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失眠症又称“不寐症”,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者彻夜不眠。西医治疗失眠症,主要依靠口服镇静、催眠、抗焦虑之类的药物,常用的如地西泮、硝基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等。西药治疗失眠症起效迅速,甚至立竿见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目前国家对于该类药物控制严格,患者购买有诸多不便;再者,该类药物也需要长时间坚持用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许多的毒副作用,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医源性疾病,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

  • 标签: 失眠 中医治疗 辩证治疗
  • 简介: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交流。

  • 标签: 中风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上海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洪钰芳的五则验案。(1)咽痛案。根据经络辩证循经取穴,取太溪治疗咽痛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2)三叉神经痛案。根据不同的分支循经取穴,以温针法治疗,并结合巨刺法右病左取,远道取穴,收到了很好的疗效。(3)头痛案。痰浊头痛施以健脾化痰,祛热除湿,同时根据头痛发病位置为阳明经循行,取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等穴。(4)颈痹及肩痹案。治疗肌肉疾病,运用《内经》的九刺法中的“巨刺”,左右交叉,选取相对应的手足同名经脉,取健侧,经络相应,上下互调远道取穴。(5)膝痛案。右膝关节后侧及内侧疼痛,除了局部取穴外,亦可远道取穴。根据经络循行,结合巨刺法,左右交叉取穴,选取相对应的手足同名经脉,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洪钰芳 针灸 经络辩证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辩证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唐山市中医医院妇产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产后缺乳病住院患者200例,给予辩证治疗,比较各型的疗效。结果200例产后缺乳患者,其中痊愈108例,占54%;显效62例,占31%;有效24例,占12%;无效6例,占3%。总有效率为97.00%。不同分型的缺乳病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缺乳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增加了产妇泌乳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产后缺乳,辩证治疗,气血虚弱,肝郁气滞,痰浊阻滞,热毒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脑梗塞患者总结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自愿选择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给予抗血小板凝集、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西医组75.6%,且中医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效果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的治疗方式。

  • 标签: 中医 辨证论治 常规治疗 脑梗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六经辨证是《伤寒论》创立的辨证方法,因在书中,其主要论治对象为“伤寒”,故大多数人,认为六经辨证仅适用于外感寒邪所致的热病。现收集整理近10年来,有关六经辨证应用于临床论治疾病的相关文献,研究其应用现状,为临床运用六经辨证提供依据及思路。

  • 标签: 六经辨证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其中30例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30例为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参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满意,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医 辨证治疗 高脂血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辩证治疗,不仅改善了中风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害,同时也减少了中风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辩证治疗 中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可将本病归属于祖国医学中医“胃痛”、“痞满”、“胃缓”、“噪杂”等范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可从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湿浊中阻,胃阴亏虚,瘀血停滞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慢性胃炎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胃炎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便秘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便秘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正规西医药治疗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期限,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疗效对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药在治疗冠心病上见效快,但是稳定性较差,患者对西药依赖性较强。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见效较慢,但是后期疗效较好,且中医药稳定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冠心病 辩证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取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方剂棱甲消癥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4.7%;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根据湿热下注型、脾虚生湿型、肾阳衰竭型等病症引起的宫颈糜烂,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0例因湿热下注型、脾虚生湿型、肾阳衰竭型引起的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根据中医经验实施辨证治疗,根据临床不同病症针对性实施中药内调,总结临床资料。结果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因湿热下注型、脾虚生湿型、肾阳衰竭型等症引起的病症均得到控制,20例患者均治愈康复出院,中医治疗完全彻底根治,内调效果好,无伴发疾病。结论中医从辨证角度,从证而治,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宫颈糜烂引起的不同症状,配比最佳内调药方,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临床治疗宫颈糜烂的辨证治疗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中医 宫颈糜烂 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经治疗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治疗,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辨证治疗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经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痛经患者采用辩证论治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痛经患者,其中肝郁气滞10例,血瘀气郁4例,气血两虚3例,湿热下注4例,寒湿胞中10例,经辩证论治其中治愈19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经期调血止痛治标,平时辨证求因治本,并结合素体情况,或调肝、或益肾、或扶脾,使气血流通,经血畅行。

  • 标签: 痛经 辩证论治 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肾炎水肿患者38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9例,治愈1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19例,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3.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肾炎水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肾炎 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