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比较影像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系,提高肿瘤影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为其今后临床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比较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表现和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确诊后患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结果经过影像检查发现病灶位置在大脑中动脉主干区患者21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患者8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患者5例。患者根据病灶形态不同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42例患者中血肿型5例(11.9%),非血肿型37例(88.1%)。有2例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发病后4周内出血病灶完全吸收。结论脑梗死和高血压均是出血性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对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有效预防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影像学 CT MRI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集中探讨CT在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纳入60例2016年4月-2017年6月因甲状腺癌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于上述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和鉴别。结果25.0%(16/60)患者病灶位于左叶,43.3%(26/60)的患者病灶位于右叶,18.3%(11/60)的患者病灶分布于双叶,剩余11.7%(7/60)的患者病灶位于峡部。93.3%(56/60)的患者病灶呈低密度,剩余6.7%(4/60)的患者病灶呈等密度。63.3%(38/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另36.7%(22/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类圆形。68.3%(41/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剩余31.7%(19/60)的患者病灶内存在钙化,其中18.3%(11/60)的患者表现为细颗粒样钙化。25.0%(15/60)的患者表现为环状强化,表现为半岛状强化和“强化残圈征”的患者各占18.3%。50.0%(30/60)的患者病变侵袭邻近器官,43.3%(26/60)的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结论因CT技术对于甲状腺癌患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确诊率,同时可有效的显示病灶及其周围的变化情况,可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彩色超声多普勒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摘要目的对点状骨的影像表现进行随访研究,提高对点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其家族28人进行家族调查。结果发现一家族4代13例点状骨,点状骨分布在手、腕、肘、肩、足、趾、跗、膝、髋关节、骨盆、点状骨大小不一,分布不一,多种形态。结论揭示了点状骨的分布特点和X线特征,对先症者临床影像观察了43年,点状骨对人体无害。

  • 标签: 点状骨 临床 影像学 随访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MRI诊断在脊柱损伤中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6例脊柱损伤患者资料,按不同的诊断方式分成2组,研究组57例行MRI诊断,对照组49例行CT诊断,比对两组具体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诊断误差率5.26%较对照组38.77%低,而诊断准确率94.73%则较对照组61.22%高,差异对比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MRI可提高确诊率,在脊柱损伤中具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 标签: 脊柱损伤 MRI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卵巢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肿瘤组织的良、恶性的准确定性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尤其关键。彩色多普勒。CT及MRI是良好观察卵巢肿瘤并能协助定性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作者就各种影像诊断方法在卵巢肿瘤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卵巢肿瘤 彩色多普勒 CT MRI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的影像技术在多个医学领域方面有所涉及,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机械设备的发展对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起到了促进发展的作用。现代医学影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影像诊断以及影像技术两方面。为了建立健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促进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医学影像技术进行探讨,研究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促进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前进。

  • 标签: 现代医学 医学影像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醇中毒致脑部损害的CT影像。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13例甲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双螺旋或64层螺旋CT扫描,分析CT图像特点。结果CT检查额顶叶有低密度5例,1例右侧壳核内出血,额、顶叶皮层下白质密度减低有5例。结论脑CT检查甲醇中毒患者,可反应中毒患者所致脑损害,可为临床治疗及预测病变提供客观影像信息。

  • 标签: 甲醇中毒 脑部损害 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结核的CT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对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对比两者作用。结果CT和MRI在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者脓肿的检查中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MRI在硬膜囊外或者椎管侵犯、韧带下扩散、骨膜强化的诊断中,诊断率明显高于CT,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CT在钙化诊断中结果明显优于MRI,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特征,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脊柱结核 CT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肃南县明花乡地处祁连山区是一沙漠化地域,以放牧为生。当地常年风沙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风沙天气较多,平均一年有200多天的风沙天气,当地牧民常年处于这种环境中,吸入了大量的无机粉尘颗粒,主要是成分为二氧化硅粉尘。导致粉尘沉积在支气管壁及肺泡上皮,进入肺泡内的尘粒也聚集于小叶间隔,形成肺部广泛肺间质纤维化,并形成硅结节。引起一系列的呼吸道症状及并发症。方法通过影像表现,对明花乡沙漠尘肺表现、并发症及相关疾病进行分析鉴别和讨论。结果经多年的影像检查发现肃南县明花乡是尘肺的好发、多发地,是本地区常见疾病,由于本病是慢性发病,可以起众多并发症及合并症,给当地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经济造成极大影响,部分患者因此死亡,严重影响当地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此通过影像的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已成此病的当务之急。

  • 标签: 尘肺 合并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投照技术在临床上的影像特征。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本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拍摄的244例患者,根据拍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2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X线照射,观察组采用DR投照技术进行拍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照片的诊断率,并对拍照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照片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照片的确诊率;在成像过程中,观察组的照片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照片质量。结论DR投照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成像技术的不足,提高照片的确诊率,能有效帮助医生进行下一步的诊疗工作。

  • 标签: DR投照技术 临床医学 影像学特征 X线照射 照片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经临床确诊为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胸部X线及CT表现,并与同期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有弥漫粟粒性结节。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组患者在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在病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更为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应对此警惕。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胸部X线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 CT影像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特征。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9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CT诊断结果及其影像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果90例患者中,20例诊断为颞叶梗死,17例诊断为额叶梗死,14例诊断为枕叶梗死,11例诊断为顶叶梗死,16例诊断为基底节区梗死,8例诊断为小脑半球梗死,4例诊断为脑侧室梗死。患者均发现血肿和高密度影,梗死性质和部位不同CT影像各异。结论CT在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图像特征较为明显,可准确判断梗死病变部位,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CT扫描 影像学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型肺癌的X线诊断与影像动态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影像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对其早期X线诊断与影像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在早期的病症是平均15mm左右、中等密度的肺內单发结节状病灶,早期病灶内部具有空泡征,进展期出现空洞,早期其边缘具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进展期边缘症状加重。结论在X线诊断与影像动态方面,周围型肺癌患者症状是15mm左右的病灶,病灶内部有空泡征,病灶边缘有有毛刺和胸膜萎缩征等。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X线诊断 影像学动态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医学影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的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授课效率,提高了医学影像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多媒体 医学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影像专业均开展了见习课,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见习安排不够合理、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结合我院实施教师脱产带教的实践,总结医学影像专业见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改意见。

  • 标签: 医学影像 临床见习 教改 PBL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