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inducedprotein,TGFBIp)是一个多功能细胞外基质分子,在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分化中起十分重要作用[1,2]。近期KimHJ等[3]及RowleyJW等[4]研究显示,TGFBIp可作为一种血小板来源蛋白,在血小板活化、促进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制备抗TGFBIp单克隆抗体将更好地理解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为发展新的抗血栓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手段。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动物1.1.1主要试剂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单克隆抗体 诱导蛋白 制备 血小板活化 PROTEIN
  • 简介:目的确定在兔子的椎间盘内注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诱导椎体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用微量注样器将含有rhBMP-2200μg的生理盐水溶液20μl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注射到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L4~5椎间盘的髓核内。术后10、30、60及90天进行X线照相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注射椎间盘未见免疫排斥反应。实验组可见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成骨并在相邻椎体间形成骨桥。对照组的椎间盘内未见骨形成。结论利用注射的方法,rhBMP-2可诱导椎间盘成骨,达到椎体间融合的目的。

  • 标签: 重组人股形态发生蛋白-2 椎体间融合 椎间盘 注射 诱导成骨
  • 简介:据2010年1月20日JournalNeuroscience[30(3):894-904]报道,美国科学家WeimannJ日前在动物大脑内植入由胚胎干细胞培育的神经细胞后发现,它能够与其原来的神经细胞进行成功联接整合。健康大脑细胞之间的联接是稳定和精确的,这样才能确保动物行为正常。这一研究首次表明,干细胞不仅可以培育成为特定的脑细胞,而且这些由干细胞培育出来的脑细胞还能精确地进行联接。

  • 标签: 干细胞培育 大脑细胞 神经细胞 动物行为 美国科学家
  • 简介:通过比较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脑脊液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并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以寻找肿瘤特异脑脊液蛋白.以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脑脊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pHgradient,IPG)2DE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后,用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得到肿瘤患者脑脊液蛋白点924个,正常脑组织蛋白点607个,匹配512个,匹配率分别为55.4%和84.3%,去冗余后发现,有35个蛋白点只在脑肿瘤患者脑脊液图谱中出现.肿瘤患者脑脊液和正常对照脑脊液双向电泳图谱有明显差别,但是本实验尚未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所以未找出肿瘤特异蛋白.

  • 标签: 脑肿瘤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脑脊液
  • 简介:据BelgardtBF2015年6月20日[NatMed,2015,21(6):619-627.]报道,小RNA(microRNA-200家族)与胰岛B细胞的存活和糖尿病的形成存在着很大关联。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 小RNA MED
  • 简介:1972年Mtras博士采用冷沉淀技术,提取出高浓度的人纤维蛋白原在粘合和止血实验中获得了成功。80年代欧洲首先开发出由人血提取的此类商品,制成可吸收性生物止血胶。90年代初期我国的科技人员将这一产品应用到临床。它将取代创伤后针线缝和的过程和生物蛋白胶,减少愈合后的疤痕。

  • 标签: 生物蛋白胶 防止脏器粘连功效 止血胶 合理使用
  • 简介:据CareyBW[CellStemCell,2011,9(6):588-598]报道,美国麻省理工研究人员发现,调整用于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的转录因子水平,将极大地影响由此形成的iPSC的质量。

  • 标签: 细胞质量 转录因子 诱导性 编程 配比 多能干细胞
  • 简介:将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复合自体红骨髓植入家兔腹部肌肉内,于术后第4周及第12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在复合材料中央区可形成有明显哈佛氏系统的板层骨。表明两种材料复合应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而且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不改变红骨髓的诱导成骨特性

  • 标签: 羟基磷灰石 红骨髓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能否诱导大鼠缺血脊髓对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0)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SO组仅行置管,IR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行再灌注,TP组在脊髓缺血20分钟后再灌注,即刻经左颈总动脉一次性注射他克莫司0.5mg/kg。再灌注后7、14天采用Tarlov评分法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SO组大鼠各时间点后肢Tarlov评分均为5分,形态学检测显示脊髓组织结构正常;IR组大鼠Tarlov评分明显降低,脊髓组织呈现出坏死、水肿、空腔形成等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TP组大鼠Tarlov评分结果显著优于IR组,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较IR组为轻。结论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初步证实他克莫司后处理能诱导缺血脊髓对再灌注损伤的耐受。

  • 标签: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他克莫司后处理
  • 简介:据KotagiriN2018年1月18日[NatCommun,2018,9(1):275-275.]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光诱导的纳米颗粒或能有效治疗转移性癌症;发射光作为传统癌症成像技术的一部分,其能够有效定位转移性肿瘤,并且诱导光敏性药物发挥作用,当这样的药物被包裹到纳米颗粒中时其就能"点燃"癌细胞,同时光敏药物就会产生毒性自由基来杀灭肿瘤细胞,这种新型技术或能有效治疗患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小鼠。

  • 标签: 转移性肿瘤 有效治疗 纳米颗粒 光诱导 癌症 科学家
  • 简介:据BardyJ2012年12月7日(TissueEngPartCMethods,2012,Sep4)报道,新加坡A*STAR的一个干细胞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细胞分化方法,在三维生物反应器中增殖和扩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iPSCs)从而高效地产生神经祖细胞。

  • 标签: 多能干细胞 三维 同类型 生物反应器 CELLS 神经祖细胞
  • 简介:以氨基酸组成为特征对膜蛋白的分类,忽略了序列残基之间的相关性信息,而采用传统支持向量机算法作为分类算法,在解决多类问题时会出现分类盲区问题。针对这两种情况,计算蛋白质序列的氨基酸组成、二肽组成以及6种氨基酸相关系数,将三类特征结合,作为膜蛋白序列的特征向量;同时采用模糊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解决了传统支持向量机在多类数据识别中的盲区问题。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特征输入下,模糊支持向量机分类性能优于传统支持向量机;在相同分类器的情况下,氨基酸组成、二肽组成和相关系数组合的特征选择方法的分类性能优于只使用其中一类或两类特征的方法;而采取组合特征和模糊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分类策略,在独立性数据集测试中的整体预测精度达到97%,优于现有的多种分类策略,是目前最有效的膜蛋白分类方法之一。

  • 标签: 模糊支持向量机 自相关函数 分类策略 膜蛋白 跨膜蛋白
  • 简介:本文讨论了纤维蛋白胶的配方、工具和使用方法,并报告了6例临床经验。纤维蛋白原浓度需>40mg/ml,凝血酶浓度>500U/ml能立即凝固,<50U/ml,凝固时间>60秒。可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的工具和配方。抑肽酶并非必要成份。通过6例初步临应用总结使用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纤维蛋白胶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 简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p,MCM蛋白)是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调控因子,不仅在DNA复制的起始和延伸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解螺旋酶活性,保护S期基因的稳定性。当细胞增殖时MCM蛋白表达升高,当细胞退出增殖周期时MCM蛋白分解,因此它是标志细胞增殖活性的新指标,对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有望成为判断宫颈肿瘤患者预后的标记物。

  • 标签: MCM蛋白 DNA复制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 简介:据PandhalJ(BiotechBioeng,2013Apr8.doi:10.1002/bit.24920)报道,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廉价高效的技术——利用细菌来获得复杂的蛋白质药物。研究者使用大肠杆菌来进行研究,从而就可以增加其细胞产生特殊修饰蛋白质的产量及改善其稳定性。蛋白质的修饰目前在三分之二的人类治疗性药物中使用,而且包括将特殊的糖类基团添加到蛋白质上,也就是糖基化的过程。

  • 标签: 蛋白质药物 细菌 谢菲尔德 大肠杆菌 APR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抗感染并形成诱导膜,采用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9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15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一期病变切除,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6~8周诱导膜形成后二期手术取出骨水泥,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采用膜诱导技术修复骨缺损促进骨质愈合。结果随访12~52月,15例患者感染无复发,骨折均获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自体骨 异体骨 材料 膜诱导技术 胫骨骨髓炎[
  • 简介:探讨氩氦刀冷冻处理的肺癌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DCs)后,激活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取肺癌细胞系NCI-H446经氩氦刀处理制备肿瘤粗抗原,在骨髓来源DCs的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上述肿瘤粗抗原,观察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NCI-H446的杀伤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结果表明,肺癌细胞经氩氦刀处理后可致敏DCs,并可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NCI-H446的杀伤效应,靶细胞凋亡增加.氩氦刀处理的肺癌细胞致敏DCs后,可增强DCs诱导CTLs的抗肿瘤效应(凋亡).

  • 标签: 氩氦刀 肺肿瘤细胞系 树突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缺氧、缺血诱导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检测神经导向因子Slit2表达的变化,证实缺氧、缺血诱导可促使其表达增加,为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生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雄性SD大鼠1只,鼠龄4-6周龄,体质量在120-160g,清洁级。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BMSC,用10%胎牛血清达氏修正依氏培养液(DMEM)进行培养,至第3代细胞行流式细胞仪鉴定;取第3代细胞通过缺氧预处理不同时间(12、24、48h)进行分组,缺氧预处理后进行缺血培养,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Slit2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缺氧预处理组缺血培养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形态及Slit2蛋白表达形态。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大鼠BMSC,并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成功;缺氧预处理后BMSC对缺血耐受能力增强,缺氧预处理48h组细胞存活率较高(80%);ELISA结果显示,缺氧预处理24h组Slit2分泌水平是(422.66±24.42)ng/L,缺氧后缺血培养24hSlit2分泌水平是(521.10±20.16)ng/L;与相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组Slit2分泌水平[(279.63±14.91)ng/L,(326.70±14.85)n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显示,缺氧预处理组BMSC较正常对照组BMSC细胞形态大,且荧光强度增强。结论当缺氧、缺血诱导后,BMSC分泌Slit2增加,为进一步体内研究打下实验基础。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导向因子Slit2 缺氧预处理 缺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