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探讨耳代替腋测量体温的可行性,得出结论红外线耳计所测耳,可以准确地反映人体体温,而且更快捷、更安全,值得在儿科患者体温监测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玻璃水银体温计 耳温计 患儿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采用通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3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温通针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4.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68.4%,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性鼻炎采用通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通针 过敏性鼻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肩周炎中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使用针灸对肩周炎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针灸治疗,本组60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痊愈,18例患者显效,14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6.6%。其中针灸时间最短的为2个疗程,针灸时间最长的为4个疗程。结论通过针灸对肩周炎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肩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围绕异位妊娠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恐惧、紧张、害怕、自卑、烦躁等,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让异位妊娠患者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减少应激源,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 标签: 异位妊娠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至阳穴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低血压患者、2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为长期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年以上,将患者分成低压组、高压组,分别针灸至阳穴。结果低压组有效率95%,无效率5%;高压组有效率10%,无效率90%;经统计学处理后,低压组治疗一疗程后有效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压组治疗一疗程后有效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至阳穴具有升压作用,对低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血压无明显影响,即对血压具有良性可控的双向调节作用,此方法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适宜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低血压 至阳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妇科原发性痛经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中医康复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给予做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选择将其分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灸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出现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灸针刺对治疗妇科原发性痛经具有疏通经络、调理冲任及止痛的效果,较一般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此病的常规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温针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体温计与水银柱体温计在成年人中测量值的差异性,并初步确定电子体温计测定成人体温的正常值。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同一受试者,同时采用电子体温计测量额头温度,水银体温计测定腋下的温度,比较两者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200人接受了体温检测。测电子体温计测量的额头温度,平均体温36.22℃,低于水银柱腋下体温平均体温3654℃℃,2种体温计测量的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电子体温计测量的额低于水银柱体温计测量的腋下温度,电子体温计确定发热的界值有待进一步确认。

  • 标签: 电子体温计测量 水银柱体温计测量 体温测定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味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冠心病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胆汤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治疗后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总有效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加味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加味温胆汤 冠心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面瘫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而试验组面瘫患者应用针灸进行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眼肌痉挛、局部疼痛、脓肿发炎等不良情况人数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两组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5.24%,远高于对照组82.54%,差别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 标签: 温针灸治疗 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常规西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药注射液中辅料吐80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检测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子排阻-蒸发光散射(SEC-ELSD)法测定中药注射液中吐80的含量。结果中药注射液中吐80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文献表明吐80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应在现行标准中增加吐80的含量检查项,对其用量进行有效控制。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吐温80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扶他林胶囊在颈椎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采用扶他林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扶他林胶囊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扶他林胶囊 颈椎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法,比较分析阿替酶与瑞替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试验方法,将患者分成阿替酶组和瑞替酶组各48例,其中阿替酶组给予阿替酶溶栓治疗,瑞替酶组实施瑞替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瑞替酶组治疗后的LVEF显著高于阿替酶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50%,低于阿替酶组的39.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阿替酶,瑞替酶更利于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状况,不良反应少,综合优势更明显。

  • 标签: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利刀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重度宫颈炎的治疗,由于患者对于手术知识的缺乏,手术时常因紧张、恐惧使心率加快,出现面色潮红,疼痛加剧甚至晕厥等现象,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了使病人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我们通过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确定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利普刀手术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纳入125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微波治疗和利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流液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42±2.15)min比对照组(16.08±2.11)min短,阴道流液时间(8.26±2.13)d比对照组(15.28±3.29)d短,治疗总有效率96.92%比对照组的78.33%高,并发症发生率4.62%比对照组的21.67%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7.93±1.23)ml虽比对照组(7.55±1.40)ml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接受利刀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微波治疗,此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阴道流液时间短以及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利普刀 临床应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为34例,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94.1%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6%(P<0.05)。结论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舒张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汤结合针刺对痰热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入选痰热型失眠患者43例,给予中药方剂胆汤加减煎服,同时针刺照海申脉神门等穴位治疗。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痰热型失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失眠 温胆汤 丰隆 内庭 曲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物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痴呆评定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较于采用常规西药物治疗,针灸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CRD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老年性痴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电针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对比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针灸方法效果较为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电针 温针灸 周围性面瘫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