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9月,教育部将科学课程提前到小学一年级,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到了高中阶段,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的物理却遭遇冷——2017年高考,浙江省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

  • 标签: 物理学习 物理学家 基础学科 小学一年级 科学课程 创新能力
  • 简介: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颁给了于敏。因为核事业的特殊性,这份荣誉显得有些“迟到”。在此之前,于敏曾经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而“隐身”长达50多年,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在他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我看到国家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BBS上有人评论:“记得当时‘两弹一星’元勋表彰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名字,当时感觉特别陌生,这人干吗的,为啥他排第一,还代表讲话。当时以为是以姓氏笔画排序的。现在才知道这真是国之巨匠啊!”

  • 标签: 国家最高科技奖 核物理 学者 两弹一星 清华大学 特殊性
  • 简介:施士元教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70年前,他曾远涉重洋,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研究核谱学,是居里夫人培养的中国物理博士。学成回国后,他致力于中国的核物理的开创和发展,是我国核物理的奠基人。他曾先后担任中国核物理会与中国核学会的常务理事,江苏省第一届物理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还是江苏省第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南京市政协常委。老人一生论著丰厚,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论著与译著10余本,并参加了3本物理方面的词典编写。他在南京大学60年的教学生涯中,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家吴健雄等,中科院学部委员中有12人是他的学生。拜见居里夫人施士元1908年3月生于上海崇明,1929年夏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江苏省官费留学,于1929年底到了法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在巴黎大学注册时,施士元拿‘到了了一份教授名册,上面列着数十位学者科学家的名字,其中就有居里夫人。施士元在清华大学四年级学习时,《近代物理》最后一章“放射性”中曾介绍过居里夫人。她是法籍波兰科学家,是举世闻名的镭和外的发现者,“放射性”这门新兴学科的奠基人。于是,施土元就写...

  • 标签: 恩师居里夫人 施士元恩师 核物理学家施士元
  • 简介:2008年秋,国家天文台在河北兴隆观测站举行建站40周年及缅怀程茂兰先生的集会,我们作为程茂兰的亲属应邀参加。归来之后,写下小诗一首:“海外求索卅二年,归报祖国心毅然。殚思极虑攻天体,气若彩虹品如兰。”诗虽然短小,却概括了大伯程茂兰建设和发展祖国天文事业,孜孜不倦、无悔追求的一牛。

  • 标签: 天体物理学家 彩虹 2008年 天文台 小诗 祖国
  • 简介:谢郝先生,谢谢西北民族大学的邀请有机会在这里作演讲。今天我讲两点:第一是讲总结学科经验,建立学术自信;第二就是讲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就业门路。第一点,就是像前面几位先生已经提到的,就是说我们怎么样把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应该怎么样为中国的现实服务。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结一下我们中国的研究状况,正如我们开个商店每个月都要盘底一样。

  • 标签: 教学质量 经验 学科 西北民族大学 理论联系实际 就业门路
  • 简介:质量是办学的生命.西北少数民族高校在教学上务必正视低分进、高分出的现实矛盾,坚持发展性教学目的.与时俱进,务必重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广适应的教学运作.

  • 标签: 少数民族 高校 教学 质量 西北
  • 简介:一、现状与思考记得一位知名教师曾讲过自己女儿的一件真实的事:教师布置孩子们写“春天”,她女儿说不会写,这位教师说,那我们出去看看吧。到了野外,看到的春天并不像我们在优秀作文中看到的描写,什么鸟语花香,什么花红柳绿,而是青中有黄,也没有什么人忙着春耕,而是一片闲适。

  • 标签: 语文教学质量 实效性研究 习作教学 优秀作文 教师 女儿
  • 简介:<正>如果说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出现了“汉语热”的话,那么法国可谓是其中熊熊燃烧的一个“大火炉”!汉语教学在法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它不但触及面极广而且形式丰富多样,学习汉语的人数量多。在最近几年,中国文学翻译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法国。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汉语热”的“热”字:我们认为这一词不是说明性的,而是描述性的。事实上“汉语热”或“时髦”是一种持久的“热”或经久不衰的“时髦”。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必须对它们的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

  • 标签: 现代汉语教学 法国 汉语教师 汉语热 巴黎 中文教学
  • 简介:邮电部的一些同志,在编写《华北交通邮政史料汇编》的时候,老朋友孙志平同志把他们已经编出的部分草稿送给我看了看,然后邀我去同他们谈谈。下面是1990年8月14日上午同他们谈话的提纲。我想,编写其他方面的史料,也可能遇到这些问题,特将那次谈话的提纲介绍在这里。

  • 标签: 专业史 地方志 中国 编纂工作 史料
  • 简介:通》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理论名著,它在诸多方面为我国的史学批评开辟了道路。在《通·补注》篇中,刘知几总结了唐朝以前史注的主要成就,划分了注的种类。他褒扬训解式注而贬低补阙式注,鄙弃自注。这些观点引发了后代史学家许多争议,开创了注研究的议题,客观上推动了注批评的发展。

  • 标签: 刘知几 史通补注 裴松之 三国志注
  • 简介: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崔述对先秦历史疑古辨伪,求实考信,不但澄清许多古书记载的谬误和古史传说的疑团,而且表现出深刻的考理念与考见识。其“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百家杂于经传”的考理念,表现为以经证则去古未远的考原则;强调“不应后人所知。乃反详于古人”的考理念。表现为对古史传说循流溯源祛疑解惑的考方法;反对“凡说上古者,皆以后世例之”的考理念,表现为朴素历史主义的考史学风。他的这一系列考理念和考见识,对中国古代历史考证学理论与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崔述 史考 史识
  • 简介:《安宁》和《伊米德》是姊妹著作。本文对这两部著作的版本、结构、内容进行了比勘。认为此两著作都有自己的特点,在结构方面基本相同,内容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和纠正,在历史和文献学研究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标签: 比勘 米德 安宁 文献学研究 相互补充 学术价值
  • 简介:在周代的规谏劝诫制度中,包括所谓"献书"一类引人注目的特殊形式.它一方面对周王统治能起到政治上的规谏补益之效,另一方面则开启了鉴思想的端绪.以史为鉴思想实肇始于周公,复经记事史官的载笔实践,终促使其后来发展完善起来.

  • 标签: 史官 献书 以史为鉴
  • 简介:<正>塔西陀的生平事迹,我们所知不详。他大概出身于山南高卢或那波尔高卢的一个骑士家庭。自小受过良好教育。从他自己的作品中得悉,他曾师承当时罗马的大演说家阿佩尔和塞孔杜斯学过修辞学和散文写作。

  • 标签: 塔西陀 编年史 阿古利可拉 日耳曼人 罗马人 执政官
  • 简介:关于敦煌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他经过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驼队缓缓行进在落日下的大漠,清澈的月牙泉静卧在连绵起伏的鸣沙山中,沙山碧水相依……关于'敦煌'一词,东汉应劭的解释是:'敦,大

  • 标签: 伤心史 史振兴 振兴史
  • 简介:中外既有的书籍史研究为数甚夥,就西方书籍史研究而言,目前正在由书籍史研究转向更为强调读者角色的阅读史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对晚清书籍/阅读史研究情况作了梳理。参考中西方书籍/阅读的研究成果,在所掌握的史料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关于开拓晚清书籍/阅读史研究的一些设想,希望能对读者有些许提示作用。

  • 标签: 书籍史 阅读史 阅读 文本 读者 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