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束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重大意义,在当时浙江银行发行纸币的图案中亦得到反映,即意味封建皇权的“龙”被意味民众觉醒的“狮”所代替。

  • 标签: 辛亥革命前 图案 银行 浙江 双龙 封建统治
  • 简介:麦积山石窟北魏和平至太和年间(460—499)开凿的几组具有明显窟特征的窟龛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造像题材、图像内容不仅体现出浓郁的时代特点,而且对于研究麦积山石窟营建与开凿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种窟龛样式在一定程度上对麦积山西魏、北周时期的窟龛开凿也产生了影响。

  • 标签: 麦积山双窟 图像内容 历史背景
  • 简介:研究元代货币,时常涉及元代的蒙古字——八巴字,这是一种早已废弃的民族古文字,但在当时,却是一科应用非常广泛的文字,了解一些民族古文字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把少数民族钱币研究推向深入,也可以使我们在钱币研究中避免错误。八巴字的创制一、使用畏兀式蒙古字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最早记载见于新旧《唐书》,活动在额尔古纳河一带。此时北方广大的草原在回鹘汗国统治下。九世纪中叶,回鹘汗国为黠戛斯人所灭,

  • 标签: 回鹘汗国 八思巴字 黠戛斯 畏兀 《唐书》 八思巴文
  • 简介:本文经类型学研究。将辽东地区两周时期流行的房式陶壶分为三期,并对年代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内涵与外延的把握提出三点认识:1.房式陶壶的祖型可追溯到庙后山文化,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太子河、浑河为中心,分布范围遍及辽东地区具有显著时段特征的一种考古遗存。2.将房式陶壶分为A、B两系,认为它们是同源陶壶谱系的两个发展序列。3.所谓“美松里”陶壶,是房式陶壶自西周中晚期发生分野以后,向东流入西北朝鲜地区发展的一支。同时这种陶壶的北传,还对西团山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 标签: 双房式陶壶 分期 年代 来源 流向 两个发展序列
  • 简介:<正>桂堂位于四川省梁平县城西南12公里的金带乡桂村,地处梁(平县)垫(江县)公路西侧。占地110亩,其中园林面积77亩,建筑占地33亩。山门向西,呈长方形四合院,四周红墙环绕,寺内殿宇七层,依次是大山门、弥勒殿(包括韦驮殿),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包括舍利塔)。厢房众多,左厢有报恩堂(供有护

  • 标签: 破山 西南佛教 古寺 祖庭 藏经 舍利塔
  • 简介:近日在吐鲁番市新城附近的居民家里,收集到沙俄时期头鹰紫铜币4枚,按俄币上的铸造年份,先后介绍于下:

  • 标签: 吐鲁番市 双头鹰 铜币 收集 沙俄
  • 简介:2005年元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文物精品展在纽约展出,展品中一件造型独特的鲜卑文物珍品"力士搏狮纹金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标签: 人物双狮 双狮纹 牌考
  • 简介:蚌埠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是迄今为止年代较早、数量最多、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考古资料。它的表现形式、刻画方法以及符号的组合形式对研究我国汉文字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蚌埠双墩遗址 刻画符号 文字起源
  • 简介: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止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流通年限最长,也是发行最为成功的一种货币。现将笔者收藏的一枚面“卍”字五铢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五铢钱 古代历史 公元前 汉武帝 唐高祖
  • 简介: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藏族政治家,藏传佛教的一代宗师。他出生于西藏萨迦派世家,幼年学习佛教,10岁时来凉州,在这里生活、学习、成长。19岁离开凉州,跟随元世祖忽必烈,并被“尊为国师”,之后又“升号帝师大宝法王,更赐玉印,统领诸国释教。”他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超人的智慧,毕生致力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弘扬佛法。他在凉州的十年间,对藏族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 标签: 八思巴 凉州 帝师 成长 藏传佛教 藏族历史
  • 简介:“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首句。“道”意指宇宙的本体,万物之玄妙。它贯穿大至宇宙,小至一草一木、一器一皿之中,无时不存,无处不在。《道德经》是智者的书。它向人们诉说“道”,论辩“道”,授人以“道”。从政者,老子之“道”教你如何治政.以无为而治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 标签: “道” 《道德经》 设计 当代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
  • 简介:最近我们从国外一份钱币资料上发现,鄂西北(鄂北)苏区马克头像银元还存在着将民国银元改铸的情况。观察资料所见,这枚鄂北苏区马克头像壹元银币反面(镰刀、斧头一面)左下侧尚留有“中华民国三年”几字的残迹及袁大头头顶的残迹。正面(马克头像一面)能见到嘉禾图案的残迹,从而不难看出此币乃用“中华民国三年”的袁大头银币改铸的。对此,我们试作如下探讨。1.我们认为此币不是伪品,据分析作伪者不可能为此草率地将“民三·袁大头币”伪作成

  • 标签: 鄂西北 鄂北 伪品 版别 团花纹 三年
  • 简介:隆化县民族博物馆收藏有一件辽代白釉贴花莲生贵子榴联体笔洗,造型奇特,设计乖巧,别具匠心,为笔洗中的精品,也是辽瓷继承发展中原瓷业的优秀作品之一。

  • 标签: 隆化县 辽代白瓷 联体笔洗
  • 简介:关中出土远点、点“通”大观平钱郝朝之,常润富1990年,在关中中部渭河北岸(北宋属同州地区),出150余公斤北宋铜钱,其中多数为未经使用的圣宋元宝和大观通宝平钱。小平圣宋为日本《古泉大全》载第2-4、7-9、14-18、27、28品,小平大观为该书第1-6、12、13、15,16、22、24-26品,绝大部分是第22品(平头通)。其中还出土了大观通宝“远点通”1枚与“点通”平钱多枚二种,为历来钱谱未载。这批钱均为精美的陕西铸钱风格。大观通宝,因其通字走之旁上点与下笔相距颇远,所以称为“远点通”(图1),又因其通字走之旁上为点,而称为“点通”(2)。此两种钱皆异于常品。“远点通”在各类小平大观中,笔划最精细,或可称为“细笔大观”。“远点通”并不是人们常说的“楷通”大观钱;有人认为,“点通”两点中,下面的一点为流铜,这批钱中出有多品均作“两点”,可说明不是流铜。关中出土远点、点“通”大观平钱@郝朝之,常润富

  • 标签: 古泉大全 圣宋元宝 双点 流铜 钱谱 铸钱
  • 简介:古城墓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岱海南岸.墓地面积3000平方米.2003年8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5座,除m2为一座土坑竖穴墓葬外,其余均为偏洞室墓.偏洞室墓平面呈长方形,在其北部下侧掏出一偏洞室,其底部略低于墓穴底部,在墓穴底部摆放动物.

  • 标签: 凉城县 古城墓地 内蒙古 洞室墓 乌兰察布市 抢救性发掘
  • 简介:这是一枚持花女神图西班牙柱银币。该银币正而图案是坐在卧榻上的西班牙女神,她头戴城堡形皇冠,背靠群山,手拿橄榄枝伸向前方,上书西班牙文国号“ESPANA”(西班牙),下书发行年款“1870”。

  • 标签: 西班牙 银币 女神 赏读 国号
  • 简介:1981年,陇西县昌谷乡元各村农民岳某在地边取土时,挖到一枚古印,后被人辗转卖给城关购销站。县文化馆干部王鸿义、陈兴得知消息后,与当事人及购销站联系协商.将该印收归文化馆保存。现在,这枚印章陈列在陇西县博物馆展厅。

  • 标签: 陇西县 昌谷乡 古印 文化馆 八思巴字 “乾州分千户印”
  • 简介:古城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南岸,墓地面积3000平方米。2003年8月发掘墓葬15座,墓葬形制流行偏洞室墓,仅M2为竖穴土坑墓。15座墓葬中,11座为正式发掘的,正式发掘的11座墓葬中皆或多或少的存有殉牲。

  • 标签: 小双古城墓地 殉牲与人种 殉牲与墓主人性别和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