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阴道炎的临床特征为白带增多、黄绿色脓分泌物、外阴灼痛、性交痛,分泌物pH值>4.5,清洁度为Ⅲ~Ⅳ度,培养呈阳性。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阴道炎的准确率高,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阴道炎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需氧性阴道炎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军团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儿童肺军团肺炎病例,结合每例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给予明确诊断及综合治疗,抗生素首选大环内酯类或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观察病情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8例儿童肺军团肺炎接受明确诊断及合适抗生素综合对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95.6%。结论儿童肺军团肺炎临床表现各异,诊断相对困难,应结合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查,及时做出明确诊断,早期给予合适抗生素及综合对症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儿童 嗜肺军团菌肺炎
  • 简介:使用热饮塑料瓶获得艾灸效果的“塑料瓶灸”受到热议。高人气的理由是能够方便、有效地刺激穴位。在就寝前的轻松一刻,刺激对便秘有效的穴位,让腹部轻松起来

  • 标签: 塑料瓶 温灸 穴位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乳酸饮料是一种利用特定的乳酸在鲜奶或再生奶中经发酵培养生产的乳制品,其与传统的酸凝乳不同点是蛋白质含量比一般发酵乳低,大约1%左右,并含有耐消化液的乳酸,呈液体状态。我国乳酸饮料,自1984年开始投入生产以后,发展迅速。但对其卫生管理还不够完善,特别对该产品中乳酸的测定还未制定出统一的检验方法。为此我们就不

  • 标签: 乳酸菌饮料 发酵乳 检验方法 凝乳 菌落形态 乳酸球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测定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174份食品检测样品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TTC培养基及菌落总数测试片三种方法检测食品标本中的菌落总数,比较三种检测方法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生长情况及样本检测合格率。结果三种检测方法培养6h后均肉眼可见菌落生长,培养12h后菌落生长清晰可见,培养48h后各种检测方法的菌落生长均达峰值,其中平板菌落计数法在培养24h后菌落生长即达峰值,明显短于其他检测方法(P<0.05)。三种检测方法合格率分别为89.7%、85.9%及84.6%,三者检测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检测方法的样本检测合格率无差别,但不同检测方法菌落培养时间有所差别。

  • 标签: 食品卫生 微生物检验 菌落数测定
  • 简介: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淡水养殖业的常见疾病,一般多采用抗菌药物防治此类疾病。养殖业抗菌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使得许多软体动物来源的致病水气单胞产生了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在同一种属乃至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扩散,造成耐药菌株大量出现,严重威胁人类用药安全。质粒转移是细菌耐药性扩散的一种重要方式。笔者就分离自三角帆蚌的水气单胞的耐药性以及质粒携带情况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 标签: 嗜水气单胞菌 多重耐药性 质粒 细菌耐药性扩散 细菌感染性疾病 常见疾病
  • 简介:电白县盛产海产品,食物中毒曾有发生。为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及探讨其防治对策,于1992年在盛产海产品的水东地区,对海产品、非海产品进行染情况调查。检材以无菌操作在农贸市场鱼摊档、水产站、饮食行业等单位按不同类别随机抽取。送检验室经6~8小时增后按细菌学常规检验方法检验及分型。结果:共检海产品171份,阳性116份,阳性率为68%,非海产品共检135份,阳性28份,阳性率21%,前者高于后者(x~2=151.52,p<0.01)。海产品中以海鲜鱼检出率最高(84.3%)而非海产品则以生猪肉污染较严重(阳性率47.8%),其次砧板污染率也较高(附表)。本次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多为弱毒的尤氏Ⅲ型。

  • 标签: 嗜盐菌食物中毒 染菌 副溶血性弧菌 饮食行业 增菌 常规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年7月1日~2003年9月30日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130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常见的临床分离依次为大肠埃希(405株,31.15%)、铜绿假单胞(215株,16.54%)、肺炎克雷伯(214株,16.46%)、鲍曼不动杆菌(161株,12.38%)和肠杆菌属(112株,8.62%)。在观察的16种抗菌药物中,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4.77%,其次为头孢他啶(20.62%)、阿米卡星(22.77%)、头孢替坦(29.23%)和替卡西林/棒酸(29.1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一代头孢、复方甲基异噁唑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为22.98%,肺炎克雷伯产ESBLs株检出率为27.57%。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根据细菌的药敏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抗药性 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 抗菌药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测定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174份食品检测样品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TTC培养基及菌落总数测试片三种方法检测食品标本中的菌落总数,比较三种检测方法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生长情况及样本检测合格率。结果三种检测方法培养6h后均肉眼可见菌落生长,培养12h后菌落生长清晰可见,培养48h后各种检测方法的菌落生长均达峰值,其中平板菌落计数法在培养24h后菌落生长即达峰值,明显短于其他检测方法(P<0.05)。三种检测方法合格率分别为89.7%、85.9%及84.6%,三者检测合格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检测方法的样本检测合格率无差别,但不同检测方法菌落培养时间有所差别。

  • 标签: 食品卫生 微生物检验 菌落数测定
  • 简介:目的了解麦芽窄食单胞Ⅰ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以及耐药谱型。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2月自临床标本分离60株麦芽窄食单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分析其基因intⅠ、qacE△1-sul1。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60株麦芽窄食单胞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13.33%(8/60),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80%的仅有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左氧氟沙星。结论麦芽窄食单胞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其具多重耐药性,Ⅰ类整合子的存在加快了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整合子 Ⅰ类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酸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及经验教训。方法分析20例酸细胞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误诊原因。结论酸细胞胃肠炎临床及内镜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依靠内镜活检证实大量酸细胞浸润,是诊断的关键。

  • 标签: 嗜酸 胃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酸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内镜下表现。方法对12例确诊的EG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例病人中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占92.5%,7例(58%)病人外周血中酸性细胞计数增多。内镜表现为胃窦、十二指肠降段、回盲部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红斑、小溃疡等,个别病例粘膜正常,腹腔内镜检查空肠浆膜节段充血水肿。结论外周血EC增多对诊断EG有提示作用,内镜下粘膜活检病理检查对EG诊断有重要意义,腹腔内镜检查对浆膜型EG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胃肠炎 嗜酸细胞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调查某院2009—2011年麦芽窄食单胞和洋葱伯克霍尔德的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各种标本分离的麦芽窄食单胞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共分离麦芽窄食单胞238株,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老年科(46株,19.33%)、神经内科(43株,18.07%)及神经外科(33株,13.87Voo);共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86株,分离居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内科(36株,41.86%)、重症监护室(26株,30.23%)及普通外科(8株,9.30%)。麦芽窄食单胞对复方磺胺甲曙唑、米诺环素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基本平稳,为11.11%~11.69%、1.12%~2.60%、5.61%~9.7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有所增高,为11.11%~23.59%,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洋葱伯克霍尔德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略有上升,为9.37%~17.39%,其中米诺环素增加了7.7%,但各组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2009-2011年该院麦芽窄食单胞和洋葱伯克霍尔德的耐药率基本稳定。

  • 标签: 非发酵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麦芽窄食单胞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K-B法检测麦芽窄食单胞对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193株麦芽窄食单胞分布各异,对10种抗菌药物均存在耐药,耐药率为8-77%。结论麦芽窄食单胞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素存在高耐药率,而且耐药率在逐年上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药敏检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