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习惯性便秘是由于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长,所含水分被吸收,以致粪便干硬不能被排出,正常排便频率紊乱。多发于中老年人,患者经常持续3d-4d甚至1w不排便,或大便干结,欲便不畅,常伴有小腹胀痛、头晕、食欲不振、乏力等临床症状。我们运用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中老年习惯性便秘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习惯性便秘 补中益气汤 加减治疗 增液汤 排便频率 中老年人
  • 简介:通过对比《伤寒论》12方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经法》方剂的组成、药物剂量、主治、煎服法等,初步探讨《伤寒论》药物剂量与《经法》的关系:《伤寒论》继承了《经法》的药物剂量,二书成书年代虽不同,但两个年代的医用度量衡制度基本一致,均为秦汉之制。

  • 标签: 《伤寒论》 《汤液经法》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剂量
  • 简介:目的:观察四磨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便秘临床疗效。方法64例肝癌介入术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乳果糖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四磨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和Wexner便秘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exner便秘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四磨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肝癌介入术后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肝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介入治疗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隐窝炎患者利用中药灌肠联合微波治疗的疗效。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肛隐窝炎患者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考组施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肛隐窝炎患者则使用白头翁浓缩保留灌肠联合微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肛隐窝炎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肛隐窝炎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和参考组相比,疼痛VA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食欲下降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隐窝炎患者利用白头翁浓缩保留灌肠联合微波治疗的效果十分突出,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突出的临床适用价值。

  • 标签: 肛隐窝炎 微波 中医灌肠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基于LC-MS/MS测定复方苦参中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LC-MS/MS(Agilent1260液相色谱仪,ABSCIEX4000QTRAP三重四级杆质谱仪),Agilent5TC-C18(2)(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400μL/min,进样量50L,柱温30℃;离子源为ESI源,采用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检测离子对质荷比为:苦参碱(249.2/148.3)、氧化槐果碱(262.9/136.1)、氧化苦参碱(265.3/136.1)。结果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RSD=3.4%)、102.1%(RSD=3.1%)、100.8%(RSD=2.9%),10批样品中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含量分别在0.4475~0.5229mg/mL、0.0564~0.0812mg/mL、0.1512~0.2142mg/mL范围内。结论该法简便、快捷、可行性强,可用于测定复方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含量。

  • 标签: LC-MS/MS 复方苦参汤 苦参碱 氧化槐果碱 氧化苦参碱 含量测定
  • 简介:组成:太子参10g,茵陈10g,泽泻10g,半夏6g,苍术3g,茯苓10g,青皮6g,谷麦芽10g,甘草3g。

  • 标签: 健脾 消夏 太子参 3G
  • 简介:以“扶阴”为切入点,查阅古今文献,分析并总结两方“扶阴”的异同,再进一步具体到最能体现“扶阴”思想应用的妇人病上,总结并验证两方治疗妇人病的异同之处。“扶阴”是小柴胡汤和黄芩临床治疗疾病的关键,小柴胡是挟阴之不足,黄芩是扶阴以制阳;在治疗妇人病上更是如此,小柴胡所治妇人病多由阴血虚引起,黄芩所治妇人病多由阳热盛实所致。

  • 标签: 妇人病 阴旦汤 小柴胡汤 黄芩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虚烦不得眠,为病证名,亦称虚烦不得卧。主要指心烦失眠的病证。用治此病证的方药较多,笔者从中选取黄连阿胶汤和栀子豉汤加以比较。黄连阿胶与栀子豉均可用治虚烦不得眠,但又有所区别。黄连阿胶主治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水火不济之虚烦不得眠。栀子豉主治无形邪热郁扰胸膈,心神被扰之虚烦不得眠。二者有虚实、外感与内伤之别,且病因、病机及主证均有所不同,临床应用应加以鉴别。

  • 标签: 黄连阿胶汤 栀子豉汤 虚烦不得眠 失眠
  • 简介:目的观察独活寄生对兔膝骨性关节炎关节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Ⅱ型胶原(Collagen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40只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分五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独活寄生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玻璃酸钠组,每组各8只,采用改良伸直位石膏固定兔膝关节造模,造模后立即干预,独活寄生组浓缩给药,每日1次;对照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0.5mL/关节,1周1次,造模8周,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兔膝关节中的IL-1β、TNF-α表达水平以及CollagenII的表达水平。结果兔膝骨性关节炎造模后,兔的Mankin评分明显升高(P〈0.01),独活寄生汤和玻璃酸钠可降低Mankin评分(P〈0.01),且两者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可以通过降低关节中IL-1β、TNF-α的水平以及保护CollagenII以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起到防治作用;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A Ⅱ型胶原
  • 简介:1源流《素问·病能论篇》中记载泽泻饮方:"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任应秋考证本篇成于先秦时期,此时并未区分苍术与白术,但后世通常认为这里所用的"术"是白术,这是泽泻与白术合用最早的记载。原书用治湿热内蕴所致"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之"酒风"病。

  • 标签: 泽泻汤 泽泻 冒眩 眩冒 眩运 眩晕
  • 简介:抵当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疗瘀热证的重要代表方,笔者多年来临床应用抵当,对该方深有体会,认为合理运用抵当既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更能治疗疑难病,于此试将临床应用研究,略述于次,以抛砖引玉。

  • 标签: 伤寒杂病论 经方 抵当汤 临床应用
  • 简介:葛根黄芩黄连与猪苓均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前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主之。”主治外有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汗出而喘,舌红苔黄,脉数等。后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主之”,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主之”。主治伤寒之邪传里化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有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症。

  • 标签: 葛根黄芩黄连汤 猪苓汤 热利 水热互结
  • 简介: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由急诊收住院的98例CAP(痰热壅肺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麻杏石甘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治疗,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予抗感染、退热、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于用药7,14d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口干、痰黄稠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咳嗽、口干、痰黄稠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片炎症吸收天数为(12.25±8.37)d,对照组为(16.42±1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期间患者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变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麻杏石甘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治疗CAP(痰热壅肺证)疗效可靠。

  • 标签: 加味麻杏石甘汤 莫西沙星注射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证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健骨伸筋对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IL-1β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通过改良的Hulth法制成肾虚型大鼠的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周后,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分低、高浓度进行中药灌胃,于灌胃后第7周、13周各组随机挑选一半观察大鼠膝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关节IL-1β及NO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膝关节软骨评分远高于空白对照组,软骨破坏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评分均有所降低,IL-1β和NO含量有所改善,说明治疗对膝关节软骨有修复作用,健骨伸筋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壮骨关节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骨伸筋可降低IL-1β和NO含量,有一定的关节软骨保护作用,可一定程度地延缓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软骨的退变。

  • 标签: 健骨伸筋汤 膝关节炎 软骨修复
  • 简介:小柴胡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组成,主治伤寒少阳及妇人热入血室等,证由少阳受邪,枢机不利而致。究组方奥义,约为三端:一是柴胡配黄芩,柴胡味苦微寒,气质轻清,以疏解少阳经中之邪热;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可清少阳胆腑之郁火,二药相合,经腑同治,清疏并行,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通利,胆腑清和。

  • 标签: 伤寒论 小柴胡汤 临床运用
  • 简介:定经出自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一书,为治疗“经水先后无定期”之方。后世医家对于定经很少有专门探讨,故用之者不如傅山其他方剂多。但临床实践证明,定经确为“不治之治,正妙于治”的具有实际价值的效方。观傅山创制的定经之遣方用药,实为逍遥散去白术、薄荷、生姜、甘草,加菟丝子、熟地黄、山药、荆芥穗而成。综观其方药组成,不失为一张好方。虽然原为“经水先后无定期”而设,但异病可以同治,只要辨为肝’肾郁滞之证,用之得当,效果显著。

  • 标签: @定经汤
  • 简介:泽泻源于《金匮要略》,由泽泻与白术两味药组成,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虽组成简单,但疗效显著。方中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行水,两者配伍主要用于治疗痰饮所导致的疾病。目前在临床多用于治疗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眩晕病,以及高血脂、中耳炎等疾病。病性复杂者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味治疗。对于泽泻和白术的剂量问题,现代学者在运用时或遵照原方配比或根据病情有所改变。实验也证明遵守原方配比或两者用量相等治疗效果好。现代实验室研究证实了泽泻具有减轻内淋巴积水,降低血脂及改善血流动力等作用。此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泽泻汤 综述 作用机制
  • 简介:草药类膳食补充剂已开始占据美国重要地位,许多传统和常规的药食两用产品如大蒜、生姜、姜黄使用相当普遍,中国作为草药产出大国,开拓美国及全球膳食补充剂市场潜力巨大。

  • 标签: 膳食补充剂 市场潜力 草药类 药食两用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