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细菌L培养结果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04例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标本,行普通细菌和L细菌同步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L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04例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细菌126株,其中普通阳性菌60例,L阳性菌50例,混合感染的16例;所有细菌L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同时做普通L培养可提高感染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L型细菌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CSE1L,又称为细胞凋亡易感基因,定位在人染色体20q13,与酵母染色体分离基因(CSE1)同源,高表达于多种癌组织类型中。本文着重探讨CSE1L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前景。

  • 标签: CSE1L 恶性肿瘤 生物标志物 MHS6
  • 简介:摘要免疫逃逸近期被认为是肿瘤进展的重要角色。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是近年发现的具有负性免疫调节作用的B7家族的成员,PD-L1与表达于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结合后发挥抑制肿瘤免疫及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PD-L1被发现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与预后负相关。抗PD-L1/PD-1抗体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带来显著效果。但只有部分患者治疗有效。因此,进一步了解PD-L1表达调控将有利于抗PD-L1/PD-1抗体治疗的改进。本文就PD-L1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

  • 标签: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表达调控 肿瘤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配体(PD-L1)作为免疫检验点共抑制分子,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效应T细胞凋亡。新型免疫治疗药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的上市,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本文总结抗PD-1/PD-L1的免疫治疗恶性黑色瘤的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PD-1 PD-L1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L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具体表达情况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应用胃癌根治术治疗,并对癌组织进行留取,制作石蜡标本;选择同期胃癌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取与肿瘤组织距离>5cm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两组病理组织中PD-L1的表达进行检测,就PL-1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展开探讨。结果结合免疫组化研究结果,PD-L1阳性表达多见于细胞质、细胞膜,主要为胞膜处。PD-L1阳性表达率在观察组胃癌组织中为52.5%(21/40),其中7例为中度阳性表达,占17.5%;2例为强阳性表达,占5%。PD-L1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癌旁组织中为22.5%(9/40),未检出阳性表达和强阳性表达的病例。观察组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癌患者中,PD-L1蛋白同肿瘤细胞的浸润、分化程度具紧密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胃癌患者,对其癌组织中PD-L1进行检测,结果示呈高表达显示,且其高表达同肿瘤细胞的侵润、分化程度等具密切相关性,可作为对胃癌发生侵袭和分化进行反映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组织 PD-L1 表达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celldeath-1,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celldeath-ligand1,PD-L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例组(172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82例对应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与对照组(50例癌旁组织及50例非肿瘤肠黏膜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PD-1、PD-L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细胞中PD-L1表达与年龄密切相关(P<0.0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PD-L1表达与年龄、TNM分期以及浸润深度(P<0.05)密切相关。癌间质PD-1表达与性别和肿瘤大小(P<0.05)密切相关。结论结直肠癌中PD-1、PD-L1表达显著升高,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二者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进展和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 标签: 结直肠癌 PD-1 PD-L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免疫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L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普通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将42例耐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两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对三组人员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研究组患者分别与对照组患者相比MTB-L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数比较多,并且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人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MTB-L检测,罹患结核病患者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高,同时在药物的作用下,其检出率进一步提高,具有医学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分支杆菌L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校门诊应对甲H1N1流感的护理措施,防止校园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主要从突发事件的应对、个人防护、预检分诊、消毒隔离、信息收集等进行阐述。结果提前做好预防甲H1N1流感各种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甲H1N1流感对校园带来的影响。结论护理干预对高校甲H1N1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有着直接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校 甲型H1N1 流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L切口对比传统跟骨外侧“L切口两种方法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位移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足跟骨位移骨折患者74例88足,进行X线片检查和CT扫描,检查患侧跟骨侧位、轴位和跟骨的冠状位、轴位和矢状位,Sanders分28足,Ⅲ30足,Ⅳ20足;坠落伤65足,交通事故伤23足,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47.2±7.3)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7人;实验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21例,45足;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9例,43足;实验组采用改良跟骨外侧“L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跟骨外侧“L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3个月复诊,对两组患者进行足踝功能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患足优良率81.4%,低于实验组的91.1%,发生创缘皮肤感染对照组、实验组各1例,对照组关节僵硬2例。两组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L切口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位移骨折术后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传统“L切口方法。

  • 标签: 改良&ldquo L&rdquo 型切口 内固定 跟骨位移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甲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肺部影像学改变。方法对经确诊的30例重症甲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重症甲H1N1流感患者中,病变发生在两肺14例(46.6%),右肺10例,左肺4例。主要胸部表现为斑片状实变影12例;磨玻璃样阴影10例;磨玻璃影和实变影合并存在9例。结论重症甲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肺部X线及CT影像学改变,能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 标签: 甲型H1N1 流感 肺炎 X线 CT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以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heterogeneity-L3,AFP-L3)用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亲和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HCC患者、33例肝硬化(livercirrhosis,LC)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GF-β1以及AFP-L3水平。结果血清TGF-β1诊断HCC最佳临界值为61.3?g/L,诊断灵敏度为76.0%,特异性为81.0%,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为0.8603,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为0.7921-0.9286。血清AFP-L3诊断HCC最佳临界值为11.8%,诊断灵敏度为80.0%,特异性为85.7%,AUC为0.9364,95%CI为0.8946-0.9732,HCC患者血清TGF-β1含量为108.2±35.5?g/L,明显高于LC组(44.8±18.6?g/L)以及对照组(25.9±7.9?g/L),P<0.001;HCC患者血清AFP-L3含量为(18.3±6.2)%,也明显高于LC组(9.1±3.0)%以及对照组(4.5±1.3)%,P<0.001。血清TGF-β1及AFP-L3联合检测对HCC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血清TGF-β1及AFP-L3单项检测,P<0.05;而血清TGF-β1单项检测与血清AFP-L3单项检测各指标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CC患者血清中TGF-β1以及AFP-L3含量均显著增加,并且两个指标的联合检测对HCC的临床诊疗可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甲胎蛋白异质体 诊断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1糖尿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糖尿病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1糖尿病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研究组针对儿童1糖尿病特点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期间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童1糖尿病特点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患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型糖尿病 护理 分析 并发症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