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椎体成形与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来我院进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90例,其中接受椎体成形治疗的48例,接受后凸成形治疗的42例。在术后,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对疼痛镇痛药的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在随访中(随访时间为9个月)椎体成形组的视觉类比评分术前的7.4到术后的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2.2到术后0.6,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2.9到术后1.7。后凸成形组的视觉类评分由术前8.1到术后2.5,镇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2.3到术后0.7,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2.5到术后1.3。因此,椎体成形组和后凸成形组都能对患者椎前中柱高度进行恢复,后凸成形组效果更加明显且无一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减少对镇痛药的依赖,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椎体成形相比,后凸成形对骨质疏松性的治疗更能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更好地恢复患者的伤椎高度。

  • 标签: 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08年6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Neer分度Ⅰ度3例,Ⅱ度7例,Ⅲ度2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10例行MRI检查。12例均行前肩峰成形,均无需缝合肩袖。结果随访时间7~33个月,平均11个月,本组12例中治愈4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11/12)。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其创伤小,同时可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肩关节 肩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全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骨科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全置换治疗)和对照组(25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肢体缩短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肢体缩短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研究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稳定内固定,降低并发症率,建议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优先选择使用。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分析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生明显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手术效果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HSS评分 ROM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严重关节炎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对133例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并用HS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在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在疼痛方面改善尤为明显,优良率92.47%。结论全膝关节置换作为一种成熟的矫形外科手术已为广大骨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对严重关节炎疗效满意。

  • 标签: 膝关节关节置换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陶瓷头对陶瓷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臼髋关节置换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56例,分别按照髋关节置换方式不同分成陶瓷-陶瓷组76例,陶瓷-聚乙烯组8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Harri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12~58个月,随访平均时间(26.35±579)个月;两组患者无1例出现任何感染、脱位、神经损伤以及骨折等不良并发症;陶瓷-陶瓷组患者Harris术前、末次随访评分分别为(41.28±3.50)分、(90.86±3.67)分,陶瓷-聚乙烯组患者Harris评分术前、末次随访分别为(41.35±3.58)分、(88.89±3.36)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无法获得统计意义,P<0.05。结论陶瓷头对陶瓷臼和陶瓷头对聚乙烯臼髋关节置换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而且差异不明显,但远期预后需进一步研究、随访。

  • 标签: 陶瓷头对陶瓷髋臼 陶瓷头对聚乙烯髋臼 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的围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38例尿道下裂患儿采用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术前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及阴茎包皮污垢,训练患儿床上排便。术前晚用温盐水排便灌肠,晨清洁灌肠。术后进行引流管护理、伤口护理、预防阴茎勃起、会阴部护理、排尿体位训练、观察尿流变化等。结果2例随访3~18月,阴茎外观良好,接近正常,尿道开口于阴茎头顶端,阴茎勃起能完全伸直,无尿道憩室及尿道狭窄,无阴茎皮肤坏死。术后并发尿瘘12例(5%)。结论此方法是保留尿道板尿道成形的较好护理方法。

  • 标签: 尿道成形术 尿道下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技术要点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方法2008年2月~2011年10月,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对40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切口长度平均8cm(7~10cm),手术时间平均90min(60~120min),出血量平均约300ml(250~600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d负重行走,Harris评分平均92分,优良率95.3%。结论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可选择治疗部分臼发育不良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患者认同感强等优点。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髋臼发育不良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临床上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外翻畸形的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骨关节外翻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常规截骨方法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6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在随访两组患者33个月后,对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的活动度数以及关节的功能评分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两组患者33个月后发现,实验组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4,功能评分平均为86.3分,KSS评分平均为81.7分;对照组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22.3,功能评分平均为80.3分,KSS评分平均为73.7分;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的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外翻畸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外翻畸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以我院对全置换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为例,研究患者康复情况和产生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全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8例患者对比观察,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的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康复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数据,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86%,而对照组仅为78.57%。结论对骨科全置换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对患者的锻炼和康复有巨大帮助,能够保证术后患者的正常生活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1。

  • 标签: 骨科置换术 全面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的护理配合进行探讨。方法76例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术前护理、中配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协调的术前护理、中配合提高了膝关节镜手术的手术质量。结论膝关节镜手术的协调配合能提高手术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膝关节镜 手术配合 半月板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经皮肺动脉瓣成形(PBPV)中异常心电图及配合临床预警恶性心律失常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行PBPV的患儿行心电图监测,观察中心电图变化。结果95%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不需特殊处理;另见4.76%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常提示临床危重变化,持续30"以上需处理;其他ST段抬高、Q-T间期延长提示心肌缺血,易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需警示。结论为降低PBPV手术风险,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中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PBPV 心电图监测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腭咽成形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对32例腭咽成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病情观察、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要熟悉腭咽成形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及切口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的发生等各种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术后疗效。

  • 标签: 腭咽成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小儿舌系成形的护理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患有小儿舌系带短的患儿58例,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全程高级护理,对照组只采用普通护理。结果大部分患者对于两种护理方案都满意,但是相比而下,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27.59%,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自己的基本技能,由于手术对像比较特殊,需要护理人员积极配合。

  • 标签: 小儿舌系成形术 护理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探讨经皮椎体穿刺成形患者的护理。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入院至手术,直至出院及院外随访整个过程进行评估、观察、比较,采取可行有效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椎体穿刺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配合。方法做好术前的相关准备,熟悉手术进程,与医生密切配合,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中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术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即刻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能迅速缓解疼痛,创伤小,恢复快,熟练精细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的保证。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过程,配合医生顺利施行手术。结果本组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患者术后24小时VAS评价疼痛立即不同程度缓解,术前VAS疼痛评分为(8.8±1.5)分,术后24~48小时为(1.8±1.2)分。术前术后VAS分值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稳定性,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熟练而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4年3月110例患者均行经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估。结果110例患者经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中,有1例鼻中隔穿孔,2例出现鼻中隔血肿,治疗后恢复,107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经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精准度高,创伤小,中及术后痛苦小、手术彻底。手术中充分考虑结构、功能与临床症状三者之间关系纠正鼻腔的病理性改变,体现个性化手术,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成形术 个性化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