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验证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复方香菊冲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即确认复方香菊冲剂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以保证检验结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验方法的专属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TP荧光应用于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评价的效果,探讨ATP荧光检测在医疗卫生监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ATP荧光检测我院42例医务人员洗手前后的RLU(P50)值,并统计和比较观察不同性别医务人员的手部清洁卫生合格率。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76.2%,且女性受检工作人员在洗手后的手部卫生合格率明显高于男性受检者(P<0.05)。结论采用ATP荧光检测和评价手部卫生情况方便、快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及时反映医疗卫生状况和及时发现卫生隐患,在医疗环境监测评价中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ATP荧光 手部卫生 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在细菌耐药表型检测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培养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各500株为检测对象,分别使用微生物分析仪和常规纸片扩散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确证试验、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试验。比较两种方法在上述试验中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微生物分析仪的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确证试验、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试验检测阳性率略高于常规纸片扩散,但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均能准确有效地对细菌耐药表型进行检测,但微生物分析仪检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检测结果。

  • 标签: 微生物分析仪法 常规纸片扩散法 耐药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快速检验分析食物中毒和致微生物的有效性。方法总结了几种检验食物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验方式,并对介绍的方法进行逐一分析。结果我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快速检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出食物中的致病微生物。结论虽然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还应不断努力,研究出更为简便的检验方式。

  • 标签: 快速检验法 食物中毒 致病微生物 进展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骨伤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骨伤洗剂的用药途径和制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规定对其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及控制菌的检查。结果确定采用稀释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的检查。结论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合理可行。

  • 标签: 骨伤洗剂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适用性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2例。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10例,其中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6例,经肘窝入路4例。术后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前臂中立位,7~10d后开始被动功能锻炼,4周拆除石膏托行主动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40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采用手术治疗优5例、良2例、可2例、差1例,采用保守治疗差2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应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肘关节 脱位 恐怖三联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在细菌耐药表型检测中的调查结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8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运用微生物分析仪与常规纸片扩散进行检测,常规纸片扩散所获数据为对照组,微生物分析仪所获数据为观察组。结果两种方法的细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临界范围阳性菌株检测准确性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均较显著,而微生物分析仪检测临界范围阳性菌株更加灵敏,准确性及特异性亦高。

  • 标签: 微生物分析仪法 常规纸片扩散法 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 简介:摘要建立独一味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验证和试验。经方法学验证试验得出的检查方法可用于独一味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独一味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状况。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5例患者划分到研究组,并列举同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发光免疫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状况。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检测结果,从SCC-Ag、Pro-GRP、NSE、CEA等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肿瘤患者生物标志物检验上可考虑采用化学发光免疫进行测定,此测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临床医生在疾病诊断上提供一定合理、科学依据。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检验
  • 简介:摘要来访者,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主要症状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出现带有恐惧色彩的情感反应,表现为不敢正视他人的目光,日常打水打饭都因害怕他人关注自己的外表而有恐惧感,不敢外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帮助来访者克服心理和行为异常,使其症状逐步缓解,能在交谈中能与他人自然对视,外出不再产生恐惧情绪。

  • 标签: 社交恐怖 合理情绪疗法 系统脱敏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不同产地黄连饮片中生物碱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HPLC分别检测各区域黄连中生物碱情况。结果不同区域黄连中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巴马汀生物碱以及总含量具有一定差别,其中四川洪雅县的黄连生物碱含量较高,而云南德钦县较低。结论HPLC在不同区域黄连生物碱的检验中效果显著,操作较为方便,具有一定重复性,鉴定结果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生物碱 黄连 高效液相色谱法 饮片
  •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要求,对复方薄荷脑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和方法验证,建立复方薄荷脑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研究验证。结果采用常规法做出各菌的回收比值均在0.5~2.0范围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生产良好可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生产良好可检出,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要求。结论经过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试验,复方薄荷脑软膏微生物限度(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可采用常规法检查。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检查 复方薄荷脑软膏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克霉唑乳膏的抑菌作用。方法使用常规法、稀释、薄膜过滤等微生物限度检查对克霉唑乳膏的抑菌作用进行验证,并适当加入5种阳性对照菌,观察其对不同药物的抑菌作用,以确定适宜的细菌检验方法。结果克霉唑乳膏对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霉菌、酵母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结论经过常规法、稀释、薄膜过滤等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验证,克霉唑乳膏整体上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 标签: 微生物限度检查 克霉唑乳膏 抑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前内侧手术治疗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07年5月-2011年4月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行内外侧结合入路手术,治疗组行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和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手术优良率在90%以上,与对照组相当(100%vs.90%,P>0.05),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20%vs.60%,P<0.05)。结论行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恐怖三联征,手术优良率高,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前内侧 优良率 恐怖三联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罗红霉素干混悬剂微生物限度检查与验证。方法薄膜过滤,用含5%乙醇的0.1%蛋白胨溶液500ml分5次冲洗滤膜。结果各控制菌回收率均在7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行。

  • 标签: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 微生物限度 薄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自2011年12月31起,随着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的公布施行,因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卫生部门要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所赋予的职责,承担责任,就必须积极调整工作重心,按照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深入开展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培养具备特定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复合性职业卫生监督员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将国家制定的卫生标准和规范融会贯通,付诸于《职业病防治》有关规定的执行之中,才能体现国家意志的强制性,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 标签: 职业病防治法 现代医学模式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阿司匹林肠溶片微生物限度检查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制剂通则1105、1106项下要求进行试验。结果需氧菌总数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加中和剂(调节pH后的120供试液,1ml/皿),霉菌和酵母菌检查采用常规法加中和剂(调节pH后的110供试液,1ml/皿),大肠埃希菌采用调节pH后的110供试液进行常规法检查。结论该方法不影响污染微生物的生长,适用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微生物限度 常规法 培养基稀释法 中和剂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阿奇霉素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制剂通则1105、1106项下要求进行试验。结果需氧菌总数检查采用薄膜过滤(1100供试液,冲洗量为700ml),霉菌和酵母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120供试液,1ml/皿),大肠埃希菌采用薄膜过滤(110供试液,分8膜,冲洗量为700ml)。结论该方法不影响污染微生物的生长,适用于阿奇霉素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阿奇霉素胶囊 微生物限度 培养基稀释法 薄膜过滤法 中和剂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标和ELISA检测HCV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输血前HCV抗体筛检的866例对象,所有待检血清均采用酶联ELISA和金标进行初筛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金标干扰因素多,假阳性率高;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干扰因素少。结论HCV初筛检测是保证结果准确的首要关键,应结合临床情况两种方法进行互补性应用。

  • 标签: 金标法 ELISA法 HCV 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650例体检和门诊病人分别进行ELISA法语GICA检测HBSAg。结果ELISA检测HBSAg后,阳性例数为69例,阳性率为10.63%,GICA检测HBSAg后,阳性例数为64例,阳性率为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灵敏度为95.5%、特异性为92.8%,GICA灵敏度为88.4%,特异性为91.6%,ELISA与GICA法相较,灵敏度较高,特异性无明显差异。结论ELISA与GICA检测HBSAg均有良好的效果,ELISA灵敏度较高适合常规检测,GICA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普查筛查。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