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检测预测阳性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产前检查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系统产前妊高症检测阳性患者90例(观察组),将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妊高症预测阳性30例(对照组)通过对观察组在治疗的基础上早起提供相应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在入院时给予常规护理,未给予早期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重度子痫前期以及轻度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转阴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高症检测预测阳性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对母婴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高症检测仪 预习阳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检测动脉硬化的灵敏性、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科室检查的162例门诊、住院、体检的患者,男68例,女94例,这些患者因动脉硬化检测检测动脉硬化阳性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62例动脉硬化检测检测动脉硬化阳性的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动脉血管正常或无明显变化的有16例,动脉硬化阳性有146例,占总数90.12%。结论动脉硬化检测检测准确率高,灵敏性高,利用动脉硬化检测检测动脉硬化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意义重大。

  • 标签: 外周血管 动脉硬化早期诊断 早期干预 动脉硬化检测仪VS-1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女性体检人群骨密度情况,了解本地区骨质疏松的在女性人群中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女性人群共计1257例,平均年龄49.8±13.6岁。依据体检者年龄段分组,共分别为5组,分别为年龄≤39、40~49、50~59、60~69、≥70。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美国GE公司)检测体检者腰椎(L1、L2、L3、L4)骨密度。结果不同年龄体检者中,骨量减少分别为≤39组23例(10.8%)、40~49组71例(14.7%)、50~59组91例(35.3%)、60~69组107例(49.5%)、≥70组44例(50.6%);而骨质疏松分别为≤39组1例(0.47%)、40~49组7例(1.45%)、50~59组16例(6.2%)、60~69组33例(15.3%)、≥70组23例(26.4%)。各年龄组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降低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绝经后女性人群作为骨质疏松高位人群,应予以重点防治。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女性 体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分析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74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740例患者中尿分析尿隐血阳性324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202例,无红细胞122例;尿分析检测尿隐血阴性416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408例,有红细胞8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 尿隐血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检和药敏结果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856例患者,均进行支原体检,并对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56例患者中359例支原体感染阳性(41.94%),其中Uu阳性286例(33.41%),Mh阳性21例(2.45%),两者混合感染52例(6.07%)。阳性标本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2.48%、88.58%、83.84%,对环丙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12.53%、26.46%、28.41%。结论支原体的感染率相对比较高,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感染菌之一,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

  • 标签: 支原体 检测结果 药敏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胶体硒法和ELISA法两种HIV抗体检技术的检测效果。方法利用ELISA法和胶体硒法对送到本站初筛阳性样本总256份进行研究。结果胶体硒法的灵敏度低于ELISA法,但特异性要高于ELISA法,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硒法和ELISA法都是常见的HIV抗体检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确诊符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应当合理地应用于HIV抗体检中。

  • 标签: 胶体硒法 ELISA法 HIV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785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检测结果,了解与高血脂相关的风险因素,为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至本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855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岁,体检者均是参检前提前一天低脂饮食,参检当日空腹抽血送检,检测以下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55例健康体检者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4.5%,男性患病率46.8%,女性患病率42.2%,即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人数逐渐增多,且不同年龄段间患病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与年龄、性别均有关。

  • 标签: 健康体检 血脂 统计分析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检测情况。方法采用非侵入性诊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即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健康体检者,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定结果发现,Hp检测阳性率在本地区在性别上有较高比例的不同。结论健康体检者的尿素(14C)呼气试验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因此在健康人群中开展Hp普查,对早期发现,早期根治,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检测方法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人员5128例,行尿素(14C)呼气试验,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受检者中男性HP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HP感染率差异显著,其中≥50岁体检者Hp阳性率最高,30岁以下体检者Hp阳性率最低,31~49岁体检者Hp阳性率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嗜辣、嗜生冷食物、食用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习惯对HP感染影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于健康体检中开展幽门螺杆菌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健康体检 感染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健康人群血清CA50含量以及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华东疗养院健康体检的2000名体检者,根据年龄分成5组<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用化学发光法分析各组血清CA50水平。结果<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组间两两比较,CA50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分别与≥60岁组CA5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增加CA50对不同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应采用多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

  • 标签: CA50年龄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由IL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FDP试剂盒及其校准品、质控品以及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组成的检测系统检测FDP的分析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IL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FDP试剂盒应用在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检测FDP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干扰实验、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质量性能进行比较。结果FDP批内不精密度(CV)低水平2.2%,高水平1.94%;批间精密度(CV)低水平4.07%,高水平3.48%。FDP的线性方程为Y=1.023X-0.577,r2=0.995,(P<0.05),线性范围为1.00~120.00μg/ml。参考区间20例健康者的FDP的检测结果均在厂商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IL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FDP试剂盒应用在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上,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本实验室可以开展此定量项目。

  • 标签: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分析性能 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的准确性,并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进行对比。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的100例尿潜血患者,分别采取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对其进行尿潜血检测,对两种方法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采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出95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5.0%;采取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出92例尿潜血阳性,准确率为92.0%,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检测用时明显长于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费用高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25元vs.2元)。结论尿液分析潜血检验法检测尿潜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方便快捷,但费用较高。

  • 标签: 尿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oneumonia,MP)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患儿血清MP进行IgM特异性检测分析。结果本次共检出MPIgM阳性患儿116名,检出率为43.94%;MPIgM以春冬季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1.39%和52.50%;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发生在4~7岁的学龄儿童,检出率为34.33%。结论MP感染的发生有其季节的特异性,一般以冬春季为主,另外以学龄期儿童为主。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IgM特异性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方法选取500例临床诊断为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5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患者均采集宫颈分泌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Uu、Ct。结果观察组Uu阳性281例(56.2%),Ct阳性41例(8.2%),Uu+Ct阳性18例(3.6%)。观察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的女性感染率高。结论Uu、Ct感染是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给予积极治疗,应特别注意对年轻女性进行Uu、Ct的筛查,这对降低盆腔炎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514体检人群中血尿酸测定值。方法对来我院体检人群血尿酸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全自动生化分析日本奥林帕斯AU400血尿酸酶法测定。结果血尿酸增高者71人占体检人群的4.69%,71人中37人为高血糖人群占高尿酸人群的52.1%,41人为高甘油三酯者高尿酸人群的占57.8%。结论健康人群定期普查血尿酸,尤其是高危人群(高血糖者、高甘油三酯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设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至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112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60例体检者运用本院执行的“体检设计”针对性的勾选体检项目,对照组560例进行常规体检体检结束后,本体检中心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体检者对健康体检服务的满意度,并统计两组体检者的花费情况;此外,体检前、体检结束两周后分别通过本中心自制的“自我保健”问卷评估体检者健康行为。结果对照组体检者平均花费(1420.5±31.8元)远高于实验组(953.7±26.9元)(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总分、及护理服务质量、对体检者的重视度、符合本次体检的期望、能务实的解决问题四项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检结束两周后,实验组健康行为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服务过程中对体检者实施“体检设计”效果优于传统体检流程,不仅有助于提高体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还能改善其相关健康行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体检设计 健康体检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体检科接收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体检路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完成全部体检项目的时间和对体检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体检时间为(58.63±32.43)min,对照组为(76.23±42.73)min,观察组的平均体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84.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健康体检路径为主的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体检项目完成时间,在保证体检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体检工作效率。

  • 标签: 健康体检路径 护理满意度 体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骨密度检测与骨质疏松相符性的研究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到我院体检的中老年人26000人,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和骨密度检测。结果各个年龄组男、女中老年人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上升,26000例中老年人的骨密度明显下降(P<0.05)。此外每隔一个年龄段,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情况明显上升(P<0.05)。结论随着中老年人群年龄逐渐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率日益上升,临床应通过饮食等渠道补充维生素,并加强吸收。其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骨质疏松 老年人群 维生素D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检测D-二聚对无转移性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6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术前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2.5个月(5~78月)。D-二聚体升高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D-二聚体组(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D-二聚体水平、T分期及N分期、Dukes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回归显示,年龄、D-二聚体水平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D-二聚体升高提示非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时间较短,术前检测D-二聚体对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有一定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