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抗战胜利那年我4岁,和父母住在延安王家坪,那里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因此父亲虽因病在家休养,但对各方面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 标签: 延安 抗战胜利 司令部 集团军
  • 简介: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决定让进步作家和文艺家秘密退出重庆。事变未几,周恩来派宗群通知白朗携婆母和一双小儿女随十八集团军家属赴延安。同一辆卡车上,还有艾青夫人韦荧和欧阳山妻子草明等人。陕北的1月,气冻霜凝。可是,

  • 标签: 白朗延安 罗烽白朗
  • 简介:苏姐~③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她少年时代就追求进步,于1936年9月参加中华民族先锋队。西安事变时,她是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执行委员,参加了西安事变的群众运动。西安事变后,她突然消失了。父亲多方打听,才知道她去了延安。苏姐不辞而别,父亲怕我步她的后尘,立即把我送回浙

  • 标签: 奔延安 里风尘 风尘奔
  • 简介:1939年11月,由于被八路军、新四军俘获的日军官兵日益增多,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创办一所能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进而争取和团结他们的日本工农学校。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学校位于著名的延安宝塔山下,共有16个窑洞和一栋不大的平房。包括校长和炊事员在内的全体工作人员仅20余人。校长由当时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担任,副校长由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政治部敌工科科长赵安博担任。

  • 标签: 延安精神 野坂参三 巨石纪念碑 三五九旅 抗日根据地 延安人
  • 简介:1942年5月间,延安文艺界人士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等场合不止一次地论及文艺事业的重要性,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时移境迁,

  • 标签: 升华纪念 延续升华 纪念延安精神
  • 简介:一1941年4月底,负责中央宣传部的洛甫(张闻天)把丁玲从川口乡下叫回来,决定由她担任即将创刊的《解放日报》文艺栏主编。同年5月16日,《解放日报》于延安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编辑出版大型日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担任社长。

  • 标签: 丁玲延安 延安文艺 文艺座谈
  • 简介:《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传入中国后,对中共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该书与延安整风的关系,从整风指导思想的形成,整风学习的内容,党史讨论的方式方法,以及在"思想斗争的过程中发现了反革命",到运动结束,中共中央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影响。

  • 标签: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延安整风 毛泽东 王明
  • 简介:当年在延安,阮若琳是一位深受官兵们喜爱的“娃娃老师”。新中国成立后,她继续转战在教育宣传战线,后来又担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等职务,领导、参与制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电视精品,

  • 标签: 延安 新中国成立 电视剧制作 故事 儿女 中央电视台
  • 简介:共产党是无神论者,但在一个特殊的年月里,共产党队伍中,却有一位基督教牧师,入党后仍以牧师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他就是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所说的"王牧师",此人真名叫董健吾。董健吾,1892年1月出生于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县城东门棣华桥一个小康之家。

  • 标签: 董健吾 《西行漫记》 城东门 宋子文 秦邦宪 革命活动
  • 简介: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是中共走出生存困境的应急之举。当领导者拿起锄头,带着知识分子走进乡村时,它在政治与精神方面的溢出效应,不亚于其创造的物质财富,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附加意义。其中,大生产与整风的偶然结合,使得劳动被赋予了思想规训的意义,而“权力控制”也成为解释“延安道路”的新范式。事实上,对于奔赴延安的左翼知识青年而言,与其说是劳动改造了知识分子,毋宁说是知识分子在劳动中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大生产运动是中共生存政治的最好诠释,而生存逻辑也是理解现当代中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 标签: 大生产运动 延安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为谁写作?这个问题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首要问题,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首要问题。明眼人马上能联想到《毛泽东选集》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第一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笔者模拟这句著名的语句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75周年,并非投机取巧,而是在顺应毛泽东的内在思路。'为谁写作'这个问题之所以是首要问题,首先是相对

  • 标签: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
  • 简介:75年前的春天,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是为了化解当时延安文艺界内部团结问题,以及文艺队伍与军政队伍的矛盾对立情绪,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毛泽东、凯丰个人名义,邀约延安文艺界一百余位知名人

  • 标签: 再解析 历史精神 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
  • 简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前世今生1942年,结合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界人士座谈会,并作了会议发言和总结。毛泽东在这次会上的言论被整理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一文于次年刊发在《解放日报》上,《讲话》继承了列宁关于文艺事业应成为党的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的思想,发展了高尔基的'文学

  • 标签: 人民大众生根 助推解放区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