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双荷包丝线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技术及疗效.方法1995年~2003年,我们对235例髌骨骨折,采取早期切开复位、双荷包丝线缝合法进行内固定治疗,并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期,骨折均愈合.按陆裕朴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69例,良62例,可4例,优良率98.3%.结论双荷包丝线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无需手术取内固定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髌骨 骨折 手术方法 丝线
  • 简介:酒依赖指饮酒者反复大量饮酒而导致的躯体和精神两方面对酒精的强烈渴求与耐受性.这种渴求导致的行为已极大地优先于其他重要活动,此类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明显损害[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日益频繁,饮酒人群不断扩大,酒依赖的发生率赤愈来愈高.在国外,酒依赖是列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后占第三位的最严重的三个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作者对32例临床确诊为酒依赖的住院患者的婚姻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酒依赖患者的婚姻存在严重问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酒依赖 婚姻 社会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效果分析。方法:从医院收住院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选择研究对象,共纳入102例,收治时间从2021年4月起,至2023年4月止。将患者分入2组,每组均分入51例。对照组采取的治疗药物为法莫替丁,研究组采取的治疗药物为硫糖铝良好法莫替丁。从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改善时间2方面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比对照组78.43%明显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用药后,黑便消失时间、呕血停止时间、腹痛腹胀改善时间及反酸嗳气缓解神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获得的效果满意,经过用药,患者的黑便、呕血、腹痛腹胀及反酸嗳气等症状体征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改善。

  • 标签: []硫糖铝 法莫替丁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胃炎应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48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硝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1例口干,头晕1例,1例头疼;对照组3例口干,头晕4例,4例头疼,2例腹泻,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少于对照组(54.17%),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奥硝唑 法莫替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治疗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老年慢性胃炎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硝唑 法莫替丁 老年 慢性胃炎
  • 简介: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层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vs.129.7,90.8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层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 标签: 缝合技术 切口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跟腱微创缝合法在跟腱开放性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的 35例跟腱开放断裂患者手术并采用微创缝合法治疗,术后短期石膏制动并指导康复训练,对有效随访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有效随访病例,采用 Am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优 28例,良 3例,优良率 93.9%。结论 微创缝合法是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缝合法 跟腱 开放性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建立的影响。方法我院100例2017.2-2018.2儿童共同性斜视术患儿。随机分组,常规训练组采取术后常规方法治疗,双眼视觉训练组则采取术后常规方法+双眼视觉训练治疗。比较两组儿童视力改善率;立体视建立的平均用时;治疗前后患儿立体视情况;并发症。结果双眼视觉训练组儿童视力改善率、立体视建立的平均用时、立体视情况相比较常规训练组更好,P<0.05。双眼视觉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并发症相似,P>0.05。结论术后双眼视觉训练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术效果好,可有效建立立体视,并改善儿童的视力。

  • 标签: 双眼视觉训练 儿童共同性斜视术 立体视建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16年-2020年大连市中山区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总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调查,分析2016年-2020年大连市中山区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的标死亡率、粗死亡率以及恶性肿瘤总标死亡率、粗死亡率,并对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在2016年-2020年大连市中山区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总死亡情况中发现,男性粗死亡率和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恶性肿瘤总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死亡率在不断波动,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总粗死亡率仍然在不断上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命安全性。

  • 标签: 恶性肿瘤 不同性别 死亡情况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健康体检人员骨密度测定结果,以便于为骨质疏松等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健康体检者,受试者共计362例,纳选对象年龄段为18-85岁,经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测定骨密度(BMD),对比组间差异。结果 和女性群体相比,男性健康体检者的骨密度测定数值较大,对比结果呈现为(P均<0.05)。纳选对象在儿童期后(18岁后)骨密度逐步增高,在50岁以后骨密度加速下降,差异为(P均<0.05)。结论 骨密度测定结果发现,健康体检者在50岁以后骨密度降低,加强骨密度监测能够为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提供依据。

  • 标签: 性别 年龄 健康体检人员 骨密度
  • 简介:  小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的一项关键技术,间断吻合法是目前临床公认的小血管吻合的金标准术式[1],但存在误缝对侧管壁或损伤血管内膜的缺陷,导致失败率增高,尤其体现在小儿和末节断指再植术中.我们针对这一缺点,对二定点吻合法采用技巧缝合,提高了吻合口的通畅率,效果颇好.……

  • 标签: 临床应用 使用技巧 合法使用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小切15Kessler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7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龄21~59岁,平均41.3岁。跟腱断裂部位:止点断裂8例,断端距止点〈1.5cm5例,体部断裂20例,断端距止点3~6em4例。37例患者均于伤后7d内(平均4.6d)采用小切口Kessler缝合法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根据Am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37例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术后无切口表浅或深部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无跟腱再断裂。术后疗效根据Am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30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小切口暴露方法修复新鲜跟腱断裂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跟腱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