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行锻炼对产妇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自然分娩92例产妇资料,行常规产褥期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45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生理功能锻炼运动47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42d、90d时张力变化、性生活满意度、有无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2d、90d的张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尿失禁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产妇的性生活满意度,并降低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等发生率。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康复 盆底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用产后锻炼的方法对产妇康复的效果进行一些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有功能障碍的产妇,然后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把她们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都是58例,给对照组的产妇用的是常规训练的方法,实验组使用的则是给进行锻炼的康复方法,然后对这两组的训练满意程度进行观察,而且还要看两组产妇功能改善的情况怎么样,要知道两组之间训练的效果如何。结果:在对两组进行了对比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很多,而且从两组训练的满意程度来看,实验组要比对照组好。通过对两组产妇功能改善的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在开始训练以前的结果(P>0.05),这就说明训练以前没有很大的差异,训练以后两种结果的差异比较明显,P

  • 标签: 产后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康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力康复中行训练+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收治的86例产后康复产妇,“双盲法”分基础组(电刺激,n=43)、科研组(基础组基础+训练,n=43),2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2组压力改善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基础组比较,科研组静息压、收缩压更高;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盆底肌肌力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锻炼对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省直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产后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锻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力、疲劳值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Ⅰ、Ⅱ类肌纤维力、疲劳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力均高于治疗前,疲劳值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力高于对照组,疲劳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将锻炼应用于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肌锻炼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产后力康复治疗过程中行训练+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单一组仅行训练,综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压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显著高于单一组40例(74.07%),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高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训练+电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压力,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和确切。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产妇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康复训练对初产妇力、产后性功能、疲劳度以及功能受损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了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来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后复查产妇,并且将这10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于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家庭康复器训练治疗的方法,而对照组的产妇则只进行常规的运动训练,两组患者的康复疗程均为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应用PHENIX压力探头检测分别测量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产后三个月的最大电压,一类,二类力和疲劳度、器官的脱垂分类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产妇在干预之后,于产后的三个月时间内,最大电压值一类,二类力和疲劳度几项指标均显高于干预之前,并且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产后产妇来讲,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力、降低疲劳度,减少功能的受损情况,能够有效促进功能的康复。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盆底肌疲劳度 产后性功能 盆底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产后妇女康复治疗、训练具体内容、应用价值及在功能方面评价。方法:电脑随机法指导下,将本文筛选研究对象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统计发现,2组产妇样本数为62,时间开始于2021年7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其中,康复治疗在对照组中开展,康复治疗、训练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纳入产妇31例,就2组临床指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治疗成效(张力评分、尿失禁评分)展开比较。结果:(1)实验组抽取产妇分析后,关于恶露持续时间(19.78±2.53h)、泌乳始动时间(20.68±1.91h)和对照组产妇(32.25±4.11h、41.76±3.25h)相比,实验组有更低表现,P<0.05;(2)张力、尿失禁评分测定后,比较治疗前数据,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区别小,P>0.05;治疗工作开展后,在张力方面,实验组评分(3.87±0.16)VS对照组评分(2.45±0.39),较高,P<0.05;尿失禁中,评分统计后为(2.91±0.27)、(1.43±0.25),可见,后者比前者低,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时,在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有效缩短,改善张力、尿失禁现象,保障最佳效果方面,康复治疗、训练更具优势,可进一步推行、应用。

  • 标签: 产妇;盆底功能;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尿失禁;影响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产后力所起到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选择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产妇产后均接受普通干预,观察组产妇加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将康复治疗融入产妇产后干预工作中,对改善其力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对会阴切口的愈合及张力恢复的影响。方法87例会阴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功能锻炼指导,通过入院时的全面评估、术前功能锻炼方法指导、术后督促患者锻炼、出院后电话随访收集锻炼效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患者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5天拔出尿管后排尿及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自我评价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一个月张力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手术患者坚持功能锻炼,可促进会阴切口的愈合,促进张力的恢复。

  • 标签: 会阴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张力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联合训练治疗对肌肉张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训练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张力评分及尿失禁程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痔疮及腰骶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后倾后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膀胱膨出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仪联合训练,有利于肌肉张力及功能恢复,能有效降低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产妇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协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功能障碍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月)展开研究,总例数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训练,研究组基于此加用康复仪,比较指标。结果:①力:研究组较对照组,力指标(I类肌纤维疲劳指数等)明显改善(P<0.05);②功能:研究组较对照组,下腹不适、排尿异常等发生率获得更低的水平(P<0.05);③性生活质量:研究组较对照组,性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产后康复仪协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具促进作用,可增强力,使其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 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康复仪联合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训练)、观察组(产后康复仪联合训练)各45,比较两组电值、张力、临床治疗效果、产妇尿失禁与子宫脱垂发生率、产后血清PLX水平。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电值更高,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张力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产妇尿失禁与子宫脱垂发生率,经对比表示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产后血清PLX水平,产后6周、产后12周、产后24周,观察组产妇的血清PLX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给予产妇康复仪联合训练,可以在改善电值与张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功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崇。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康复仪联合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训练)、观察组(产后康复仪联合训练)各45,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电值更高,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张力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产妇康复仪联合训练,可以在改善电值与张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崇。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训练联合电刺激在产妇产后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12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功能障碍产妇 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取电刺激干预,观察组采取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力以及性功能。结果 观察组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性欲、性高潮、性交痛、性唤起、阴道润滑度以及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训练联合电刺激应用于产后功能障碍产妇中,可提高力,促进产妇性功能恢复。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治疗对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2021年收治的产妇共144例,按照后续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盆地康复训练)与实验组(生物反馈与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每组各72例。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力改善情况与阴道紧缩度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产妇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阴道紧缩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因此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妇力状况,且能增加阴道紧缩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 肌力 阴道紧缩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