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盐膳食联合降压物联合治疗社区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60例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对象研究,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常规饮食组,观察组为饮食干预组,控制饮食中盐的摄入,控制在每天4.5g以内,以三个月作为1个治疗周期进行临床观察。在治疗周期内的两组患者均采用等量的常规降压于药物配合治疗。在治疗周期初和周期末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结果在控制膳食中盐的摄入三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9.1±4.8)mmHg、(5.9±2.3)mmHg,且治疗周期内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正常的对照组(P<0.05),降压效果较明显。结论控制膳食中盐的摄入并联合常用降压治疗高血压用能够较有效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

  • 标签: 低盐膳食 降压药物 高血压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性高血压患者首剂应用降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8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80名患者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采取全面综合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中首剂效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中首剂效应发生率为30%,实验组患者首剂效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2.5%;对照组中治疗依从率为67.5%,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首剂效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肾性高血压患者 首剂降压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老年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和残疾最常见原因。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药物众多,疗效各不相同,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本研究对不同降压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从而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选用提高参考依据。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病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老年病患服用降压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降压服用的老年病患45例,对病患的降压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总计探讨病患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5例病患,电解质紊乱5例,心动过速4例,低血压3例,踝部水肿3例,干咳4例,心动过缓3例。结论在老年病患服用降压物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给予病患护理工作,并细心观察病患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病患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降压物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人2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2例病人根据血压及身体情况给予两种降压物治疗,治疗组102例病人在对照组常规降压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在给予降压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获得满意的血压控制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降压药物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应用降压治疗的药学分析。方法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100例。研究组实行硝苯地平缓释片+比索洛尔+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实行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分析两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血压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症状改善率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可显著提升其血压控制的效果,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 标签: 降压药 药学分析 老年高血压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降压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特点。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析其降压使用情况,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中应用范围最广的降压为撷沙坦(29.60%)、卡托普利(22.00%)、络活喜(17.60%)、贝那普利(13.60%)、美托洛尔(10.80%)、吲达帕胺(4.40%)和呋塞米(2.00%)等,其血压达标率分别是77.03%、70.91%、67.05%、69.12%、74.07%、81.82%、和50.00%;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分别为6.08%、3.64%、4.55%、19.12%、14.81%、0%、和0%。结论降压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只要规范用药、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便会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 药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普唑仑联合降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相同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普唑仑联合降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4%(50/63)、19.0%(12/63),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1%(58/63)、16.0%(10/6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普唑仑联合降压应用于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需要加强监测控制。

  • 标签: 阿普唑仑 降压药 顽固性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为达到有效地控制血压,5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需要联合应用降压物。截至目前仅仅以利尿剂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证明能降低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利尿剂加利血平、利尿剂加甲基多巴、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等)。

  • 标签: 降压药物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降压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A组(n=205)、B组(n=197),C组(n=202)和D组(n=196),A组给予氢氯噻嗪治疗,B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C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D组采用利美尼定治疗,对比四组临床疗效。结果四组临床疗效对比(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比(P>0.05)。结论不同降压物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均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临床使用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酌情考虑,以此提高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氢氯噻嗪 倍他乐克 卡托普利 利美尼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降压的疗效以及经济性。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行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治疗,即替米沙坦组(27例)、缬沙坦组(27例)、厄贝沙坦组(26例);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并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2%、88.9%、88.9%,三组间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且三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但三组比较替米沙坦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值最低,缬沙坦组成本-效果比较最高。结论替米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降压在高血压治疗中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替米沙坦的经济性更高。

  • 标签: 替米沙坦 缬沙坦 厄贝沙坦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2018年1-3月份血透患者处方2808张,其中786张处方是关于CRF终末期患者降压物的使用,针对这786张处方中CRF终末期降压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目前我院在治疗CRF患者终末期高压选择药物方面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法结果钙拮抗剂使用率占31.552%,ARB占24.682%ACEI占20.102%,中枢性降压占13.74%,β受体阻断剂占9.924%。我院在治疗CRF终末期高压方面主要选择钙拮抗剂,ACEI和ARB,β受体阻断剂和中枢性降压物,依据CRF终末期患者不同高压情况采取透析合并降压物的正确选用以及联合用药达到理想降压效果。结论我院在治疗CRF终末期高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CRF终末期 高压 治疗药物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物情况及用药指导方法等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降压物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物。本组150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指导后,其舒张压与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发生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当前可用的降压物种类繁多,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展开药物治疗时,为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实现患者血压的有效控制,做好用药指导工作尤为关键。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降压药物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三环抗抑郁主要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HT及NE的再摄取,增强中枢5-HT及NE能神经的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在肝微粒体内被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羟化和去甲基化代谢。临床上发现抑郁症病人服用小剂量去甲替林即出现明显的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

  • 标签: 三环类 抗抑郁药 中毒及处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和衰竭,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能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减慢有扩血管作用的缓激肽的降解,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有效减慢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衰退,其代谢副作用较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集中探讨ACEI联合ARB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5月因患有心力衰竭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其中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ACEI的患者为观察组,另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ARB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CO、SV、LVEF及E/A四项指标的比较中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四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ACEI联合ARB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ACEI ARB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这段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施加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得到提高,患者血压变化得到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血压 降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