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陶瓷粘接桥与种植修复在下前牙单个缺失中的应用的临床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3

玻璃陶瓷粘接桥与种植修复在下前牙单个缺失中的应用的临床比较

沈艳

连云港市中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陶瓷粘接桥用于下前牙单个缺失患者治疗对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前牙缺损患者4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种植修复,研究组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方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咬合力占最大咬合力百分比(MABF/MMF)、咬合时间(OT)、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咀嚼效率、吞咽及语言功能、牙周状况[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治疗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MABF/MMF较治疗前增高,OT、BFDB、SDHue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MABF/MMF高于对照组,OT、BFDB、SDHue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吞咽及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I、PLI、PD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4.64%)高于对照组(82.14%)(P<0.05)。结论  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下前牙缺损,可有效恢复患者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玻璃陶瓷;粘接桥;下前牙单个缺失;咀嚼功能;吞咽功能;语言功能

下前牙缺失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类型,通常为外伤、龋失、牙周病及其他牙列缺失因素所致,可对患者发声功能、咀嚼功能、美观等产生不同程度损害,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导致其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1-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下前牙缺失进行修复治疗对恢复咀嚼功能、容貌自信。调节患者身心状态、促使其及早回归正常社会工作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3]

随着种植义齿的普及,对单颗牙缺失,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选择种植义齿对下前牙单个缺损患者实施修复,可取得较好效果,但修复期间可能会出现缺牙区骨量不足、缺牙间隙、骨增量手术费用较高等问题,很难充分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且牙周体恢复状况难以达到临床预期[4-5]。随着口腔材料学的飞速展,传统粘接桥,以玻璃陶瓷的材质临床上再展优势。目前多以二硅酸锂增强玻璃陶瓷作为支架,玻璃陶瓷粘接桥以其美观、与天然牙粘接成功率高,生物相容性好,相较传统金属粘接桥不需要制备辅助固位型备牙量较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基于此,本研究拟选取我院下前牙单个缺损患者40例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明确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下前牙单个缺损方案对其咀嚼、美观、语言功能及耐久性的影响,从而为下前牙单个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4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20例,年龄18~60岁,平均(39±10.91)岁;牙列缺损位置:下前牙33-43区间缺损一颗;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9~62岁,平均(52。5±11.35)岁:牙列缺损位置:牙列缺损位置:下前牙33-43区间缺损一颗。两组性别、年龄、牙列缺损位置等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选取标准

1.2.1纳入标准

    (1)年龄≥18岁;(2)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3)纳入研究前3个月内未采取相关治疗;(4)首次接受治疗;(5)临床资料完整。

1.2.2排除标准

    (1)存在口腔其他疾病,未经治疗痊愈者;(2)存在免疫功能不全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者;(3)存在良恶性肿瘤者;(4)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者;(5)存在活动性出血者;(6)受区存在龋齿,未经治疗者。(7)半年内有双磷酸盐类药物注射史:

1.3方法两组接诊后均常规实施口腔检查,对缺牙区牙槽脊吸收情况、粘膜是否正常、前牙咬合关系、邻牙健康情况、缺牙间隙大小、口腔卫生情况、予以记录,分析患者牙齿与牙槽骨状况,确定修复方案。

1.3.1对照组

    采取口腔种植修复下前牙单个缺失,参照口腔检查情况及患者实际状况给予对应处理,包括水平骨增量、GBR、正畸扩展缺牙间隙等处理。

1.3.2研究组

    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方案,首先,牙体预备:舌面磨除约0.5-0.8 mm,距离切端约1-2mm,龈上无角肩台,预备宽度约0.3-0.5mm,舌隆突上须预备支托凹。基牙近缺隙侧邻面预备浅箱型:深0.5mm,合龈向高度和唇舌向宽度约2mm;注意内角圆顿。如若修复间隙充足,基牙的舌面可仅作少量牙釉质预备。临床粘接:首先对瓷粘接面进行喷砂,5%氢氟酸凝胶酸释瓷粘接面30s,冲洗凝胶并超生荡洗。干燥并涂布硅烷偶连剂。牙面需采用37%磷酸酸释牙釉质30S,牙本质酸释时间一般不建议超过10s.大量纯净水冲洗,并用无水无油气枪吹干。涂布双固化自粘接树脂水门汀U200进行粘接。去除多余水门汀,充分光固化,调合、抛光。

1.4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包括咬合状况及咀嚼效率,经数字咬合分析系统(T-ScanⅢ 7.01)测评咬合状况,参照牙弓选取适宜规格咬合片,输入下颌中切牙宽度及缺失牙牙位,指导患者取坐位,双眼平视,眶耳平面平行于地面,轻旋咬合片至口中,传感器支架突出点轻触中切牙中线,手柄平行于上颌咬合平面,共2~3次,对敏感度予以调节,并检测下颌姿势到牙尖交错位咬合分离过程及左右侧方颌、前伸颌,记录咬合力占最大咬合力百分比(MABF/MMF)、咬合时间(OT)、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咀嚼效率:取红、绿色口香糖,剪切至30 mm×20 mm×2 mm,两者叠放制为咀嚼物,指导患者取坐位,咀嚼20次,将其吐于透明自封袋,咀嚼物按压至圆饼状,于相同暗室、光源、白色背景下,经单反相机拍摄其正、背面图像,经Photoshop合为1张图片,经ViewGum软件计算口香糖各像素点色调值标准化后的标准差(SDHue),数值范围0~1,SDHue越低越好。(2)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及语言功能,分值范围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吞咽与语言功能越好。(3)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状况,包括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4)统计两组治疗满意度,自制治疗满意度评估表,对治疗美观度及效果予以评估,共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非常满意及满意计入总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5.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咀嚼功能 (见表1)

1两组咀嚼功能比较(±s

时间

组别

例数

MABF/MMF(%)

OT(s)

BFDB(%)

SDHue

治疗前

研究组

20

91.76±6.22

0.45±0.12

15.86±0.67

0.80±0.34

对照组

20

89.98±7.01

0.43±0.14

16.12±0.73

0.78±0.35

t

0.849

0.485

1.173

0.183

P

0.401

0.6030

0.248

0.856

治疗后

研究组

20

97.56±1.02a

0.22±0.05a

9.54±0.62a

0.51±0.24a

对照组

20

94.13±1.28a

0.34±0.07a

11.79±0.71a

0.65±0.25a

t

9.372

6.239

10.675

1.807

P

0.000

0.000

0.000

0.079

2.2吞咽及语言功能

    研究组吞咽及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吞咽及语言功能比较(±s,分)

组  别

例数

吞咽功能

语言功能

研究组

20

90.15±6.41

89.34±6.20

对照组

20

83.59±5.82

82.77±5.95

t

3.388

3.419

P

0.002

0.002

2.3牙周状况

    治疗前两组BI、PLI、PD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I、PLI、PD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牙周状况比较(±s

时间

组别

例数

BI

PLI

PD

治疗前

研究组

20

1.14±0.13

1.52±0.30

1.61±0.31

对照组

20

1.11±0.15

1.48±0.32

1.57±0.33

t

0.676

0.408

0.395

P

0.503

0.686

0.695

治疗后

研究组

20

0.83±0.10a

1.04±0.14a

1.11±0.12a

对照组

20

0.96±0.13a

1.17±0.15a

1.25±0.17a

t

3.545

2.833

3.009

P

0.001

0.007

0.00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2.4治疗满意度

    研究组治疗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95.00%)(P>0.05)。见表4。

4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组  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20

15(75.00)

5(25.00)

0(0.00)

20(100)

对照组

20

12(60.00)

7(35.00)

1(5.00)

19(95.00)

χ2

1.026

P

0.311

3讨论

本研究采取口腔玻璃陶瓷粘接桥对下前牙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MABF/MMF及吞咽、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OT、BFDB、SDHue、BI、PLI、PD低于对照组(P<0.05)。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下前牙单个缺损,与口腔种植相比,同样对口腔功能、发音功能及面部美观的恢复均具有积极意义。其远期效果不低于种植固定修复。并且在下前牙普遍存在的骨量不足,缺牙间隙过小等情况下,具有显著优势。患者可以避免骨增量等创伤性手术,或正畸扩展缺牙间隙等复杂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舒适度。降低了就诊次数,和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费用至少。减少了手术并发症风险。

本研究还对患者主观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95.00%)(

P>0.05),表明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下前牙单个缺失患者满意度不逊色于种植义齿。

综上所述,采取玻璃陶瓷粘接桥修复下前牙单个缺损,磨牙少、设计灵活,远期效果好,费用低、疗程短,痛苦低。可有效恢复患者咀嚼、吞咽及语言功能,减少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是下前牙单个缺失修复的首选治疗。

参考文献

[1]Abdelhady NA,Tawfik MA,Hammad SM.Maxillary molar distalization in treatment of angle class II malocclusion growing patients: Un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Int Orthod,2020,18(1):96-104. doi: 10.1016/j.ortho.2019.11.003.

[2]Alhazmi A,Alshehri M,Alrefai A,et al.Assessment of Severity of Malocclusion and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 Using the Dental Esthetic Index and Angle's Classificat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J].J Contemp Dent Pract,2021,22(10):1167-1170.PMID: 35197385

[3]de Oliveira Meira ACL, Custodio W, Vedovello Filho M,et al. How is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 associated with perceived esthetic impact of malocclusion in adolescents?[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20,158(5):668-673. doi: 10.1016/j.ajodo.2019.09.009.

[4]Frias Cortez MA, Bourauel C, Reichert C,et al.Numerical and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recovered periodontally compromised patients[J].J Orofac Orthop,2022,83(4):255-268. doi: 10.1007/s00056-021-00324-z.

[5]Kouskoura T, Ochsner T, Verna C,et al.The 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facial attractivenes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Eur J Orthod,2022,44(6):636-649. doi: 10.1093/ejo/cjac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