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系统评价结果是循证医学巾级别最高的证据之一,也是搜集、整理、分析医学信息的活动。本文通过对系统评价方法学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提出系统评价过程体现了重视来源信息的无偏性获取、个体信息的加权性处理、结果信息的慎重性解释和时效信息的发展性更新等价值取向。

  • 标签: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价值取向 医学信息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RCT在活动性肺结核病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及HRCT扫描资料,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依据痰抗酸杆菌阳性(41例),及治疗期间获得的一系列胸部影像改变(42例)。结果本组显示2种及2种以上病变征像并存83例,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支气管壁增厚、肺实变及液体支气管征、空洞、磨玻璃影是活动性肺结核的重要征像。结论活动性肺结核的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水平、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准确评价。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CT诊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康复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实践活动,分析其效果和价值。方法:将 78例我院康复科治疗的患者以平均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组),分析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 97.44%(护理组)与护理满意度 79.48%(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护理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康复科的患者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使得患者能够对护理服务满意,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康复科 优质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护士参与公益活动对提高男护士自我价值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从而为男护士的职业道路规划提供新方法,为护理管理者更好地稳定男护士队伍,促进男护士团队的建设与男性护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近年来我院男护士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我院男护士参与男护士团队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后的感受。结果男护士对男护士团队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认可度较好,通过积极参与团队组织的公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男护士的自我价值需求,增强了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结论男护士对职业认可度不高,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对在职男护士自我发展的需要给予关注,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男护士的自我价值感和职业认同感;管理者要大力支持鼓励男性护理团队开展的活动,从而使男性护理团队健康稳定地发展。

  • 标签: 男护士团队 公益活动 职业认同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风险管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缺陷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风险管理 产科护理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早期活动对其谵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筛选2020.1-2021.1期间进入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计90例,采取一般抽样分组的方式所有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5例患者。在为患者提供临床干预时,普通组采取一般常规临床干预方案,观察组采取早期活动干预方案。针对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案干预后的价值进行比对,了解两组患者的谵妄情况发生概率。结果 在采取两种不同方式的干预后,观察组相较于普通组患者而言,有更低的谵妄发生概率,结果比对存在P

  • 标签: 早期活动干预 ICU机械通气患者 谵妄 价值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在本院输液室治疗的患者66例进行课题研究,采用信封法实施平均分组,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患者接受品管圈活动。围绕护理质量、满意度指标进行不同护理方法的价值判断。结果:观察组专业素质、技术熟练度、责任感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输液室护理中的干预作用突出。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输液室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的价值。 方法:时间跨度为2018年8月~2019年9月的区段内,从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进行品管圈活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质量从住院环境、护理态度、医患沟通和护理技能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四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小儿康复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血红蛋白减少对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0月份541例肺结核患者的血红蛋白检测,其中活动性肺结核407例,其中涂片阳性者22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134例。结果发现血红蛋白减少在活动性肺结核者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阴性者(P〈0.01),在活动组涂阳组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涂阴组(P〈0.01)。结论血红蛋白减少可作为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助于临床诊断。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血红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84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予以固定义齿治疗,观察组予以活动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基牙出血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口腔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活动义齿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能够促进患者口腔功能更快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活动性采取血常规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共100例,按照其疾病类型分为A组48例(活动期)、B组52例(缓解期),将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设为参考组。对上述三组受检者采取血常规及血沉检查。对比三组检查结果。结果:A组血常规及血沉指标与B组、参考组对比差异明显,其中A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及血沉均高于B组、参考组(P<0.05)。血小板体积、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B组、参考组(P<0.05)。B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相比较参考组较高,其他指标对比差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活动性采取血常规检查可对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予以表达,可有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活动期 缓解期 血常规 血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用于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的136例ICU科室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加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的综合指标、患者满意度、医用耗材使用有效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综合指标、患者满意度、医用耗材使用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科室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各方面的满意度,降低医用耗材的使用,有利于护患、医患关系的和谐。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护理质量管理 ICU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门诊输液室患者病例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进行划分,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代表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未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两组患者均为45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和输液等待时间进行调查记录。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输液等待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门诊输液室患者来说,品管圈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将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上来,同时还可以对输液等待时间进行控制。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品管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子宫肌瘤护理中,开展管圈活动对提升护理流程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开展,选取研究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手段下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护理管理前,两组护理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均呈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品管圈活动护理流程管理下,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得到较大改善,提升了护理管理的质量,同时获得了患者较高的满意度,体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 标签: 管圈活动 子宫肌瘤 护理流程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患者留置针外渗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4-2020.5的600例老年留置针输液患者为研究素材。随机数字法分成对比组、品管圈活动组,各300例。以留置针外渗情况、护理质量情况为评价指标。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品管圈活动组的留置针外渗率更低得多(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患者 留置针外渗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比较其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23±2.89)分及(95.32±2.27)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对提高医院影响及护患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输液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各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10.2±3.4)次,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72.6±3.5)次,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凝聚力、问题处理能力等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明显,可明显降低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能力,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品管圈活动 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查在炎症性肠病活动性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疗的炎性肠病病人100名,做为研究组,同时期选取健康的体检的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常规检查,运用数据信息统计的方法并对验证的结论进行对比,来判断炎性肠病里血常规化验的临床意义。结果:结果数据信息比较存有显著性,具备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检验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