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使用NADH—TR染色探讨家兔屈伸趾肌群在龄过程中肌纤维型的改变。方法健康家兔24只,根据家兔年龄段划分为:幼年组(4周)、青年组(12月)、中年组(24月)、老年组(36月)共4个组。取肌腹中部横切片作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结果4周组能分辨出Ⅰ、ⅡA和ⅡB三型肌纤维;36月龄组的Ⅱ型肌纤维尤其是ⅡB型肌纤维构成比减少,Ⅰ型肌纤维呈增加趋势,出现小角化肌纤维和肌纤维类聚现象。结论随着龄家兔骨骼肌三型肌纤维的分布逐渐改变,骨骼肌萎缩以Ⅱ型肌纤维为主。

  • 标签: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 屈伸趾肌群 肌纤维型 增龄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注射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SC,用活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黄芪多糖注射促进大鼠MSC的增殖作用;在给大鼠体内肌注黄芪多糖注射的第3、4天腹腔注射5-溴尿嘧啶核苷(Brdu),免疫组化检测MSC细胞的Brdu标记阳性率。结果三种高浓度的药液对MSC的增殖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停药后3~5d,黄芪多糖组Brdu标记阳性细胞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黄芪多糖注射具有促进MSC增殖的作用。

  • 标签: 黄芪多糖注射液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益气补肾活血治疗COPD(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2例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2吸/次,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补肾活血治疗,每次剂量100ml,早晚各一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利用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较对照组(64.52%)显著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VC和FEV1、MVV指标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GRQ及3个能区评分(症状部分、活动能力及疾病影响等)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GRQ及3个能区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的西药治疗,采取益气补肾活血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更显著,可大幅度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益气补肾活血汤 COPD 稳定期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优势在于能得到极为清晰美观的组织形态,其中修复待检测物质的抗原性(抗原修复)是一个关键步骤。抗原修复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染色结果。用pH值6.0的枸橼酸(柠檬酸)缓冲进行微波修复或高压修复目前使用最广,是国内外绝大多数实验室的首选方法。该方法能有效修复大多数物质的抗原性,得到阳性强、结果美观的图像,重复性好,颇受广大实验工作者的欢迎。但经过长期实践和总结发现枸橼酸缓冲用于抗原修复有一个比较隐蔽的缺陷:它能使某些膜受体的阳性分布区域向细胞质内扩大。比如NMDA-R2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内的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免疫电镜显示它应当分布在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上。但使用枸橼酸缓冲对大鼠中脑石蜡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后,阳性结果分布于神经细胞的整个胞质(图113);这与NMI)A-R2A的实际分布有明显出入。由于细胞质阳性的图像比较美观,并且这种阳性的成因也有解释的余地,因此常常被实验人员误认为是正常的。我们尝试了其它一些修复方法,综合比较后认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对于NMDA-R2A这类膜受体的检测是一种更好的抗原修复,并对其使用方法和效果探讨如下。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抗原修复液 EDTA 枸橼酸缓冲液 石蜡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