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广西专家学者云集桂林雁山园召开首届“桂研究”研讨会,此后“桂”成为广西地方的标志,成为广两文化界、学术界共同精心打造的文化学术品牌。近年来,有关“桂”渊源及其概念溯源引发热烈讨论,关注焦点集中在康有为《桂答问》及其《桂答问·序》上。

  • 标签: 康有为 答问 渊源 2009年 专家学者 学术品牌
  • 简介:赫梯的研究包括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答案清楚,实则不然。国内世界古代史学界通常将其局限在一个双重狭义的层面上。纵观赫梯人历史文化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及国际赫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可以发现这样的认识有待商榷。只有通过交流与讨论,在中国,赫梯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从而得到真正的重视和科学的发展。

  • 标签: 赫梯学 内容 定位 思考
  • 简介:现代优生由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创办于1883年。文章讨论了藏医优生发展的历史,认为在孕前期保健与优生范畴方面,《四部医典》提及精卵质量如何影响胎婴儿的质量以及《优生方法》中关于父母的情绪和思想动机能力改变胎婴儿质量的观点显示出藏族独特的优生观念。

  • 标签: 藏医 《四部医典》 《优生方法》 优生学
  • 简介:李兆洛(1769-1841),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

  • 标签: 李兆洛 学思 方志 清代学者 文学家 常州市
  • 简介:《安多政教史》对研究19世纪安多地区的宗教现状和社会政治状况、格鲁派的寺院分布情况等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安多政教史》的历史文献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鲜有学者对其文献资料进行文本研究。文章试图应用文献的方法,对《安多政教史》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内容结构、数据、缺陷以及文本译介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安多政教》 历史 文献学
  • 简介:<正>《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六册有《天子建州》篇,是有关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献,为研究先秦礼提供了宝贵的材料。由于有甲、乙两个写本相互对读,且甲本较为完整,为简序编联和文字释读提供了很大便利。经过原考释者曹锦炎先生及诸位学者的研究,现在全篇文字基本可以读通。不过,由于其中关于礼制的记载多不见于传世文献,甚至有与传统说法大相径庭者,所以在具体文意上仍存在不少见仁见智之处。为便于讨论,我们依据甲、乙两个写本的图版,同时吸收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参以自己的看法写出通行释文如下:

  • 标签: 礼学 传世文献 战国楚竹书 甲本 简文 博物馆藏
  • 简介:中国人类学学者第一次聚集在一起讨论中国人类的定位与规范,部分学者表达了对人类学学科与自己的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宣示了他们对学术伦理和学科规范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学科规范 学术伦理 中国人类学 世界人类学
  • 简介:弗里德曼范式是中国宗族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在反思、批判这一理论范式的过程中,学者们不仅质疑了其所关注的祀产要素的核心作用,也尝试从地方化聚居、文化族谱等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宗族。本文梳理人类中国宗族研究的理论流变,反思已有的研究局限,认为各类仪式性互动对宗族的构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理解中国宗族的关键要素。并从仪式入手探讨中国宗族组织的学术路径,旨在对当代中国宗族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有所贡献。

  • 标签: 弗里德曼范式 中国宗族 仪式
  • 简介:本文在简要回顾经济人类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从经济人类在中国的传播和针对中国情境的经济人类研究进展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经济人类的研究现状,然后结合国外经济人类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应用,剖析了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差异,并从研究视域拓展、研究层面融合、研究范式转变和研究学科整合等四个方面展望今后中国经济人类研究有待努力的方向。

  • 标签: 经济人类学 中国 展望
  • 简介:壮语是分类词强势型语言的代表,壮语分类词也因而备受关注,几十年来在汉语量词理论的观照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多年来的研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研究成果也很难被语言类型学家所引用,这和壮语作为分类词强势型语言代表的身份极不相称。有鉴于此,壮语分类词研究亟需吸收当代语言类型的研究成果,把壮语分类词放在整个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参照类型的描写框架,借助分类词类型的研究成果,把相关参项的表现形式与其它分类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壮语分类词的共性与殊相。

  • 标签: 壮语 量词研究 分类词 类型学
  • 简介:发展人类是将人类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发展研究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分为两大类,一是人类学家参与到实践中,扮演计划制定者、决策者等角色,通过获得地方性知识,力求“自下而上”的新发展模式①。另一类是用学术的眼光,描述和分析某一特定地区的发展进程,或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发展行动比较,审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评建议㈤。本文的研究即属于此类。本文回溯了凤凰半山客地区6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发展人类的角度来解读田野调查资料,着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凤凰的人地矛盾有何特殊性;第二,人地矛盾是如何被解决的;第三,为什么凤凰没有陷入农村发展停滞的怪圈,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快,凤凰的经验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 标签: 人类学家 凤凰 解读 人地矛盾 地方性知识 分支学科
  • 简介:一、社会人类空间理论与实践在社会研究领域,一种新的叙事方法和理论转向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社会学界被称作空间转向,代表人物有福柯、大卫·哈维、烈斐伏尔、爱德华·索亚、安东尼·吉登斯等社会学者。自此,有关空间的研究超越了哲学上的对其本体论的探讨,人们开始关注空间的社会实践,关注人们在空间中的主体性行为和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空间转向,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因为在以往的社会研究中,似乎很少关注空间问题。“社会经典确实探讨了空间,但探讨的方式却很不明晰,很不充分。”事实上,社会空间涵盖了丰富的话语场域、经验性事实,其观察角度为社会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社会的角度。

  • 标签: 社会人类学 空间理论 社会研究 社会学研究 西藏 观照
  • 简介:民国时期古史辨运动与域外汉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关联。古史研究者早年多受过新式西洋史教育,或在欧美大学接受学术训练,不同程度受过近代史学观念的洗礼,与旧式学者文人不同,信仰“三皇五帝”者自然越来越少。国内古史研究是国际汉学界有关中国古史研究学术链条上的一环,欧洲、日本、中国学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动。中国学者已注意到理雅格、沙畹、夏德、马伯乐、白鸟库吉、内藤湖南诸氏的疑古论。夏德《中国古代史》对胡适、顾颉刚均有所影响,对古史辨运动的兴起有推波助澜之功。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在民国史坛颇有流传,顾颉刚对其人其事亦有所知,然顾氏疑古论与白鸟之间并不存在学缘关系。有论者认为顾氏疑古思想乃“剽窃”日人陈说,此一指控系牵强附会,并无实证。

  • 标签: 汉学 疑古 夏德 顾颉刚 白鸟库吉
  • 简介:在清初至民国的校勘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在底本上著录参校本行款,并标识参校本行款起讫的校勘方法,该方法被称为“勾勒行款”,具有学术史上的“典范”意味。本文从题跋书志中勾稽史料,结合若干善本实物,重建勾勒行款典范的形成、普及、嬗变的历史场景,理清其内在学理脉络,指出古籍物质形态与文本错讹具有深层的内在关联,而这正是“勾勒行款”得以建立的学理前提。

  • 标签: 勾勒行款 校勘学 版本学 毛扆 黄丕烈
  • 简介:蔡锡勇,字毅若,生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福建龙溪(今龙海市)人,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最为器重的洋务干将,也是把西方会计理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 标签: 会计学 专著 首部 西方会计理论 湖广总督
  • 简介:本文就人类民族学理论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作了简要的论述。以例证形式提出了人类民族哲学理论缺失、“田野调查”研究范式老化及我国生态人类研究重心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充分证明了人类民族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当下社会所面临的理论需求和指导。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是学术的一个增长点,是促进人类民族创新的新路径。

  • 标签: 人类学民族学 理论创新
  • 简介:薄薄一本158页土纸的32开《通俗经济讲话》,在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却有着让人不容小觑的内涵——这是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年代,祖国狼烟四起、大好河山支离破碎之时,为一位被监禁于国民党反动派大牢的共产党员撰写,并由共产党所领导的出版社在国统区的文化名城桂林所出版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的通俗读物。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通俗读物 出版者 作者 国民党反动派 共产党员
  • 简介:本文以撒拉族相关族名为重点,通过语言人类的研究,提出撒拉族源自Qaramang(尕勒莽)部,和土库曼、土耳其的Karaman,鸟兹别克的努尔塔Salur人都应是源自历史上著名的、Salur乌古斯部的一位领袖Karaman的观点。撒拉族的自称Salir,是由历史上的Salur、Salgur、*Saragur、呋SarigOgur等演变而来。SarigOgur意为“黄箭(部落)”,曾是匈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等一些乌古斯(0舢z)民族和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祖先回纥(Ogur)都同出一源。

  • 标签: Saragur Salr 撒拉族
  • 简介:仓修良新著《方志通论》(增订本),全面展现了著者的方志研究体系,对于当前方志学科建设的深化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解读这部方志学科的经典之作,从方志发展史的建构、章学诚方志理论评析、方志批评研究、胡乔木方志理论以及治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五个方面,总结和阐述了该书的重要学术价值。

  • 标签: 仓修良 方志学通论 地方志 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