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明代仿宋《雪景山水》为绢本,局部设色,纵157、横74.5厘米,是山西省博物馆于1961年从北京宝古当购得。画面主要表现冬雪后的农村自然山势景色,抒发绘画者对祖国锦绣河山和农家生活之热爱,属于写实山水。画面远景是巨嶂高壁耸拔的山峰,峰顶满是点叶树丛,气势雄伟。中部悬岩山顶柏树丛中寺庙建筑,高低参差,古朴典雅。

  • 标签: 山水画 雪景 明代 赏析 省博物馆
  • 简介:2007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了“黄宾虹书画作品展”。本次展出的是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黄宾虹作品。系其家属遵先生遗愿捐赠的,是省内外最具水平的一批精品。展览中选取了70余件作品,涵盖了黄宾虹先生早、中、晚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了山水、花鸟、书法等,内容丰富且多为经典之作。

  • 标签: 黄宾虹 山水画 艺术特色 甘肃省博物馆 书画作品展 再认
  • 简介:本文在总结、吸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出土文字资料中"■"的分析为切入点,将出土实物资料中的伏兔、轴饰等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指出部分学者认为"■"与"轴饰"为一物的观点不确;"■"仍应从前人之说,指"用来捆缚伏兔的革带"的物品。更多还原

  • 标签: 金文 车饰 画■
  • 简介:<正>“钱”又称“便换”,是唐代金融流通领域新出现的一种支付形式,近似现代的银行汇兑业。据记载约出现于唐宪宗元和初年。“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钱’”。“钱”者,系汇兑间的形象化比喻。“商人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钱,

  • 标签: 商人 进奏院 钱币 流通领域 唐代 支付形式
  • 简介:清代王犟善于山水,作品清晖秀润,格调高古,形成我国清初画坛“虞山派”,号为“四王”之一、“清六大家”之一,遐迩闻名。公毕生不入仕途,专事绘画,笔耕不断,直到临终之年尚作画四幅。其落款时大多自标以“临”、“摹”、“抚”、“拟”、“仿”之类字句,以致清末以来被某些人贬为“恶”、“崇古保守”等,肆意歪曲,其实经历史印证并非如此。王犟绘画是“托古改制”,借古开今,另出新意。他成功集古人之“大成”,成绩卓著,影响一代又一代后学。

  • 标签: 山水画 画册 托古改制 虞山派 绘画 作画
  • 简介:<正>一九八二年十月,于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411号房址内发现一幅地。地位于室内靠近后壁中部的居住面上,以黑色颜料绘制。地的前方是一圆形灶台,隔灶台与室门相对。“地画中有人物和动物图案。上部正中一人,高32.5、宽约14厘米、头部较模糊,犹如长发飘散,肩部宽平,上身近长方形,下部两腿交叉直立,似

  • 标签: 大地湾 地画 动物 仰韶文化 祖先崇拜 三位一体
  • 简介:甘肃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曾对甘肃河西水陆进行过两次调查。一次是1998年8月,一次是2002年9月。两次调查已发现甘肃河西古浪、山丹、民乐、武威四个县市博物馆中馆藏水陆486轴。这些水陆过去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藏于库房几

  • 标签: 甘肃 水陆画 水陆法会 信仰民俗
  • 简介:作为扬州八怪之首的梅大家,金农的梅花极富魅力。他以梅为参禅,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禅境,引人入胜。

  • 标签: 禅境 金农 扬州八怪
  • 简介:2013年8月16日.“黄永玉九十展”在我馆开幕。如同黄永玉先生一贯的行事风格.“照老办法.开门就看。不剪彩,不演讲.不搞研讨会”。九十高龄的黄永玉先生用他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文化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

  • 标签: 黄永玉 画展 行事风格 力量
  • 简介:一1982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房址F411地面上发现的绘画,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建筑绘画作品,在考古学、人类学及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大地湾地

  • 标签: 大地湾 新考 湾画
  • 简介:<正>山水寨沟汉画像砖墓,位于新郑县城西约10公里的辛店乡山水寨沟村东岗上。1989年1月,该村农民在建房时发现。我所即派人前往调查,发现墓口已被挖开,墓顶填土被起走,随时都有被盗掘的可能。我们一边将此情况向上级反映,一边派人进行保护。3月,我所对该墓进行了清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一、墓葬概况该墓为单室子母砖券墓,由于填土已被农民盖房时挖去,所以地层情况不太清楚。墓门南向,墓道残存1米多,斜坡式,前窄

  • 标签: 汉画像砖 斜坡式 填土 子母 墓葬 长方形
  • 简介:我对河西水陆的专注始于1994年。十年来,在甘肃文物局和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八次深入河西各县市博物馆调查水陆的收藏情况,现已基本摸清了河西水陆的收藏数量和保存现况。

  • 标签: 河西 敦煌研究院 敦煌学 文物 简述 收藏
  • 简介:黄慎《聋哑和尚》为赣州市博物馆藏品。纸本,62×132厘米。背药葫芦、身穿补衲衣、足登芒鞋之聋哑和尚。采药时见一蝙

  • 标签: 黄慎 博物馆藏品 衲衣 纸本 采药 时见
  • 简介:汉代画像,简称汉,是我国两汉时期的重要美术作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造型,造型既是绘画、也是雕塑的特征。所不同的是绘画在平面上描绘可见事物的形象,所表现的对象十分广泛。而且在再现对象的形貌神情和丰富色彩方面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而雕塑则具有实际的长度、高度和深度的“三维空间”,

  • 标签: 汉画 画像 汉代 两汉时期 探源 雕塑
  • 简介:2003至2004年大同市在城区东门外御河动工兴建大同生态园,在施工现场发现大量石质桥梁构件,包括华表、栏板、望柱、涵洞,大量青石条、青石板等,另发现石兽2头、铁兽3头、柱头圆雕残小石狮1个、刻神兽头部的石质构件1个。经考释文献可以初步确定,此处乃兴桥故址,所出土文物为兴桥遗物。

  • 标签: 大同市 施工现场 出土文物 生态园 兴云桥
  • 简介:水陆是以图像遗存为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涉及历史、民俗、宗教、艺术等方面丰富的信息,如果以"图像学"研究方法入手,深入发掘水陆的各种文化内涵,使之不仅成为艺术史、美术史的研究素材,而且更可能成为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史,乃至整个文化史研究的经典范例。

  • 标签: 水陆画 水陆法会 图像志
  • 简介:在中国古代,自先秦以降就一直有绘制历史的传统。《楚辞·天问》中保留有关于历史的记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述了从六朝至唐宋时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并且还阐明绘历史时必须遵守真实性的创作原则。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中,保存有不少历代画家所绘历史题材的画作。同时也保存有不少各代画家创作的描绘当时人物或社会凤物、习俗的作品,流传至今也可列入历史的范畴。在西方世界,历史上也都有绘制历史的传统。现存的西方历史同样包括两类内容,一类是画家创作的历史题材的绘画;另一类是不同时期画家所描绘当时社会生活的绘画,流传至今,也属历史的范畴。在近代中国,画家在学习西画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历史的新尝试。新中国建立后,历史画出现了新的热潮。历史创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两点:第一要重视历史的真实性,第二是作品的艺术性,相辅相成,缺—不可。

  • 标签: 历史画 历史题材真实性 艺术性创作原则
  • 简介: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他身高九尺,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须飘洒胸前。他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威武雄壮。这便是我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武圣人——关公。

  • 标签: 诗画 风雨 关帝 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