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好太王碑是一块有关东北民族史的重要石刻,其“乙未镌文”共七十四字,大部分文字已释读,但是对少数几字还有岐见。本文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确认了“叵富山”、“e平”不是“襄平”而是“西安平”;“东来”三城地在辽东而非襄平在左近;碑文中的“碑丽”当为“小水貊”;好太王计碑丽之后,还进行了在辽东的征计,并取得胜利等观点。

  • 标签: 好太王碑 "乙未岁镌文" 考证 碑文识读 碑文辩释 东北民族史
  • 简介:有“千秋万”小平铜钱一枚,直径2.4cm,穿0.6cm,厚0.1cm,重3克(彩图见插一)。言称合肥宋墓出土,九十年代初期发现,跟我十余年。考宋代洪遵《泉志》中:“右千秋钱,李孝美日此钱径三分,文日:千秋万。今甚易得。盖常虏使

  • 标签: “千秋万岁”钱 铜钱 辽代 钱文 形制
  • 简介:乌克兰(YKPAbIHA)全套8枚流通硬币,自1992年试行铸造,至今已有5年历史。但由于未及正式发行流通便回收销毁,因此一开始便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给收藏爱好者设置了一个长达5年的“马拉松”式的求索历程。

  • 标签: 乌克兰 15戈比 样币 形制 发行量
  • 简介:存世的宝伊局咸丰当百大钱,青铜者略多于红铜者。青铜钱中有一种大“当”式,十分少见。如图1,径48.5-49.5毫米,重24.8克,铜色青白,含锡、铅多。此为后期铸品,铜质差,钱径小,较轻薄。宝伊局由于母钱更换频繁,后期铸品钱文已明显走形。

  • 标签: 大钱 咸丰 宝伊局 红铜 钱文 铜质
  • 简介:1984年9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工作站为配合高陌乡东沈村农民用土而对“6”号遗址进行了局部的发掘。“6”号遗址位于燕下都城内南部的东沈村东、中易水北岸,是一处商周时期的生活居住遗址。在发掘的约3百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一批遗迹遗物,其中还出土了七座汉墓。现将七座汉墓的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七座汉墓(编号M1—M7)皆土坑竖穴墓,方向在0°到10°之间。墓中填土成五花状,部分夯打。葬具为木质,皆腐烂。从朽木痕迹看,M1、M4和M7为单棺墓,余为一棺一橔墓。椁木紧贴土坑四壁,棺放置在椁中部或偏南,唯M2棺下有两条横放的垫木。七

  • 标签: 汉墓 燕下都 发掘简报 墓葬形制 竖穴墓 文物研究所
  • 简介:《童子世界》是我国最早的一份为儿童办的报纸。它是由清末上海革命组织爱国学社,于1903年4月6日在上海创办的。

  • 标签: 上海 儿童报 《童子世界》 报纸
  • 简介:2008年4月-10月,为配合邯郸市人民路西延工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工程涉及的百家村村西区域的1座汉代墓葬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较为重要的考古资料,为进一步研究邯郸地区汉代贵族墓葬结构、丧葬特点、等级制度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邯郸市 百家村墓群 汉代墓葬 发掘简报
  • 简介:1978年,在美国俄勒冈一家博物院任导游的威妮·斯比格尔(WynneSpiegel)来到新加坡国立博物馆提供自愿服务。博物馆馆长接受了她的请求,她和其他四位先驱志愿者成立了一个博物馆之友(TheFriendsofMuseumgroup,简称博友,FOM)的组织。头一年,他们组织旅游、系列讲座,同时还为350名在校学生开办了儿童手工班。

  • 标签: 新加坡 博物馆 儿童工程 手工课 导游活动
  • 简介:博物馆展览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展品资料来进行,其质量直接影响博物馆展览传播水平。展品资料通常包含文物和辅助展品。文中首先对国内两种儿童展览模式中普遍存有且对展览效益产生影响的展品资料问题进行提炼,然后就此问题展开深入探析,并结合现场观察与问卷调查所获的策展反馈讯息,提出改善之策。

  • 标签: 博物馆 儿童展览 展品资料 辅助展品
  • 简介:常规遗址探查方法,普查难度大,影像上不能直接识别小型遗址。为此,应用3s技术(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遗址探查中的作用和优势,提出了基于地物空间关系知识、多源信息复合探查的思路。应用结果以巢湖柘皋区为例,将该区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古河道信息层和数字化后的地形图上标注为独立物(其中包括已知、疑似遗址点)层叠合,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总结已知遗址点的分布规律,筛选出疑似遗址点,并将其GPS定位信息与近期巢湖文物管理部门野外实测记录对比,提取的疑似遗址点中包含了普查记录的遗址。3s技术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考古普查工作节省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

  • 标签: 3s技术 遗址 光谱特征 空间关系 遥感技术(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 简介:本文是首次对敦煌石窟壁画儿童图像系统考察的简报。莫高窟和榆林窟中有关儿童图像的资料非常丰富,时间从北朝延续至宋元。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儿童图像风格大体经历了简略、细腻、程式化的过程。佛传故事、本生故事、经变是儿童图像的主要绘画依据。众多儿童图像,反映了中古时期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一部中古儿童生活史。

  • 标签: 敦煌 儿童 石窟
  • 简介:2013年6~10月,考古工作者对乐山大佛景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广泛调查,柿子湾A区M6即是在本次调查中重点进行了测绘.该墓规模较大,画像题材丰富,墓门上方雕刻大量仿木结构建筑及画像,对乐山地区崖墓、汉代建筑史及汉代民间信仰等研究都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柿子湾崖墓 东汉晚期至蜀汉 画像 仿木构建筑
  • 简介: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双河镇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清理了一批年代为秦至两汉时期的墓葬。其中M3年代为西汉晚期,为一座积石积炭墓.出土了陶器、铜器、铅器、铁器和石器等遗物。

  • 标签: 浙川县 双河镇基地 积石积炭基 西汉晚期
  • 简介:目前我国博物馆已进入对公民进行普遍教育的阶段,不少具备前瞻眼光的博物馆开始积极探索观众的分众化教育。而重视儿童群体,改善其服务方式、拓展其服务领域,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不可推卸之责任。儿童群体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亦因之浮出水面。但此类教育往往无的放矢,并无严谨的学理支撑,教育策划和实施趋同于成人。本文以学科交叉为视角,首先借由对博物馆儿童教育中现存问题的分析,窥寻影响儿童教育效益之症结-儿童教育心理学缺失,接着通过对现代儿童教育观和教育心理学的深入分析,尝试建立博物馆儿童教育观,以期能有助于博物馆形成儿童群体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 标签: 儿童教育 教育观 教育心理学
  • 简介:宣传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而在文化教葡越菊嗡受到重视的今天,博物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对孩子们教育的第二课堂。自2005年10月江阴市博物馆新馆率先在全国对观众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的观众,至2006年10月共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其中小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下表是期间接待的团体观众统计数据:

  • 标签: 博物馆 讲解方式 群体 儿童 宣传教育 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