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即刻种植牙和常规种植牙对牙齿缺失的影响,明确最佳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入院单双号方式将我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诊治的牙齿缺失患者90例分为两组,单号对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种植牙方法,双号为观察组,45例,实施即刻种植牙方式,对比两组外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ISQ 值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观功能恢复时间和治疗总时间较短,治疗后不同时间ISQ 值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即刻种植牙 常规种植牙 牙齿缺失 ISQ 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牙齿种植方案在老年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牙列缺失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牙治疗,观察组采用即刻种植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种植满意度;术后种植体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种植体的稳定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齿美观度、牙齿功能、医务人员操作技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牙列缺失患者通过即可种植牙治疗,可有效提升种植体的稳定性以及种植满意度,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常规种植牙 即刻种植牙 老年牙列缺失 种植满意度 种植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齿缺失患者采用即刻种植牙和常规种植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牙齿缺失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即刻种植牙和常规种植牙两种方式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即刻种植牙的乙组患者,其种植成功率、种植体系稳定系数、红色美学指数均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即刻种植牙可以更好的提升和改善牙齿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种植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齿缺失 即刻种植牙 常规种植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透明质酸钠(HA)对实验性牙间乳头缺失(OGE)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造模后分为空白组、PBS组、HA组,分别使用PBS、HA进行局部注射,2周后检测血清促血管化及成骨因子、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HA组血清VEGF、BMP-2、WISP-1表达升高,炎性因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A具有促进OGE大鼠牙间乳头修复的作用。

  • 标签: 透明质酸钠 牙间乳头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齿缺失患者进行即刻种植牙、常规种植牙法,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60例牙齿缺失患者,将60例牙齿缺失患者分为常规种植牙法(研究组)、即刻种植牙法(研究组),做好治疗效果比较。结果:通过对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试验组患者牙齿松动、牙周组织红肿以及牙周组织溢脓的比例分别为3.33%、0.00%、0.00%,效果较好。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VAS评分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评分分别为6.26±0.38、1.28±0.20分,经比较,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 标签: 即刻种植牙 常规种植牙法 牙齿缺失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先天性牙缺失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对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先天性牙缺失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正畸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口腔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先天性缺牙 口腔修复 语言功能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玻璃陶瓷粘接桥用于下前牙单个缺失患者治疗对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前牙缺损患者4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种植修复,研究组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方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咬合力占最大咬合力百分比(MABF/MMF)、咬合时间(OT)、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咀嚼效率、吞咽及语言功能、牙周状况[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MABF/MMF较治疗前增高,OT、BFDB、SDHue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MABF/MMF高于对照组,OT、BFDB、SDHue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吞咽及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I、PLI、PD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4.64%)高于对照组(82.14%)(P<0.05)。结论  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下前牙缺损,可有效恢复患者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 玻璃陶瓷 粘接桥 下前牙单个缺失 咀嚼功能 吞咽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微创种植牙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患者中选取84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牙龈翻瓣口腔种植术,研究组采用微创种植牙技术,记录并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康复用时均更短;研究组术后牙齿美观度评分更高;研究组治疗后的咀嚼功能水平更好(P<0.05)。结论:微创种植牙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可以充分提升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患者治疗效果,其对于患者口腔健康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下颌磨牙区牙齿缺失 微创种植牙技术 康复用时 美观度 咀嚼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牙槽嵴重度吸收的牙列缺失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牙槽嵴重度吸收的牙列缺失患者,以单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参照组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记录并对比组间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在即刻戴上方面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大,即P>0.05。佩戴9个月后,实验组的全口义齿固位力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牙槽嵴重度吸收的牙列缺失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牙齿的固位力和稳定性。

  • 标签: 生物功能性义齿 牙列缺失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腔正畸疗法联合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龋源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于2021年5月~2023年9月我院就诊的64例龋源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行种植牙修复,观察组行常规正畸或局部正畸后种植修复的正畸联合方式,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牙齿美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龋源性牙缺失伴牙槽骨缺损采取口腔正畸联合种植牙修复的效果比较好,且安全性高,是值得临床采纳的一种方法。

  • 标签: 口腔正畸 种植修复 龋源性牙缺失 牙槽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