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1月起,镇江市将调整社会医疗保险转外地就诊管理办法,镇江市已确定的转外地就诊特约医院有13家,此次新增加11家外地特约医院。都是医疗水平高的当地医保定点医院,以及镇江市参保人员转诊选择较多的外地医院。对参保人员未办理转外地就诊手续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原来的不予报销,改为先由个人自付总费用的一定比例后,再按所参加的险种规定报销。

  • 标签: 医保定点医院 镇江市 外地 江苏省 社会医疗保险 参保人员
  • 简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898年10月,时称“胶澳督署医院”。1946年成为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医院依托大学及其医学院,获得了快速发展,逐渐确立了在省内、以至在国内的影响地位。从1956年开始,青岛医学独立建院,医院成为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

  • 标签: 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 医学院
  • 简介:近年我国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学生自杀事件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大学生自杀现状、原因、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为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生活方式
  • 简介:病毒性胃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主要为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1],其中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儿童重症腹泻的最常见病毒类型,全球每年有44万~60万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而死亡[2]。杯状病毒中的诺如病毒常可导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3]。江苏省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对苏州市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监测,旨在进一步掌握苏州市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模式、趋势和常见病原体的变化、变异等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轮状病毒 病毒性腹泻 杯状病毒 诺如病毒 病原学特征 腹泻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2~2014年江苏省宝应县妇幼保健院(所)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治疗模式方法对江苏省宝应县妇幼保健院(所)常规参加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孕早期教育-孕妇学校课程-个体化营养指导-家庭内营养治疗”模式干预,24-28周利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统计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恢复率。结果2012、2013及2014年上半年GDM的发病率依次为21.2%、15.38%、6.32%,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GDM恢复率依次为62.7%、63.1%、78.1%,呈升高趋势(0.01<P<0.05)。结论采用“孕早期教育-孕妇学校课程-个体化营养指导-家庭内营养治疗”模式可以明显降低GDM的发病率,提高恢复率。

  • 标签: 发病率 葡萄糖耐量试验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性别、民族、专业的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以278名青海大学医学院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采用自拟的大学生自我认知状况调查问卷,调查青海大学医学院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结果不同性别、汉族学生与藏族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藏医专业学生与临床、中医、预防、药学专业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自我认知方面,女生远远优于男生,汉族学生优于藏族学生。

  • 标签: 大学生 自我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0-2014年盱眙县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盱眙县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22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88/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62.8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呈散发流行。结论近年来,盱眙县丙型病毒性肝炎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目前尚无有效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故规范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诊疗过程,加强医疗安全监管特别是不安全注射行为的监管刻不容缓。

  • 标签: 丙型肝炎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2-01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基本情况,是否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及招募方式。方法对5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对其参加献血是否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献血反应的程度、原因等进行调查和回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500名调查对象中献血反应出现概率为9.75%,献血反应中由于献血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前准备不足占46.56%,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引发献血反应占36.15%。

  • 标签: 大学生献血 反应原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于1904年,是山东省首批、济南市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1月入选全国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2012年9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成为全国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是国际爱婴医院,省直保健定点医疗机构,山东省康复治疗技术定点培训医院,山东省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单位,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 标签: 山东中医药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预防保健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做好教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参加体检的3200名教职工的体检结果收集、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检出率前5位的分别是异常心电图(39.1%)、高血压(38%)、高血脂(36.2%)、体质量超标(31.2%)脂肪肝(24.1%)。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对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危害最大,重点是做好异常心电图、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体质量超标的防治工作。

  • 标签: 教职工 体检 分析
  • 简介:摘要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材料,为同性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加强教育宣传,建立全方位关怀型校园文化,在性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其建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更加客观地认识同性恋,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 标签: 大学生 同性恋 认知 社会问题
  • 简介:摘要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的目的在于强化吃苦耐劳精神,加强组织观念,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为了顺利完成军训任务,减少在军训期间出现常见病。结合实际情况,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学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的预防及对策。

  • 标签: 大学新生 军训 常见病的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校大学生抽烟、饮酒危害的认知和行为进行调查。方法首先了解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场所,深入到这些地方,与大学生进行无意的交谈,了解其本人和同学的抽烟饮酒情况,以及对抽烟饮酒的危害认知情况,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抽烟饮酒的占据7%,偶尔占38%;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抽烟饮酒者要比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多;年纪越高抽烟饮酒的人数越多。饮酒原因多为聚会应酬、炫耀谢恩等。结论在校大学生抽烟饮酒的行为较多,同时对其中的危害认知明显不足,因此应该实行健康教育干预,让他们戒除烟酒。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抽烟饮酒 危害认知 行为调查
  • 简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每个人的生活适应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会适应是每个大学生健康生活、获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生来说,能否良好适应是关系到大学生活是否顺利及未来在社会中能否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艾夫考认为,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标签: 大学生活 快适应 新生 生活适应 健康生活 心理学家
  • 简介:摘要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也称为灰色状态。又称潜病状态、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 标签: 男女大学生 亚健康 状况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05-2014年盱眙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控制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4年盱眙县共报告戊型病毒性肝炎17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9/10万,与所占病毒性肝炎比例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达到发病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55~59岁前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呈上升趋势,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近年来,盱眙县戊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因此应加强戊型肝炎的疫情监测,做好暴发疫情的预警。

  • 标签: 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大学生结核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大学生结核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SDS、SA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SDS、SAS评分均降低,干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学生结核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能减轻焦虑及抑郁症状、治疗依从性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结核病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大学生拥有的物资种类,以及在毕业时对待离校物资的处理方式和看法。方法我们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定量分析法。结果1.个人拥有可循环使用物资较多,平均个人可循环使用物资占大学生个人总物资的70%;2.宿舍合资物品较多,有90%的同学在宿舍中有合资购买的一些生活用品;3.支持这些物资用来做公益活动的较多,有63%的同学支持将这些带不走的物资捐赠给红十字会或者贫困地区。结论现代大学生拥有较多的生活物资,这些物资可循环利用价值大,可能通过公益、转让、交换等合理手段保留下来,就能节约资源、减少消耗。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离校物资 资源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