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普济消毒饮治疗)和对照组19例(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16/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菌药物联用重要普济消毒饮用于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能够大大提高抗菌效果,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口腔颌面部蜂窝组织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Ⅲ期、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视网膜动脉、静脉及黄斑环结构的改变,探讨其对于理解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80例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等临床资料,观察分析黄斑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破坏程度。按DR严重程度及是否伴随高血压进行分组,利用海德堡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测量软件对视网膜血管和黄斑环直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对于DR黄斑环结构研究发现,黄斑环结构破坏主要表现为黄斑环直径缩小、黄斑环直径扩大、黄斑环结构完全破坏。环直径为0.43±0.048mm,视网膜颞上A/V为0.59±0.12,颞下A/V为0.61±0.11。在非高血压患者中,DR分期与黄斑环直径相关,与AV比无关;此外,DRⅢ期、Ⅳ期间黄斑厚度存在差异。破坏因素包括直径改变,毛细血管网内出现微血管球瘤,部分出现侧支循环建立,环外毛细血管栓塞,大片无灌注区及出血斑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环结构破坏具有多种形态,相关因素与血糖水平和病程相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黄斑拱环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过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发生中央高时前房结构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内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100名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前记录前房角色素分级并通过房角镜检查房角,并测量前房容积以及前房角的宽度,分别以ACV和ACA表示。手术治疗完成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继续测量ACV、ACA以及中央高,同时对前房角色素分级进行记录,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ACV、ACA以及中央高的关系。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高为(512.23±115.43)μm、(506.86±112.21)μm、(502.21±105.12)μm;ACA减少量为(13.86±2.21)°、(13.35±2.06)°、(13.04±2.11);ACV为(94.21±13.43)mm3、(94.03±13.04)mm3、(93.95±12.32)mm3。无房角色素分级为Ⅱ级以上患者,中央高程度越高ACV、ACA减少量越大,呈正相关性。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表现出前房容积降低,中央高对前房结构关系密切,与ACV、ACA减少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中央拱高 前房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根尖周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31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31例53颗患牙,25例42颗患牙治愈成功,4例8颗患牙好转,2例3颗患牙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33%。结论加强对患者炎症的控制,尽早治疗,防止病变发生。

  • 标签: 急性根尖周炎 浆液期 化脓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方法适用性试验,加强对方法适用性试验的重视。方法分别从检验方法的选择、确认以及中药制剂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必不可少。结论相关部门应重视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质量控制。

  • 标签: 计数方法 微生物检查 方法适用性
  • 简介:摘要探讨针灸治疗中暑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中暑患者的针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暑患者经本院的针灸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康复出院。结论本院对中暑患者采取的针灸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中暑 针灸治疗 中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日益增多,所以如何降低药物毒性的方法极其重要,文章主要对如何降低中药毒性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如何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毒性 中药炮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进洗胃方法对急诊洗胃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0例用改进后的方法洗胃,对照组30例用传统方法洗胃。结果改进后的治疗组解决了洗胃过程中常遇到的以下3个问题1快速成功插管的问题2洗胃彻底性问题3洗胃对胃粘膜损害加重农药和药物吸收的问题。结论改进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能减少洗胃时间和毒素的吸收,减少胃粘膜损害,增加治疗效果。

  • 标签: 洗胃 改进洗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妊娠终止且保留了子宫。结论有剖宫产史的妊娠病例,应超声检查定位孕囊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高,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几种疗法均避免了大出血,且保留了子宫。

  • 标签: 剖宫产术史 异位妊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与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论改进后的静脉穿刺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

  • 标签: 静脉穿刺 方法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在慢性胃炎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治疗14天,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c2=6.719,P<0.05),且对照组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社区推广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左氧氟沙星 奥硝唑 慢性胃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肋骨骨折患者,对其进行对症治疗。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后,4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肋骨骨折无论单处或多处均应充分止痛,同时注意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 标签: 肋骨骨折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脓胸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其中男7例,女5例,患者主诉有呼吸急促现象。结果患者经抗感染、局部注入抗菌素、对症、支持治疗治愈等方法治疗后,脓腔消失,胸片示肺膨胀良好。结论需提高患者意识,及时就医,避免误诊延误最佳时间,对患者进行相应指导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脓胸 护理
  • 简介:摘要对Tfcc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分别叙述了保守治疗和非保守治疗方式,包括腕关节镜、针灸、推拿按摩、中药外敷等治疗方法在Tfcc损伤中用。

  • 标签: Tfcc 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口腔病房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8例口腔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口腔病房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的口腔感染率和口臭率明显减低,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临床口腔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