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山王酿鼎铭文中,有一句为:“昔者,吾先考成王早弃群臣,寡人幼未通智,惟傅姆是从。”其中的“”字,从立从重,诸家都隶定为(立重),但考释不尽相同。张政烺先生谓:“(立重),从立重声,读为踵,继也……幼(立重),言少年继位。”(见《中山酿壶及鼎铭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一辑》)。赵诚先生认为是童字,他说:“(立重),重之繁

  • 标签: 考释 古文字研究 铭文 成王 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段注
  • 简介:<正>1984年2月,襄樊市青山机械厂在襄阳城西虎头山的东北麓贾家筑路时,发现一座砖室墓。由于当地群众对雕刻有精美图案的墓砖出于好奇心,而没有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致使墓室后部的砖被揭掉。我处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赶至现场,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并追回部分墓砖,现将清理结果分述于下:

  • 标签: 画像砖 忍冬纹 襄樊市 供养人 铺地砖 文物
  • 简介:<正>1981年冬,湖北省黄冈县黄州公社星火大队砖瓦厂,在制砖取土中发现一批古墓,并有一座墓的棺椁露面,经调查属战国竖穴土坑木椁墓,当即进行保护.1982年春,根据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意见,在黄冈地委和行署领导下,由省博物馆、黄冈地区博物馆和黄冈县文化馆派员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参加发掘工作的,还有黄冈地区各县的文物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还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六六○部队的大力支持.

  • 标签: 发掘简报 图版 文物考古 楚墓 考古发掘 省博物馆
  • 简介:我对西藏铜元的实物接触比较少。以前只是零星的碰到几枚。由于不认识上面的文字,可供参考的书籍又比较少,往往随手边上一放,未加重视。近年来,随着西藏钱币学会《中国西藏钱币》的出版,提供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资料,另有一本尹正民先生的《中国西藏钱币图录》,小巧而实用,适合随手翻阅。这些给了我赏析西藏铜元的方便。又给了我增加认识的乐趣。

  • 标签: 西藏 铜元 钱币学会 参考资料 中国
  • 简介:本文以清代诗人吴雯的一件传世书法作品—《送徐道之粤东》为切入点,结合文献,考证其诗受赠者徐道的生平家世,收集散见于各种史籍中的徐氏记载,力图以还原一个距今300多年的湮没无闻的士人生平为标本,尝试进行艺术史研究和文献笺注学的关联考证。

  • 标签: 吴雯 徐道冲 徐嘉炎
  • 简介:通过2002年的发掘,不仅对研究烧制青白瓷的窑炉结构、窑壁的砌筑方法、窑炉内温度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而且对研究瓷器烧造工艺流程和过滤池及成型作坊的结构、功能等问题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繁昌窑 2002年 柯家冲 龙窑
  • 简介:和阗区行政长钞票为甘肃军阀马仲英部将马虎山1934年-1937年期间,占领和阗及叶城一带为用以筹措军费自行印发的纸币,俗称“马虎山票”,面值有“壹两”、“叁两”和“一百文”三种。1937年,马虎山与盛世才交战,10月份战败,逃往印度,“马虎山票”随之停印。

  • 标签: 钞票 行政 1937年 1934年 马仲英 盛世才
  • 简介:学者们关于殷墟青铜器铸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很深入,苏荣誉先生在其大作《二十世纪对先秦青铜礼器铸造技术的研究》中已做了详实的论述。21世纪以来,随着孝民屯村南及东南地铸铜遗址的发掘,殷墟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铸铜遗物,仅陶范就达10万余块,还有2千余块泥芯,2百余块陶

  • 标签: 殷墟 制作工艺 陶范 泥芯 铸造技术 青铜器
  • 简介:邙洛近年出土的三方杂姓墓志,信都伯、冯顺公冯聿,乃太师冯熙之子。父子二志皆出自“乾脯山之阳”;尚书郎中源,征北将军、北讨都督源子雍之子,凉州刺史源延伯之弟,源延伯墓志亦近年出土;张懋史书不载。曾祖腾、祖光、父敞、张懋本人与长子显孙、次子令孙、三子汉孙五世为官,姓名、官职记述清楚。三方墓志的魏碑书体,各有特色,冯聿、张懋二志化隶入楷,楷则俨然;源墓志在魏碑楷化进程中具有行楷体势,与其同时下葬的长兄源延伯墓志的书法,似均出自季父源子恭之手。

  • 标签: 邙洛墓志 冯聿 源模 张懋 魏碑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