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在工作站采用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行横断、冠面、矢状面重建。结果单发子宫肌瘤28例,多发子宫肌瘤2例,3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5个,其中发生于浆膜下8个,肌壁间33个,黏膜下2个,阔韧带2个。CT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0个,囊实性肿块15个,增强扫描肌瘤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子宫30个,不均匀性强化15个。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平面重建技术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子宫 子宫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平面重建(MPR)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我院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行尿路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辅助检查作为金标准,并进行螺旋CT和MPR诊断。结果①螺旋CT和MPR检查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中共检出46例具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检出率为92.0%,②螺旋CT和MPR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8.0%),阳性似然比为(88.46%),阴性似然比为(91.67%)。结论螺旋CT和MPR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输尿管结石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近二年来我院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2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先采用X线检查,并未发现或肯定有任何骨折迹象,但临床分析高度怀疑可能为骨折。因此,再采用螺旋CT扫描。结果经螺旋CT检测后,27例患者均发现有骨折问题。结论相对X线诊断,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有更高的诊断率。

  • 标签: 螺旋CT 隐匿性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多层螺旋CT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结节检出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受检查的41例肺部结节病灶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GE64排CT机,重建使用肺窗,对重建图像作多平面各向同性三维重建,对图像予以动态三维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结果采用各向同性技术建作的5mm以下肺部结节检出数量明显多于常规轴位,尤其是直径小于2mm的小结节(P<0.05)。结论采用64多层螺旋CT平面重建技术能够有效检出肺部结节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64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 肺结节 检出率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平面重建(MPR)对周围型小肺癌(SPLC)的基本征象的显示价值,提高其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SPLC40例,每例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拆成1.25mm薄层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平面重建(MPR)处理,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MPR能充分显示癌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显示支气管的狭窄及管壁情况。(2)MPR对SPLC的边缘情况(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及内部密度(空洞、空泡征、支气管气相)的显示和判断高于横断薄层扫描。(3)MPR能较真实地测定病灶大小,有助于鉴别病灶是片还是结节。(4)曲面重建可显示支气管动脉供血情况。结论MPR多方位观察能充分显示病变的特征性征象,克服了横断图像观察的局限性,为SPLC的影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多平面重建 周围型小肺癌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MPR平面建功能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鼻外伤病例采用螺旋CT进行鼻骨横断面扫描和平面重建(MPR)成像,评价有无骨折和对骨折分型。结果78例鼻外伤中,确诊鼻骨骨折63例,排除鼻骨骨折15例。63例骨折病例中,单纯性鼻骨骨折36例,骨折伴骨缝分离9例,鼻骨复合骨折18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MPR平面重建功能在鼻骨骨折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鼻骨骨折螺旋CTMPR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平面重建影像处理技术(MPR)在提高CT诊断符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358例患者,作为对象,受检部位,均接受螺旋扫描,根据轴位图像,予以诊断,随后,经由MPR处理,依据MPR图像,再诊断。结果71例颅脑外伤患者,初始横断位图像,9例骨折(12.6%),MPR处理显示,2例为多发性骨折,其余62例患者,遗漏骨折4例。89例颈部扫描患者,B超诊断,均为甲状腺占位,经MPR处理,明确肿大淋巴结的位置、数量及大小,可见成串肿大的淋巴结,准确分析肿大淋巴结的分布状况。96例胸部扫描患者,轴位图像,肺内肿块5例,经MPR处理,诊断为叶间胸膜病变。102例腹部扫描患者,肝内外胆管扩张病例17例,经MPR处理,发现3例胆总管可见占位性肿块,11例结石,轴位扫描肾脏,1例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平面重建影像处理技术,图像具有各向同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CT诊断效率,减少误诊及漏诊现象,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影像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骨折在螺旋CT平面(MPR)和三维重建(3D)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肘关节损伤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平面和三维重建。结果32例中检出30例55处骨折7例关节脱位。轴位平扫CT(2D)发现45处骨折,MPR显示骨折52处,3D发现骨折49处。结论螺旋CT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多方位、直观地显示肘关节骨折形态,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在肘关节的骨折与脱位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肘关节 MPR 3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平面及曲面重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64层螺旋CT平面及曲面重建对其进行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2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20例具有典型性急性阑尾炎表现,阑尾成像成功率为90.91%(20/22)。结论64层螺旋CT平面及曲面重建技术能有效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减少外科剖腹探查的阴性率及手术延误所致的阑尾穿孔及其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多平面 曲面重建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螺旋CT重建技术在当前的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期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急腹症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同时患者采用螺旋CT重建影像学诊断,并且分析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结果、腹部平等,针对当其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学诊断当中的意义和价值。结果经过临床的分析和总结发现,100名患者当中确诊的共计为22名阑尾炎患者、22名泌尿系结石患者,14名胰腺炎患者,以及42名其他疾病患者。CT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超过97%。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只有2名患者出现了误诊现象。结论在当前阶段的急腹症患者分析过程中可采用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影像学诊断和分析,具有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 急腹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62例,全部进行x螺旋CT扫描及平面重建和VR重组。结果62例中病变发生于腰椎30例,胸椎16例,胸腰段15例,腰骶椎1例。共累及138椎体、42个椎间盘,其中2个椎体受累46例,3个椎体受累10例。结论CT扫描结合其3D后处理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死骨、钙化、脓肿以及椎间盘的改变,对病变范围、椎管狭窄程度及脊髓压迫情况具有优越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脊柱结核 CT检查技术 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T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10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行CT多层螺旋胸部检查的患者中筛选而出,均进行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后,进行薄层重建,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肺部磨玻璃影响给予鉴别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将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观察两组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边界清楚及空泡征等征象进行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圆或椭圆、不规则形、多结节融合状及斑片状方面进行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CT多层平面重建 肺部磨玻璃小结节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诊断中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骨伤患者379例,行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和X线检查。结果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的患者检出率、骨折部位检出率、膈上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膈下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胸肋关节处骨折诊断准确率、其他细微骨折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在骨伤诊断中,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且准确度高。

  • 标签: 骨伤 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盆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骨盆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合理剂量选择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20例需行骨盆CT检查患者,在常规剂量(200mA)螺旋CT扫描后,其它参数不变,仅改变管电流(100mA50mA和30mA)进行螺旋CT扫描,根据不同mA值共分成4组,分析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图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①低剂量(100mA50mA和30mA)的CTDIvol值为常规剂量(200mA)的50%、25%和15%。②图像质量评价结果100mA与50mA的可诊断图像进行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满足诊断要求;30mA可诊断图像t检验,P<0.01,提示图像质量差,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合理选择低剂量骨盆螺旋CT扫描技术,有利于降低患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也能取得与常规CT扫描相同的图像质量,同时减少性腺辐射剂量,延长昂贵球管寿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 图像质量 骨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细微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准确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2年05月~2012年10月来就诊的外伤患者50例,常规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应用16排的螺旋CT进行扫描后经过薄层重建平面重组(MPR)以及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显示为细微骨折。结果45例患者经过MPR及SSD成像后均能清晰显示骨折图像,5例患者一周后复查显示细微骨折。结论根据螺旋CT重建后可对四肢细微骨折作出明确得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骨折在外伤中非常多见,通常明显的骨折经X线平片检查后结合临床的表现很容易诊断,但是一部分部位的微小骨折、特别是四肢大关节的细微骨折普通X线检查很难发现。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螺旋CT以及一些先进的影像学后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非常清晰地显示细微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可以使骨折得到及时的诊段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这样也能够减少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为探讨和分析螺旋CT用于细微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为准确的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螺旋CT重建 细微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结肠憩室与其并发症的特点及CT诊断要点,避免漏诊、误诊,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我院2016年期间,CT图像明确显示结肠憩室的37份图像及资料,分析结肠憩室的形成因素、发病特点及部位,统计CT诊断情况。结果结肠憩室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在我国的发病部位多为右半结肠,并发症发生后有相应的临床表现。37份病例中,漏诊无症状病例13例,漏诊憩室炎7例,漏诊穿孔1例,误诊4例。结论加深对结肠憩室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提高CT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结肠憩室 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83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12日—2018年7月30日,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超声检查(对照组)、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观察组)。观察两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分析CT征象。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分别为95.18%、95.16%,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CT征象可见阑尾增粗、增大,直径平均(11.70±0.33)cm,阑尾壁增厚,腔内可见积液、结石等,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存在炎性包块、脓肿,回盲部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出现3例阑尾穿孔,回盲部存在游离气体影。结论急性阑尾炎采取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检出疾病。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骨外伤患者,共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平均33.6岁。肋骨8例,肩关节3例,骨盆2例,踝关节2例,肘关节1例。采用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MIP、SSD对所有患者临床可疑骨折部位进行重建,获取直观、清晰的重建图像。结果8例X线平片肋骨可疑骨折经CT重建后,肯定了原来X线平片“可疑骨折”的有6例;否定了原来X线平片“可疑骨折”的有2例。3例肩关节经过重建后均发现了X线平片未显示的多处骨折及骨折线是否累及关节面的情况。骨盆2例较好地显示了髋臼骨折后的关节面情况。踝关节2例显示了X线平片未能显示的腓骨远端的细小骨折情况。1例肘关节显示了尺骨鹰嘴撕脱骨片的游走情况。结论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重建 骨关节骨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技术在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把扫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传送到AW工作站进行3D、MIP、MPR和VR。结果多层螺旋CT重建成像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为脊柱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是检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MSCT 脊柱骨折 3D MIP MPR V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在关节创伤中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关节创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和CT检查,采用不同方法对骨骼和软组织进行重建。观察诊断结果和准确率,比较三种重建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48例患者肩关节损伤9例(18.8%)、肘关节损伤5例(10.4%)、膝关节损伤13例(27.1%)、踝关节损伤6例(12.5)、骨盆损伤15例(31.3%)。患者采用CT诊断的诊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D重建诊出率为95.8%,MPR重建诊出率为100.0%;VR重建诊出率为97.6%,组间比较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关节创伤患者而言,CT诊断准确率较高,采用重建技术能够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且不同的重建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点,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关节创伤 螺旋CT 重建技术 诊断结果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