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结核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诊断1例及手术病理证实2例脾脏结核CT表现。结果脾脏多发斑片状、结节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楚,增强部分边缘轻度强化或强化不明显3例;多发斑点状钙化1例;脾内脓肿、脾包膜下脓肿2例;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环形强化3例,肝门区、脾门区、肠系膜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钙化1例;肝右叶结节病灶、肝包膜下脓肿、右肺上叶肺结核1例。结论脾脏结核CT表现为脾脏多发性斑片状、结节状低密度灶、多发脓肿及斑点状钙化、病灶无强化或边缘轻度强化,CT对脾脏结核有较明确诊断价值。

  • 标签: 脾脏结核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前中医、西医对脾脏有较大争论。笔者从解剖外形、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加以阐述,认为中、西医脾脏从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希望能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找到理论结合的基础作出贡献。

  • 标签: 脾脏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脏创伤的CT诊断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脾脏创伤CT检查影像表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脾脏外伤的敏感性接近95%,正确率可达91%。结论CT能准确地显示脾脏的创伤,因而CT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脾脏创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脾脏淋巴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相关临床资料证实的10例脾脏淋巴瘤的CT表现,原发性脾脏淋巴瘤1例,继发性脾脏淋巴瘤9例。结果1例原发性脾脏淋巴瘤,CT平扫表现为脾脏内单发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9例继发性脾脏淋巴瘤,1例为单发肿块,7例为脾脏内多发结节或肿块,所有病例平扫为稍低密度,增强后7例无明显强化,2例实质期出现轻微环状强化,1例脾脏弥漫性肿大。结论多数脾脏淋巴瘤表现为脾脏弥漫性浸润,CT不能发现,少部分病例表现为脾脏结节或肿块,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CT表现可以提示诊断,结合病史可以明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外伤致脾脏延迟性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胸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受伤的原因及诊疗经过,根据患者详细的体检报告和辅助检查,对患者作出治疗方案。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患者痊愈出院,住院时间约为1.5周—2周。结论胸腹器官较多,一但发生胸腹部外伤应详细的进行各种检查,以及早确诊所损伤的器官,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并对患者做好观察和随访工作。

  • 标签: 延迟性脾破裂 胸腹联合伤 休克 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讨孕早期(孕11-13+6周,CRL45-84mm)正常胎儿IT厚度的超声测量值及其随着孕周(顶臀径)增加的变化规律,孕早期检查胎儿IT厚度在早期筛查开放性脊柱裂和胎儿染色体异常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孕11-13+6周时孕妇常规接受超声检查来筛查染色体异常,通过胎儿的正中矢状切面来测量颈部透明层厚度和显示鼻骨,同时超声检查在该切面中的胎儿第四脑室前后径表现为可清晰显示的无回声区,即为颅内透明层,介于脑干和第四脑室脉络丛之间。将筛选出的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胎儿第四脑室的前后径(即IT厚度)测量值及其顶臀径测量值作为研究数据,经统计分析后研究其随着孕周增加的变化规律,所有数据图像均电子存档。结果孕11-13+6周时,超声检查正常胎儿的正中矢状切面上第四脑室均可正常显示,并且其平均前后径随着顶臀径的增加而从顶臀径45mm时1.0mm增加到顶臀径84mm时2.0mm,胎儿IT测量值随孕周增长而呈线性增加(r=0.736,P<0.01)。讨论孕早期(孕11-13+6周,CRL45-84mm)通过超声检查胎儿正中矢状切面不仅可以测量出颈项透明层厚度来早期筛查胎儿异常,还可以清晰显示鼻骨,腭,下颌骨,丘脑,中脑,脑干,延髓,第四脑室,而且可以测量出胎儿IT厚度及顶臀径。IT变小或消失不仅是孕早期筛查染色体缺陷的观察指标,更是孕早期开放性脊柱裂有价值的观察指标。

  • 标签: 超声检查 颅内透明层 孕早期筛查 胎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作者通过对1167例(男620例,女547例)巴马瑶族青少年的4项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及腓肠肌位皮褶)进行研究,探讨瑶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规律。方法邵象清人体测量方法。结果(1)四肢皮下脂肪厚于躯干;(2)男性在12岁之后呈下降趋势,在15岁以后又呈上升趋势,女性在7~9岁间呈现波动,9~16岁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厚。结论巴马瑶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有其自身特点,因皮褶厚度存在地域性、民族性等差异。

  • 标签: 巴马瑶族 皮褶厚度 青少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culyzer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这两种仪器测量最薄角膜厚度的差异,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40只眼)角膜正常者最薄角膜厚度使用OculyzerⅡ及A超进行分别测量,以对比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结果使用OculyzerⅡ和A超对40只正常角膜测量后发现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OculyzerⅡ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获得的最薄点角膜厚度与A型超声测厚仪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相互替代。

  • 标签: 最薄点角膜厚度 OculyzerⅡ A型超声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11~13+6周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在早期检测胎儿异常的价值。方法以超声对1023例孕11~13+6周胎儿颈项透明层厚进行评估测量,并将其测量结果同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检查检出23例胎儿NT≥3.0mm。其中,6例胎儿在孕11~13+6周检查显示其NT≥3.0mm,但在随访过程中恢复正常,且分娩结局显示为胎儿正常。1000例NT正常胎儿中有5例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13例胎儿NT≥3.0mm中均存在预后不良。对其中9例胎儿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6例存在染色体异常,确诊后以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而3例检查发现染色体正常但在孕中期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早期以超声检查NT对于检出胎儿异常有重要意义,对评价胎儿预后有重要帮助。

  • 标签: 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超声检查 胎儿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用于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0例有一次及以上剖宫产史的妊娠晚期孕妇(有剖宫产史组),另选取无剖宫产史的妊娠晚期孕妇40例(无剖宫产史组),两组孕妇均接受产前B超子宫下段厚度检测,并于剖宫产术中接受子宫下段厚度测量,对比分析各组术前B超检测与术中实际测量的子宫下段厚度结果,及两组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无剖宫产史组产前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4.81±0.78)mm,术中测量厚度(4.51±0.71)mm,P>0.05,两次测量厚度无明显差异;有剖宫产史组产前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4.42±0.98)mm,术中测量厚度(4.31±1.02)mm,P>0.05,两次测量厚度无明显差异。无剖宫产史组平均子宫下段厚度均大于有剖宫产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基本与实际厚度相同,且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普遍薄于无手术史的孕妇。

  • 标签: B超 妊娠晚期 子宫下段厚度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1)分析两组的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血尿酸(UA)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2)分析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1)经比较,研究组的WHR、BMI、UA、CIM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UA与CIMT呈正相关(r=0.407),高尿酸患者的CIMT增加,即高尿酸血症是CIMT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密切相关,高尿酸可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从而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脑梗死患者48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阿洛卡超声Prosoundα7检查所有参与人员的颈动脉,探讨IMT值、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实验组颈动脉IMT值大于对照组,CCAD值(颈动脉管腔直径)小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85.4%)高于对照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可以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预测。

  • 标签: 超声检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与胆囊收缩功能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胆囊息肉13人(A组),胆囊结石30人(B组),B超测量其厚度及胆囊收缩率。结果结石患者胆囊收缩率与胆囊壁厚度呈显著负相关,y=101.929-170.268x,r=-0.716,P=0.000.结论胆囊壁厚度可以反映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越厚,胆囊收缩功能就越差。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囊壁厚度 胆囊收缩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植入眼内接触镜(ICL)植入术前后黄斑厚度、容积测量中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应用价值,探讨高度近视手术运用ICL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内在我院进行ICL植入术治疗的60例高度近视患者,通过对行(ICL)植入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相关探究。通过OCT对ICL植入术前、植入后1d、1星期、1个月黄斑厚度、容积进行相关测量,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厚度、容积通过快速地形图扫描模式进行测量。结果ICL植入术前、植入后1d、1星期、1个月黄斑厚度、容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手术运用ICL治疗时,植入ICL对黄斑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容积与厚度不造成显著变化,即ICL植入术对黄斑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组织结构不造成明显变化,ICL植入术早期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 标签: OCT ICL植入术 黄斑厚度 容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如何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从而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测定本院100例疑似患异位妊娠的患者的血清β-HCG、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孕酮与正常妊娠组、异常宫内妊娠组的3项数据作对比。结果正常宫内妊娠组以及异常宫内妊娠组的β-HCG、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孕酮的数值均大于异位妊娠组,且其(P<0.01),联合应用以上三项指标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至93.68%。结论孕酮值与血清β-HCG能够确定妊娠,但是二者难以将异位妊娠同还未能形成宫内孕囊的早期宫内的妊娠以及流产分别开来,而在加上子宫内膜的厚度就能明显的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的准确性,三者将会成为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指标,并具有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 标签: &beta -HCG 孕酮 子宫内膜厚度 早期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瓷层厚度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应用CIE1976L*a*b﹡标准色度系统比较不同厚度的核瓷瓷片对氧化锆全瓷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根据不同瓷片厚度(0.6、0.8、1.0、1.2、1.4mm)将实验组分为5组,以使用VitadurAlpha瓷粉制作的无基底的全层瓷片为对照组。结果随着瓷片厚度的增加,氧化锆全瓷修复体颜色的L*值逐渐减小,而a*值、b﹡值逐渐增大,各个组间的数值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作为基底与VitadurAlpha瓷粉联合制作修复体时,在磁层厚度为1.4mm时,可获得满意的再现选定颜色的效果。

  • 标签: 瓷层厚度 氧化锆全瓷修复体 颜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1日-2011年7月31日期间予我院检查的11~13+6孕周单胎妊娠孕妇经腹部超声测量胎儿头臀径(crown-rumplength,简称CRL)长度,推算超声孕周后在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连续3次测量NT,记录NT最大值并跟踪随访妊娠及生育全程.旨在探讨超声测定颈项透明层对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结果3377例孕妇中发现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者36例.NT值>2.5mm.26例胎儿有先天性异常,其中无脑儿1例,颈部淋巴水瘤9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消化系统畸形1例,胸膜腔积液2例,内脏外翻3例,脉络丛囊肿3例,全身皮肤水肿2例,26例中合并死胎3例。结论超声测量NT的最佳时间应该是在11~13+6孕周,CRL值在45mm~84mm之间。NT增厚可作为早期筛查胎儿畸形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无创伤,适于各年龄的孕妇,在胎儿产前畸形筛查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头臀径 产前筛查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