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岭南地区家养黄牛起源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从动物考古学的角度出发,通过骨骼形态、测量数据、考古现象以及区域动物群的对比和分析,对岭南地区家养黄牛的起源时间、模式和动因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家养黄牛最迟于南越国时期从北方传入岭南地区。

  • 标签: 岭南 黄牛 家畜
  • 简介:新出清华简《[旨阝]夜》“武王八年”纪年并不是目前学界多认为的武王即位后第二年,“舒”也不在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东郡黎阳。《[旨阝]夜》所记的征伐战亨,发生在武王即位第八年,也就是克商后第四年,讨伐的对象是上党壶关的黎国。“武王八年”纪年的出现,恰证宋儒为弥合《尚书》各篇间纪年说法错乱而提出的“文王受命改元”与“武王冒文王年”为伪妄之说。简文提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即武王克商以后,可能曾在山西地区有过军事行动。西周武王的活动对于商周大变局至关重要,但因材料稀少在认识上—直有断裂,这篇新问世的简文是帮助了解武王克商以后活动非常珍贵的史料。

  • 标签: 清华简 武王八年
  • 简介:以前国内钱币爱好者在收藏新疆唐代钱币时,只见有“大历、建中、中字、元字“等钱币,随着近几年红铜质”乾元重宝“铜钱的披露,许多未见过实物的泉友对新疆曾铸“乾元重宝”钱将信将疑,由于此钱的地域性很强,所以获得者极少。笔者收藏红铜质“开元”和“乾元”钱20余品,也曾写过拙文专门介绍过,但因自己的学识水平低及参考资料匮乏,虽拥有实物却总不能说明白,对一些问题分析的还不够透彻,总是挂一漏万。近在闲暇之余,又从余品中发现三枚红铜质唐钱,现借此机会再谈些自己对该类钱币的认识。

  • 标签: 唐代 西域 补说 乾元重宝 参考资料 学识水平
  • 简介:我国近代的机制制钱从诞生到消亡仅历时二十多年,这个时期距今也不过百年左右。然而,由于对机制制钱的重视和研究不够,错误认识比比皆是,不少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福建省铸机制制钱的争议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光绪十一年(1885)福建省是否在福州船政局铸造机制制钱;二是光绪十二年(1886)福建省是否在省城水部机器局铸造机制制钱;三是所谓的“宝漳”机制制钱(彩一图1)是否福建所铸。

  • 标签: 福建省 制钱 福州船政局 错误认识 铸造 光绪
  • 简介:西汉时期,诸侯王墓葬针对墓葬封护采取了较多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保护墓葬及其他相关目的。因墓葬时代和形制、具体设施和需要等的不同,封护的方法和使用的材料等均存在诸多差异,体现出时代、地域及诸侯国之间差别的同时又较多地反映出当时的科学技术、丧葬思想和等级差别,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汉代诸侯王墓葬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演变等相关内容。

  • 标签: 西汉 诸侯王 墓葬 封护
  • 简介:多友鼎、四十二年速鼎记述了西周与猃狁(或戎)的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发生在何地?“长父侯于杨”,杨又在何地?前杨国之灭与后杨国肇建是有因果关系的。“杨姑”究竟是晋侯邦父的夫人,还是杨侯的夫人?

  • 标签: 杨国 尚父 杨姞
  • 简介: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们利用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成绩卓著。目前已经刊布研究的汉藏对音材料,由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时的5种增至20多种。在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全浊声母是否送气、喻三喻四是否有别、精见二系是否合流、鱼虞二韵是否混淆、阳声与入声韵尾是否脱落、浊上变去等声韵调问题上,汉藏对音材料都不失为重要的参考资据。

  • 标签: 敦煌文献 汉藏对音 唐五代西北方音
  • 简介:本文将敦煌文献中所存的十七件《下女夫词》分为三个系统,并对其文本情况和写本本身反映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考察,对学界长期存在分歧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 标签: 《下女夫词》 敦煌 婚礼习俗
  • 简介:佛律“羯磨”在有关佛教的词典中均意译为“业”,但我们发现它更多的表示佛教教团所依据的仪轨,是一种“羯磨”法,对佛教具有重要作用。且其对比丘和比丘尼要求有很多不同,甚至是偏重。本文主要对其含义、作用及其对僧尼不同要求的表现和原因做了探讨。

  • 标签: 佛律 羯磨 翻译
  • 简介:河南省自1954年发现第一块旧石器时代人工制品以来,境内已发现众多古人类一旧石器遗址或地点,尤其是近十年来在许昌灵井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数万件人工制品,在新密李家沟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的地层及文化遗物,以及在栾川、登封和淅川等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或石叶技术,使之成为研究现代人类起源、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的热点地区。

  • 标签: 河南 古人类-旧石器 发现与研究
  • 简介:雅安汉墓出土的“双兽搏斗”石雕及其他双兽搏斗题材的遗存是当时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反映。现有证据证明这种题材直接来源于云南滇池地区滇文化的影响,而欧亚草原乃至中亚地区流行的同类题材对其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有利于“西南丝绸之路”某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作为墓中的棺座,墓主希望勇猛的有翼龙虎能辟除鬼魅,承载和保护其成功地升往仙境。

  • 标签: 汉代石刻 双兽搏斗 文化交流 升仙
  • 简介:正最近,笔者在查阅天津地区有关考古资料时,发现张家园遗址1965年出土的一件"穿孔石器"①,与相邻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石磬颇为相似,并就此翻阅了一些考古资料。本文名之为磬形石器,并就其出土层位、形制、年代及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认识,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斧正。

  • 标签: 张家园 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器 出土 天津地区
  • 简介:“二十四块石”自20世纪50年代敦化境内牡丹江流域首次发现以来,是渤海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留有特殊的人文信息,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是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在逐渐丢失,结合保存现状的田野调查,是提出如何采职保护措施与解决保护问题的信息基础和科学依据。

  • 标签: 二十四块石 调查 保护
  • 简介:山西博物院是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珍藏着大量的古代铜镜,在对1000多面铜镜进行整理时,发现有些铜镜的表面污迹斑斑,而且部分铜镜有粉末状铜锈的病害,特在其中选出10面进行了污物、锈蚀物的清理与分析保护。保护过程中,在尊重其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前提下,不改变特定历史环境赋予文物的特定意义,

  • 标签: 古代铜镜 宋金时期 保护 清理 美学价值 历史价值
  • 简介:甘肃出土木器依据形态与结构划分,属于典型的糟朽木器类型,材质外观特征与特性明显。制作材质鉴定表明,基本类型有①松科云杉;②松科冷杉;③柏科圆柏。通过对糟朽木器形态类型、结构属性、影响因素及发生改变原因剖析,指出了糟朽木器材质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转折性根本改变后(含水率远低于纤维饱和点),即将面临第二阶段的转折性根本变化(含水率略高或接近于平衡含水率),而这一阶段的改变结果对器物将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出土器物在短期内形态发生剧变,运用生物切片、扫描电镜分析技术对木质纤维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研究结果与结构病害腐变结果相吻合。选取与糟朽器物同期考古出土的糟朽棺板木作为分析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容积重、含水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得糟朽木器降解损失超过50%,含水率约为10.5%,力学强度指标与正常材质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降,且相对差异较大,最大约为正常木材强度的60%。对比分析结果,得出了结论:①糟朽木器的形态与结构状况与实验生物切片分析、电镜显微结构观察和研究结果相吻合,同时材质成分、容积重与力学性能测定结果为上述分析结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②致使糟朽木器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是胎木含水率,其值是非恒定的并随外部环境而改变,因此含水率可用于反映糟朽木器的材质特性;③纤维饱和点与平衡含水率是影响、衡量和评估糟朽木器形态与结构的两个重要的物理参数;④鉴于糟朽木器的材质特性,后期保存应尽量避免与水分的直接接触,需要严格控制其胎木的含水率,且维持恒定、稳定的保存环境,这点对后期糟朽木器的保存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糟朽木器 结构 形态 胎木含水率 纤维饱和点 平衡含水率
  • 简介: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有别于现代制作工艺;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蚀的重要因素。本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夹纻胎工艺提供素材。

  • 标签: 夹纻胎漆器 汉代 制作工艺
  • 简介:髹漆丝织品光老化性能的测试分析,旨在了解其抗光老化的能力,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工作以精制纯漆和桐油漆料分别髹涂的丝织物及未经髹涂的丝织品为试样,进行加速光老化处理。对试样的测试表明,两种髹漆试样经光照后强伸性下降轻缓,相同时段的降幅远低于丝织品,桐油漆试样降幅最小。两种漆膜在光老化中均有轻微的空洞和裂纹,纯漆膜损伤稍大。光老化过程中,漆膜对丝纤维的保护作用较好,漆丝的结晶度未有明显下降,而未髹漆丝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出土髹漆丝织品的保存和展示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髹漆丝织物 光老化 性能
  • 简介:本文对《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的编写特点、学术价值以及对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指导意义做了评述,同时就考古学文化性质及各文化之间的关系、红烧土房屋和窑洞式房屋、慢轮制陶和快轮制陶的起源等三个考古学研究中的问题,谈了亲身感受和看法。

  • 标签: 中国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 文化性质 建筑 制陶
  • 简介:通过前期现场调查,分析了贺兰口岩画的主要病害,提出岩画附近的危岩体是其中威胁较大的一类地质病害。根据现场勘察将贺兰口岩画附近不同状态的危岩体分为坠落式、滑塌式和倾倒式三类失稳模式。经过室内试验得到了岩石矿物组成、密度、气孔率、吸水率、单轴抗压强度等物理性质,并且利用Hoek—Brown准则、贯通率法以及岩石表面回弹值估算了危岩体与主控结构面的强度参数,例如单轴抗拉和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然后利用不同失稳模式的计算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中,需要进行加固。

  • 标签: 贺兰口岩画 危岩体 失稳模式 稳定性分析 Hoek—Brown准则
  • 简介:本研究以定边郝滩东汉壁画墓中绿色底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PLM)、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RS)分析了绿色底层的成分与物相,同时和四种已知国外绿土相比较,得出绿色底色为绿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考古学和后期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信息。

  • 标签: 壁画底层 绿土 颜料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