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机械排烟的设置方式及普通诊室、病房的空调系统两个方面入手,对台湾与大陆医院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大陆现行规范及实际,提出了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及改进方法.

  • 标签: 台湾医院建筑 暖通空调 防排烟方式 空调形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树脂充填边缘成形方法对充填体与牙体边缘密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40颗正畸拔除的双尖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颊侧和舌侧颈部备V类洞,涂SE-Bond粘接剂,3M Z350树脂充填,用不同方法修整充填体边缘,之后在牙科显微镜40倍下观察2组边缘密合性的情况。结果:用光敏刀加毛刷修整充填体边缘的方法比只用光敏刀修整充填体边缘充填体边缘密合性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查体中血脂边缘升高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7-2021.7我院收治的血脂边缘升高患者(n=56)分为对照组(n=28)和研究组(n=28)。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特殊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血脂边缘升高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脂边缘升高患者血脂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查体 血脂边缘升高 非药物治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肿瘤患者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时“边缘时间”的安全护理效果。方法:入选50例肿瘤患者主要于2019年9月-2021年9月接受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边缘时间安全护理,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除坠床不良事件发生机率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动脉出血、高热、静脉堵塞、恶心或呕吐、压疮、引流管脱落或堵塞不良事件,均为研究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期间边缘时间安全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发生不良风险时间机率。

  • 标签: 边缘时间 安全护理 肿瘤 脉灌注化疗 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盆底超声对女性盆地功能障碍单位早期诊断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2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40例尿失禁 ( A组),40例器官脱垂( B 组) ,选择同期4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都行盆底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 组在缩肛、 Valsalva 状态下,各项参数值更高,有差异(P<0.05)。结论 选择盆底超声,对FDFD进行早期诊断,可以在了解盆底肌肉实际受损情况的同时,评估器官脱垂等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多数据支持。

  • 标签: 盆底超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充分发挥登基地分类后送医院合理衔接各方向的伤员流、快速转换运输方式等功能,为战时登基地分类后送医院的配置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根据军事后勤环境、伤员后送需求、卫生资源及地理条件等影响因素,运用数学模型规划医院在整个保障机构网络中适宜的配置,综合应用解析法及模糊加权择近法建立登基地分类后送医院配置位置的数学模型。结果:首先运用解析法确定伤员流的理论重心位置,再根据各影响因素运用模糊加权择近法进行调整,得到优化解,并举例求解最佳的部署方案。结论:两种方法优势互补,更符合战时的需要。

  • 标签: 登陆基地 分类后送医院 部署 数学模型
  • 简介:在2006“中外医院建设论坛”会上.由日本株式会社(KOMURA)制作所研制的一种新型移动式护理电动升降椅——“康馨椅”首次向众人展示。

  • 标签: 移动式 升降 电动 护理 中国 医院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菌保护膜封铺巾边缘对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无菌保护膜封铺巾边缘的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骨折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均能提高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折患者手术部位实施护理时,无菌保护膜封铺巾边缘对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的影响较大,能显著降低感染率,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无菌保护膜 骨折患者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及对提升边缘密合性的价值。方法:入选时限:2019年4月-2020年4月,观察对象:100例口腔修复治疗病例样本,以奇偶数字表法将观察对象分组,50例记作对比组(钴铬合金)、50例记作研究组(二氧化锆)比较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修复体外形(8.53±0.66)、边缘密合度(8.39±0.58)、颜色匹配(8.33±0.57)、龈缘着色(8.41±0.54)等均较对比组更佳(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较对比组16.00%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可优化和提升修复体外形、边缘密合度等临床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二氧化锆可作为推荐修复体在未来口腔修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二氧化锆 边缘密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