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分析。方法: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来检测50例健康非妊娠的妇女(设为对照组)和50例足月妊娠妇女(设为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PT、Fib、INR、APTT),之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INR、APT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Fi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足月妊娠 妇女 凝血功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 24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疾病,细致全面的治疗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妇 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 106 例 ,抽签法 分观察组(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 与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各 53 例 ,比较两组产后生活质量与康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 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与独立关系评分较对照组高,康复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P < 0.05 (具统计学差异) 。 结论 :对 自然分娩产妇实施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改善产后生活质量且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率, 值得 推荐 。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 自然分娩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结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19.07--2020.08期间,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接收的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登记顺序分组,共分为2组,分别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一组有2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结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高;康复组护理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3.63%,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恢复了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了患者自理能力,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运动功能康复 脑卒中偏瘫患者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路径式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早期路径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出血 常规护理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白内障摘除手术以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临床状况。方法 本文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来自 2017年 4月到 2018年 10月,以 28例白内障摘除手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评价患者治疗的价值。结果 评价本文患者治疗前后的荧光素染色、病变角膜上皮厚度和 OSDI状况,所以患者治疗之后均明显优于治疗之前, 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内障摘除手术以后患者容易出现角膜上皮功能障碍,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状况,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白内障摘除手术 角膜上皮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我院 74例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8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组疾病疗效、开始康复锻炼的时间、住院的总天数、残疾程度评分、 ADL评分、生活质量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更好, P< 0.05。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常规方法 +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康复护理 功能训练 效果
  • 简介:[摘要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该术式切口适当,解剖层次清楚,手术操作轻柔准确,止血彻底可靠,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治疗甲亢必须积极做好术前准备,确保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手术适应证,进行正规充分的术前评估,采用准确的手术操作,将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 ] 甲亢 手术疗法
  • 简介: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接受手术的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无定论, Bedford 认为术后认知功能的障碍可能和麻醉方式有关。 老年人由于脊柱与关节的退行性变,接受骨科手术的概率增加。 因此,骨科手术的麻醉方式选择是否会对术后认知产生影响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探索骨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

  • 标签: 麻醉,骨科手术,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凝血功能指标检验的价值。方法:把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2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分析临床检验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水平高,抗血凝酶-Ⅲ、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指标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10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凝血酶时间( TT)。 并与 100例健康人和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发现化疗后 PT和 APT与化疗前相比有所改变。但无显著性差异, P值分别为 0.116和 0.163;化疗后,纤维蛋白原逐渐增加,明显高于化疗前,化疗后 P<0.05逐渐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乳腺癌联合化疗对凝血功能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药物治疗 凝血功能 药物疗法 联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骨折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其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 78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2月 -2019年 12月间,并将此次研究的 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每组各有 39例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系统护理,并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有效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循环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了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入院的顺序,奇数为试验组患者,偶数为对照组患者,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功能恢复情况与住院时间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乳腺癌 功能锻炼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电刺激联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7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采取上述联合方案作为重点观察方案)和对照组(33例,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作为对照观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5.8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P<0.05。结论:围绕盆底功能障碍的病程进行与转归,设计具有个体性和对向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开展复健训练的同时,配合肌电刺激疗法,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盆底肌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其他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医师推广与采纳。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肌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清蛋白、血清胆固醇和总胆汁酸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清蛋白、血清胆固醇和总胆汁酸水平分别为(8424.21±47.49)U/L、(49.05±3.64)g/L、(4.72±1.32)m mol/L、(5.90±1.24)μ mol/L,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342.75±69.64)U/L、(34.52±2.78)g/L、(2.53±0.31)m mol/L、(48.45±6.62)μ mol/L,组间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A、B、C级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根据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了解患者肝组织损伤情况,为肝炎肝硬化提供良好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于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9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康复组(46例)治疗的同时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46例)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等级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和心功能相关指标并无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实施护理干预以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明显降低,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但观察组心功能低于常规组,心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老年慢性心衰 心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塞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间入院治疗,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实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脑梗塞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影响。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FMA运动功能评分与语言功能评分均好于护理前且好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肢体 语言功能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