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意外伤害的原因,为更好的预防意外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监测的的666名意外伤害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意外伤害中男性占39.34%,女性占60.66%;发生原因主要依次为跌落/坠落(68.92%)、刀/锐器伤(21.02%)及钝器伤(7.06%);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年龄组依次为60~74岁(38.29%)、75~89岁(20.42%)、45~59岁(17.12%);主要发生的地点依次为家中(64.71%)、街道/公路(11.41%)及公共居住场所(10.06%);发生意外伤害时主要从事的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55.56%)、家务/学习(29.58%)和有偿活动(10.36%);发生的部位主要依次为上肢(32.58%)、下肢(32.28%)。结论社区伤害主要以老人跌倒、坠落为主,医疗机构应加强意外伤害救治各环节的建设,及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 标签: 意外伤害 社区 建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2015年3月以来在门诊抽血中心通过改善环境、设立质控员和科研小组、弹性服务时间、开展亲情服务、定期培训护士、抽血操作中注重细节护理、健康宣教、实施绩效等方法来实施细节管理。通过制定问卷调查表从护士职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护士职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实施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门诊部抽血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可显著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细节管理 抽血中心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采血中心护患冲突的原因,探讨相关防范对策。方法抽取我院门诊采血中心登记的护患冲突,共47起,回顾分析冲突发生原因并加以总结,依据冲突原因制定预防对策。结果造成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依据比重依次为护患沟通不畅、候诊时间长、护理态度差、护理技能水平低、家属不理解、其他。结论为有效避免或降低护患冲突,门诊采血中心的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服务观念,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 标签: 护患冲突 门诊采血中心 冲突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门诊分诊接收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97.5%,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0%、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以患者为中心 优质护理 门诊分诊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62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提高门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输液中心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高血压病发生率的逐年上升,高血压病已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高血压病患者更是以老年人最多,其均带药在家自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于高血压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于本院门诊收集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测得健康教育前后血压值,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本院100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的平均血压值明显下降。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 门诊高血压病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得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门诊收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门诊分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分诊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以患者为中心 优质护理 分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中心的护理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6年5月以来门诊收治的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区别护理,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按对症治疗办法进行治疗,但在护理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护理办法,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输液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常规组有明显的差距,其意外发生率和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常规组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引入到门诊输液中心,能够降低治疗时的意外发生率以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率,提高了门诊输液中心的护理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输液中心 护理质量 应用
  • 简介:摘要门诊为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得以医疗服务的第一站,其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医院门诊护理工作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就需要对门诊护理工作实效性进行分析,并运用先进的护理模式来确保护理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风险管理在输液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运用风险管理采取防范措施,加强静脉治疗风险预警管理的办法,使输液室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输液病人的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输液室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其管理水平是医院整体管理能力的直接表现。因此,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每个药剂人员应尽的职责。医院药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也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和医疗安全为了探索门诊药房管理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门诊药房管理的一些策略。

  • 标签: 门诊 药房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理门诊和精神科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心理门诊和精神科门诊就诊的焦虑障碍患者共24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理门诊焦虑障碍患者初诊率及精神科门诊焦虑障碍患者初诊率分别为18.39%、9.5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门诊以心理咨询及联合药物治疗者居多,精神科门诊以药物治疗者居多,心理门诊患者脱失率显著高于精神科门诊,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门诊和精神科门诊的焦虑障碍患者就诊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干预措施及人口学资料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

  • 标签: 精神科门诊 心理门诊 焦虑障碍患者 就诊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门诊流程的优化方法及实践意义。方法对门诊的就诊流程采取综合的措施,方便门诊病人就诊,并完善门诊导向系统,真正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科学设置门诊就诊流程。结果通过就诊流程的优化节省了病人的排队时间,增加门诊就诊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门诊是医院的服务窗口,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着医院的整体水平。因此,对门诊就诊服务工作进行优化是必要的,通过合理的优化与实施大大缩短了病人的等候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标签: 门诊就诊 流程 优化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理干预在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30例门诊手术患者的观察了解,掌握心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结果2016年11月-2017年5月230例门诊手术患者对门诊手术满意度99.2%。结论对门诊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保证手术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为医院综合效益带来一定的益处。

  • 标签: 门诊手术患者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疗过程中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方法一医一患诊疗制度及相应措施。结果我院在诊疗过程中坚持了一医一患的制度,患者增强了隐私的意识。结论保护门诊患者隐私,医护人员应从细节入手,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这不仅惠及患者,也有利于维护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 标签: 门诊患者 隐私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