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钾离子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及代谢均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滴注钾盐时尚有一些特殊要求。

  • 标签: 钾代谢 肾上腺 病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预注罗库溴用于缩短顺式阿曲库插管时间的可行性,得出结论0.09mg/kg(30%ED95)罗库溴可有效缩短顺式阿曲库插管时间。

  • 标签: 罗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气管内插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顺苯磺酸阿曲库和维库溴在腹部手术全麻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收治88例腹部手术行全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时所采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维库溴麻醉,研究组48例行顺苯磺酸阿曲库麻醉,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麻醉后,两组流动学指标均较麻醉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顺苯磺酸阿曲库在腹部手术全麻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维库溴铵 腹部手术 全麻 效果
  • 简介:摘要外源性ATP在与镁离子(Mg2+)合用时比单纯应用ATP有效。Mg2+与ATP合用,能防止外源性ATP和血浆二价阳离子形成络合物,延缓其在体内快速脱氨基和去磷酸化作用,增加细胞膜对其的通透作用。磷酸腺苷氯化镁能维持细胞膜内外环境较高浓度的ATP,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对三磷酸腺苷氯化镁的临床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 标签: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 临床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顺式阿曲库和罗库溴在单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基础上,观察组复合顺式阿曲库,对照组复合罗库溴,观察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麻醉至手术结束用时、术毕至患者离开手术室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中,复合顺式阿曲库肌松药,有助于减少肌松效应时效,以利于缩短手术时间,从而有助于保障麻醉镇静的安全性。

  • 标签: 顺式阿曲库铵 罗库溴铵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重度低钾血症治疗中,高浓度氯化钾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接诊的40例重度低血钾症患者,通过静脉输注为其提供高浓度氯化钾干预方案,观察患者治疗时间、液体输入量、氯化钾输入量、血钾浓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血钾浓度恢复3.0mmol/L的平均时间为(6.23±0.54)h,液体的输入量为(2265.12±534.63)ml,氯化钾的输入量为(6.42±1.42)g;治疗前血钾浓度为(1.91±0.26)mmol/L,治疗6h血钾浓度为(2.97±0.66)mmol/L,治疗12h血钾浓度为(3.51±0.55)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结论通过静脉滴注高浓度氯化钾治疗老年重度低钾血症,可有效促使患者血钾浓度的增长。

  • 标签: 重度低钾血症 高浓度氯化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休克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急性颅脑出血并发休克患者资料78例,按照接受的治疗手段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用静脉注射7.5%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20%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P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CCP、MAP、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试验组CPP、MAP、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对颅脑出血引起的休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渗氯化钠溶液 休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酸二在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对甘草酸二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论述。结果与讨论总结了甘草酸二在治疗肝病毒用途及其主要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病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罗库溴的小儿临床药效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2012年儿科所接收治疗的81例幼儿手术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患儿27例。麻醉入睡后对各组患者静脉注射罗库溴,I组0.6mg/kg,Ⅱ组0.9mg/kg,Ⅲ组1.2mg/kg,肌松监测待T1消失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电图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患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变化、肺泡的最低有效浓度;记录插管后、注射肌松药前与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变化;并记录每次刺激后T1值、产生效果时间。结果3组小儿患者气管插管10分钟之内,效果较好。产生效果时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Ⅲ组的肌松维持时间比Ⅱ、Ⅰ组明显延长(P<0.05),对应的各项恢复指标也明显延长。结论小儿患者提供较为良好的插管条件需要2~4倍左右的ED95剂量的罗库溴,在该基础下的术中肌松表现良好,治疗效果不错。

  • 标签: 罗库溴铵 不同剂量 小儿肌松药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普罗碘注射液在前房积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至2014.12外伤性前房积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其中随机抽取25例病例采取隔日行球结膜下注射0.2g普罗碘。结果采取球结膜下注射普罗碘的病例积血吸收较对照组快。结论普罗碘能促进前房积血的吸收,疗效是肯定的,值得推广。

  • 标签: 前房出血 普罗碘铵 球结膜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蒲公英联合蜂蜜湿敷预防氯化钾静脉输液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的患者50例。结果取得显著效果4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蒲公英加蜂蜜湿敷预防氯化钾输液疼痛的疗效明显。

  • 标签: 氯化钾 疼痛 蒲公英 蜂蜜 湿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用量、配制时间、氮气加入速度和灭菌后出柜温度等因素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质量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生产工艺。方法本实验对EDTA-2Na用量、加热时间、氮气加入速度和灭菌后出柜温度进行考察,检查有关物质变化情况。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得出生产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EDTA-2Na用量为0.03%,氮气的加入速度0.1Pa,配制温度为60℃,灭菌后出柜温度为60℃。结论优化后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可行,质量可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 注射液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深静脉泵入高浓度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做好护理。方法对我院100例低钾血症患者分组给予微泵深静脉补钾和传统静脉滴注补钾,区别补钾后6h、12h、24h血清钾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的依从性是否有显著性。结果采用微泵深静脉推注补钾后短期内血清钾水平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依从性差别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泵静脉推注补钾见效快、并发症少,明显优于静脉滴注补钾。

  • 标签: 微泵 高浓度氯化钾 低钾血症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治疗急性重度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重度哮喘发作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及随访1年观察其哮喘发作间隔时间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率为69.6%(39/56),改善率为23.2%(13/56),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显效率为48.2%(27/56),改善率为32.1%(18/56),总有效率为80.4%,两组疗效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哮喘发作间隔时间为69±3.2天,对照组哮喘发作间隔时间为46±2.9天,两组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治疗急性重度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确切,且能显著的延长患者哮喘发作的间隔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噻托溴铵 急性重度哮喘发作
  • 简介:摘要纳米纤维素(NCC)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因其表面羟基较多,水溶性较差,在生物医药应用方面受到局限。将NCC表面的羟基进行衍生化,首先将NCC碱化,然后用醚化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醚化生成季化NCC;并对其作为缓释载体进行了考察,将其与镇痛模型药物在适量的条件下孵育形成纳米粒子,对该纳米粒子进行体外释放及动物体内的镇痛活性实验。衍生的季化NCC由于表面的羟基减少,氢键作用减弱,水溶性增加;其形成的纳米粒子可在体外缓慢释放,释放率为80%左右;在动物体内具有镇痛活性,持续时间比模型药物长1h。本实验说明季化NCC不仅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将其作为药物载体拥有良好的缓释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酸氢在实验室环境中对鱼的毒性大小。方法在实验室中各个塑料桶装20L水,分别配置碳酸氢5000mg、3000mg、1000mg、500mg、100mg、50mg、10mg、5mg、1mg、0.5mg/l,0mg/l为空白对照;氯硝柳胺50mg、10mg、5mg、3mg、1mg、0.5mg/l作为对比组。各组分别投放鲤鱼、鲫鱼、草鱼、花鲢鱼苗10条后连续观察96h。结果碳酸氢5000mg、3000mg、1000mg/l,4种鱼苗4h内全死亡,500mg/l,8h内4种鱼苗全部死亡,100mg/l,48h4种鱼苗全部死亡,50mg/l及以下浓度和空白对照,96h后4种鱼苗存活92.5%-97.5%;氯硝柳胺0.5mg/l及以上浓度96h4种鱼苗全部死亡。结论碳酸氢对鱼的毒性比氯硝柳胺小,50mg/l及以下浓度对4种鱼苗比较安全。

  • 标签: 碳酸氢铵 氯硝柳胺 毒鱼 存活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47例氯化氢刺激性气体中毒患者的急救,探讨群体性气体中毒的抢救流程。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7日收治的47例氯化氢气体中毒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救治47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建立规范、完善的组织措施,充分发挥层级护士作用是抢救群体性气体中毒的有力保障。妥善现场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及心理疏导是抢救混合性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氯化氢气体 中毒 急救 护理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多种方案已被提出用于减少罗库溴注射后的疼痛不适感。这些研究表明,药物的预处理,例如芬太尼和利多卡因都是有效的。在一个前瞻性随机化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使用空气加热装置在注射部位局部加温的预处理能否有效减轻罗库溴引起的疼痛。方法接受脊柱手术的90位患者被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和T组(治疗组)。T组病人在静脉通路部位注射1毫升(10毫克)罗库溴前先将该部位加温至40℃持续1分钟。C组注射前注射部位不加温。病人随后被评估是否有任何不适,并以5分制量化不适程度。结果罗库溴注射痛在C组患者中占88.9%而在T组只占66.7%(P<0.05)。严重疼痛T组明显少于C组(35.6%VS8.9%)。结论罗库溴给药前血管通路加温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注射相关疼痛。

  • 标签: 局部加温 罗库溴铵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