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考古发掘的传统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田野考古的发展趋势和新规程的要求了。它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田野考古的发展,影响了科学发掘的水平与质量,必须重新确定科学发掘的衡量标准,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确保科学发掘的正确方向,促进考古理念的转变和田野考古学的发展,把科学发掘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为现场文物保护和后续研究提供全面有效的系统资料信息.

  • 标签: 田野考古 科学发掘 衡量标准 对策和措施
  • 简介:选取广州增城庙岭出土四件先秦铜器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铜器除钲为锡青铜外,其他三件都是铅锡青铜。较之同期中原及楚地出土的铜器,增城庙岭铜器的技术特征显示出滞后性。推测是岭南地区本地的冶铸产品。

  • 标签: 增城庙岭 先秦 铜器 成分分析 金相分析
  • 简介:为探索光谱学和光学技术组合对中国彩瓷的无损综合科学分析,科学揭示我国两种著名彩瓷斗彩和粉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探讨其制作工艺,应用多光谱成像、超景深体视显微分析、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4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明代斗彩瓷片和2件山西新绛县绛州州署衙遗址出土的清代粉彩瓷片,进行了面、点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彩瓷的釉上彩与白釉域的化学成分有明显区别,明代斗彩的釉上彩中含有较高的铅元素,而清代粉彩的釉上彩中同时含有铅和砷。明代斗彩的深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而清代彩瓷片的红色釉上彩为赤铁矿着色,深红色釉上彩为朱砂着色;明代斗彩的绿彩为铜离子着色,青花呈色元素是钴。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识别和分析了釉上彩区域一些隐藏的图像信息,同时也通过OCT成像技术直观分析了釉上彩区域的断面结构。研究为早期釉上彩瓷器制作工艺的认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学参考。对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彩瓷进行科学分析对认识中国古代陶瓷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斗彩 粉彩 釉上彩 科学分析
  • 简介:跑马堤墓地是位于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的一处战国至汉代墓地。该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为研究从战国到汉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变迁提供了系统性的资料。本研究对该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元素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战国晚期铜器的材质包括铅锡青铜和锡青铜两类,不同类型功用的器物,在材质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西汉铜器的材质则以铅锡青铜为主,合金元素总量相对于战国晚期铜器要低,而且变化范围较大。整体上,该批铜器主要为铸造成型,但其中有3件汉代青铜容器为锻造而成,这三件锻造铜器均为敞口薄壁器物。研究结果可为汉代以后考古学和金属技术史研究提供资料,并为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史演进序列的补充完善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湖北宜城 跑马堤墓地 铜器 科学分析
  • 简介:为研究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颜料、有机底层、金属涂层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陶胎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批城阳城址彩绘陶器为高硅低铝陶器,为典型北方灰陶类型,吸水率较大,结构比较疏松,烧成温度范围在930℃~1025℃。陶器表面红色颜料主要为朱砂和赤铁矿,黄色颜料为针铁矿;8号墓部分彩绘陶器彩绘层底含锡;18号墓彩绘陶器黑褐色有机底层为生漆,为漆衣彩绘陶。这些信息为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保护修复实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 标签: 城阳城遗址 战国楚墓 彩绘陶器 科学研究
  • 简介:河南省荥阳官庄遗址发现了用于制陶的粘土原料以及未烧制的陶坯,这为研究西周中期以后中原制陶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为此,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部分原料和陶坯,并使用马弗炉对其中的陶泥进行了烧制实验。结果发现,官庄遗址的制陶原料含铁量较高,烧制过程中析出磁铁矿等铁类矿物,且烧成陶色偏深;此外,制陶原料和同期陶片之间物相的趋同性和化学成分的聚类性,显示陶器本地生产的特性。研究结果为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时期制陶技术提供了基础材料。

  • 标签: 官庄遗址 陶坯 烧失值 产源分析
  • 简介: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基础。通过更好的方式将博物馆的藏品及其背后知识呈现给观众,缩短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是博物馆教育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在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多样化的课程创新,缩短学生观众与藏品的距离。“藏品阅读”课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该课程针对初中以上学生、围绕藏品展开,创新课程形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以发现和体验为核心的教育参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 藏品阅读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