹤0.05)。结论:患儿在父母陪护下进行麻醉诱导,能够增强效果。

  • 标签: 父母陪护 麻醉诱导 痛性操作 安全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父母心理护理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5-2023.5期间收治的96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患者与其父母,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以及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父母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以下指标:父母心理状况、患者发育情况、父母满意程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父母心理状况评分,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发育情况评分,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父母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实行父母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父母不良心理状况,能促进患者生长发育,能提升患者父母满意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父母心理护理 语言发育迟缓 综合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60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父亲与母亲在相同教养方式上存在一致趋势,依次为情感温暖、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而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父亲(P〈0.05);男生的父亲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或0.01);城市学生的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农村(P<0.05);不同职业的父亲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惩罚严厉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情感温暖因子分越高(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越低,惩罚严厉因子分越高(P〈0.01)。父亲过度保护和惩罚严厉在生活环境和子女性别方面存在交互作用;母亲惩罚严厉在职业和文化程度上有交互作用。结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受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子女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教养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儿童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病程长、迁延不愈,不仅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为家庭造成了困扰。父母作为儿童慢性病的主要照顾者与经济支持者,不仅要付出时间、金钱和无限的耐心,还要承受不良预后带来的打击,严重影响父母的心理健康。本文介绍了慢性病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的内涵、测评工具、研究现状,对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慢性病患儿 父母应对方式 综述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患儿因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弱,在出院时相对脆弱,需父母予以精心照顾。如果患儿父母未做好准备便出院,则会增加再入院率、急诊就诊率。因此,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患儿出院时,对患儿父母的出院准备度进行准确评估。本文就重症监护室患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患儿父母的出院准备度,为患儿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患儿父母 出院准备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对比及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全部资料。比较两组父母养育方式,总结观察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观察组父母教育方式因子如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过分干涉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保护因素为母亲温暖、理解;危险因素为母亲拒绝、否认、父母是否离异和父母职业等。结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发生主要受到母亲温暖、理解、父亲职业、母亲拒绝、否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加强心理护理,以改善其人格障碍。

  • 标签: 边缘型人格障碍 父母养育方式 心理护理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早熟对儿童心理行为及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无影响,并根据结果作相应的临床干预。方法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于2014.1-2016.1诊治的100例性早熟儿童,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填写)对其及儿童保健部体检的100例正常儿童进行测试,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父母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同时将100例性早熟患儿中46例心理异常者随机对半分为A组单纯药物治疗及B组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各50例)进行研究,将治疗前后的心理社会行为作对比测定。结果①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试显示性早熟儿童行为问题(46%)明显高于对照组(5%),其中女孩(48.8%)占比高于男孩(31.25%);交往不良、敌意、退缩、分裂样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情况,性早熟患儿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显示性早熟儿童父母心理异常情况(67%),明显高于对照组(7%)。②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6%)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34%),测试结果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性早熟儿童及其父母部分存在心理异常行为问题;采用药物+心理干预联合治疗的方案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性早熟患儿家长的心理异常情况。

  • 标签: 性早熟 CBCL SCL-90 心理行为
  • 简介:摘要:护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重要关联,在父母教养方式长期影响下,护生形成独特人格,对其自身职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总结相关学者观点,分析护生心理健康重要性,针对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生心理健康内容进行综述,并且及采取相应心理指导帮助,改善护生心理质量。详细内容如下。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护生 心理健康
  • 简介: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未阐明,病情迁延、社会功能受损的精神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病后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和经济负担[1].患者父母的心理状态可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影响,临床上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还要对其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减轻心理紧张程度,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为了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对其发生的心理问题施以相应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健康教育 患者父母 心理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肠造口新生儿父母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小儿普外科收治并接受肠造口术的新生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知识知晓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知识知情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肠造口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移情护理对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诊高热患儿父母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移情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HHI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家属经过护理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属经过护理干预后,T、P、I以及总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干预后比较,观察组T、P、I以及总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情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急诊高热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具有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移情护理 急诊 高热 患儿父母 焦虑 抑郁 期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