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uminuria, UALB)、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β2微球蛋白( β 2-microglobulin, β2-MG)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取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70例为糖尿病肾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 UALB、 vWF、 β2微球蛋白水平,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病程分期,分析 UALB、 vWF、 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不同病程之间的关系,采用 Pearson分析 UALB、 vWF、 β2微球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正常组在性别、年龄、体重、血压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 0.05);糖尿病肾病组 UALB、 vWF、 β2-MG水平高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 我 院正在接受治疗的 100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资料,并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所医院正在进行 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并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低为依据分为低值组、中值组、高值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结果: 实验组中的 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不管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还是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检测结果都高于对照组。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联合检测能够有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早期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免疫球蛋白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 100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实验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一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 94%,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 80%,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为 78%。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患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早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间收治的疑似细菌性肺炎的患者 210例,对其采取血清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本次研究的 220例受检人员中,经过病理诊断出细菌性肺炎者 192例。血清纤维蛋白原检测阳性率为 69.52%( 146/210)、 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为 64.76%( 136/210)、血常规检测阳性率为 63.81%( 134/21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 87.62%( 184/210);血清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与联合检测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血清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联合可有效检测出细菌性肺炎,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清纤维蛋白原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细菌性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 探讨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胶原蛋白海绵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于我院进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 8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4 )和观察组( n=44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术后不放置任何药物在创内,观察组治疗后在创内置入胶原蛋白海绵,对比两组患者拔牙 30min 后牙窝出血率和干槽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拔牙 30min 后牙窝出血率和干槽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胶原蛋白海绵能够有效降低患者 拔牙 30min 后牙窝出血率和干槽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 胶原蛋白海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尿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4月收治的5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于同期选取相同数量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孕产妇均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蛋白尿阳性率更高,且阳性患者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更高,P

  • 标签: 蛋白尿 妊娠期高血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到 10月收治的 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例,前者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后者给予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大大降低了患儿的血清蛋红素水平,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白蛋白;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期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多发于一周内的新生儿,临床表现主要有患儿的皮肤、黏膜以及巩膜等出现黄染的现象 [1]。该病病死率十分高,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儿的神经系统将会受到极大的损伤,大脑的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 [2]。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探讨,将我院 2018年 1月到 10月收治的 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治疗,效果显著,现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 2018年 1月到 10月收治的 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50例患儿中男 30例,女 20例,年龄在 3~ 40d;其中 20例阻塞性黄疸患儿, 18例溶血性黄疸患儿, 10例感染性黄疸患儿, 2例其他类型患儿。观察组 50例患儿中男 35例,女 15例,年龄在 2~ 40d;其中 22例阻塞性黄疸患儿, 20例溶血性黄疸患儿, 6例感染性黄疸患儿, 2例其他类型患儿。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等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使用蓝光双面光疗箱进行照射治疗,其蓝光照射的波长是 425~ 475nm,灯管长度在 20~ 25cm之间,并且距床面在 38~ 42cm之间,必须按照要求规范严格操作;②每天三次,每次口服四分之一袋的茵栀黄颗粒,连续口服 5d进行治疗 [3]。   观察组给予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蓝光照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②在蓝光照射之后,将 1g/kg的白蛋白溶于 15~ 20ml 10%的葡萄糖溶液之中,每天一次进行静脉滴注,要注意对于滴数的控制,保持先慢后快;连续滴注 5d进行治疗 [4]。    1.3 临床指标   ①显效:患儿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现象等各项症状和体征在经过治疗后明显得到改善或者完全恢复正常,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含量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现象等各项症状和体征在经过治疗后得到一定改善,患儿体内胆红素的含量也有一定的下降;无效:患儿的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现象等各项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或者痊愈之后复发,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②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轻微腹泻、轻微发热以及皮疹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 50例患儿中显效 33例( 66%),有效 15例( 30%),无效 2例( 4%),治疗总有效率为 96%;对照组 50例患儿中显效 15例( 30%),有效 25例( 50%),无效 10例( 20%),治疗总有效率为 80%。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情请见下表。   ②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 5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 2例( 4%),其中出现 1例轻微腹泻患儿, 1例轻微发热患儿;对照组 5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发生出现不良反应 11例( 22%),其中出现 3例轻微腹泻患儿, 3例轻微发热患儿, 5例皮疹患儿。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患儿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 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46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 62例,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空腹时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健康人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员,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为 4.87±1.32mg/L,未发生并发症患者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为 3.06±1.15mg/L,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敏 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有效预测心血管疾病,且对糖尿病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必净辅助治疗方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所产生的效果,并对比分析出其对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在 2019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选取入驻我院的 100名患有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 50名、对照组 50名。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与常规疗法的治疗方式,最后对两组患者们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经过了两种不同疗法后,对患者们的身体恢复情况和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内患者的各个指标以及治疗效率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指标,并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所得的数据对比不难得出,血必净辅助治疗方法效果比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加优秀,并且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值得在临床大范围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血必净 C 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肿瘤坏死因子 α
  • 简介:[摘要 ] 目的 高敏 C反应蛋白与他汀类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患者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 PCI患者 182例,根据术前 hs-CRP值分为 3组: C组: hs-CRP升高组( hs-CRP≥3mg/L, n=62)、 B组: hs-CRP轻度升高组( hs-CRP 1~ 3mg/L,n=62)和 A组: hs-CRP正常组( hs-CRP< 1mg/L,n=58),再根据术前阿托伐他汀的用量治疗情况将 hs-CRP升高组患者进一步分为 10mg组、 20mg组和 40mg组( C1, n=20/B1,n=20;C2,n=21/B2,n=21;C3,n=21/B3,n=21)。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基线资料、 CIN发生率。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敏 C反应蛋白升高组易发生对比剂肾病( CIN),不同剂量他汀对 CIN发生有预防作用。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术后 hs-CRP水平与 CIN的发生相关,他汀类药物可减少 CIN的发生率。

  • 标签: [ ] 对比剂肾病 超敏 C反应蛋白 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化学发光法原理,初步建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在安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依据 CLSI EP 文件对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干扰进行评估并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对。 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 5% ;在 1.87ng/ml ~ 146.47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方程为 y=0.9751x-0.4516, R 2 =0.9993 ;临床样本平均回收率为 95.2% ; 500mg/dL 血红蛋白、 500mg/dL 甘油三酯、 30mg/dL 胆红素对于 H-FABP 检测无干扰;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较,回归方程为: y=1.0018x-0.0863 , R 2 = 0.9881 ,两者相关性较好。 结论 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与进口朗道试剂相关性好,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化学发光法 方法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新生儿 ABO溶血病的 临床 效果。方法:在医院 2015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 期间诊治的 重症新生儿ABO溶血病 患儿中选取 106 例作研究对象,均在常规光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 并参考摸球法随机分组:大剂量 组( n=53 )应用每日 1g/kg 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小剂量 组( n=53 )应用每日 400mg/kg 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总胆红素、光疗与黄疸消失时间差异 。 结果:① 治疗 5d 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均低于治疗前( P < 0.05 ),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 ;② 大剂量组 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均短于小剂量组( P < 0.05 ) 。结论:建议 重症新生儿ABO溶血病 患儿应用大 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适宜推广。

  • 标签: 剂量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ABO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患有妊娠糖尿病( GDM)的孕妇应用糖化血红蛋白( HbAlc)随机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产科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 收治的45例 GDM产妇作为研究组,再选择 45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孕妇均进行空腹血糖( FBG)、 HbAlc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GCT),并对比两组孕妇测试水平及阳性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孕妇诊断结果,研究组孕妇 FBG、 HbAlc及 G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孕妇各项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孕妇采用 HbAlc随机检验,其确诊率与 FBG、 GCT诊断结果差异相似,能够有效的将健康孕妇和患有 CDM的孕妇进行区分。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随机检验 妊娠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3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在各检验内容上,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C反应蛋白(CRP) 2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B 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 心力衰竭 诊断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本院 74 例 心力衰竭 患者 开展 研究, 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 8 年 10 月 -20 19 年 12 月 , 随机分为两组 ,各 37 例。 其中,参照组为健康体检患者,观察组为 心力衰竭 患者 , 对比诊断成效 。结果 观察组的 B 型钠尿肽和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和单一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心率衰竭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 B 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 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对患者的 B 型钠尿肽与 心肌钙蛋白水平进行有效检测。

  • 标签: B 型钠尿肽 肌钙蛋白 心力衰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单位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0例,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研究组实施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1d后对比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3d开始,其神经评分数值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有效例数为23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有效例数为17例,总有效率为68%;研究组患者病情康复效果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且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带状疱疹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53蛋白检测在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组织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女性生殖肿瘤患者 41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 P53蛋白检测,检测方法为 S-P免疫组化法。结果: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57.43%,卵巢癌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71.43%,良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蛋白检测可有效鉴别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 肿瘤 P53蛋白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 8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8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空腹血糖与 HbA1C为正相关。结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更为准确,提高筛查效率,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