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3 个结果
  • 简介:绅士是明清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它以功名、职衔为标识,凭借其所占据的各种资源优势,在官场与民间、城市与乡村之间转进转出,不但主宰着广大村民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地方政局,并构成“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以致一些社会学家称中国为“士绅之国”。20世纪4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绅士进行了考察。绅士问题一度成为日本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一大热点。1974年,《东洋史研究》特别刊行了“明清时代的乡绅”专号;1975年,在日本历史科学协会第九次大会上,又以“明清史研究中的乡绅论”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对于日本的明清绅士研究状况,日本学者已有过系统评述,但国内迄今尚未有人作过专门评介。本人不揣简陋,拟作尝试,或许对我们今后开展此项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日本 史学界 绅士 社会阶层 明朝 清朝
  • 简介:<正>此次在法国只有九个月时间,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自然想去了解一下五光十色的法国史学。然而由于逗留时间不长,故尽管有不少新鲜的印象和感受,但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法国史学一瞥吧!

  • 标签: 史学界 史学家 经济史 历史学 历史研究 年鉴
  • 简介: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史学虽在西学东渐的强力冲击下失去了主流地位,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血脉上的延续与发展。从章学诚到刘咸炘,呈现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自省式的演进路径。刘咸炘阐释了章学诚关于浙东史学、六经皆史、记注与撰述等问题与范畴的论述,这些心得沉淀为刘咸炘史学理论的亮点和底色。刘咸炘还深入比较章学诚史学与西方史学,回击了西方史学优越论,坚守了中国本位的史学立场。刘咸炘承袭章学诚史学、目录学、方志学的衣钵,堪称"续章"的代表人物,但其中又有"匡章"之义。刘咸炘提出的"察势观风"已突破了章学诚史学的固有疆界,在近代史学史上自成一派。"续章"强调的是继承史学传统,"匡章"则是对传统史学的革新,这既为近代本土史学理论的重建注入了必要的传统因素,也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学术转型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在新旧史学和中西史学的交汇、碰撞、嬗变中,刘咸炘的章学诚研究引起了内藤湖南、钱穆、蒙文通、齐思和等中外史学家的关注,从中可见中国本位史学家在民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标签: 刘咸炘 章学诚 传统史学 近代传承
  • 简介: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俄罗斯所副教授张广翔同志曾于1996年8月~1997年8月赴莫斯科大学历史系进修。期间他围绕俄国史学对十月革命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请教了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史所史学副博士、俄国革命史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十月革命史国际委员会总秘书布尔达科夫·弗拉基米尔·普罗霍罗维奇。苏联解体后,俄史学对十月革命的研究更为活跃,各种观点和主张纷纷亮相。从总的趋势看,俄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明显受到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挑战,否定十月革命的趋势加强,布尔达科夫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他曾坦言他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力主运用新方法重新研究十月革命史。透过他的新观点可以窥视俄史学有关十月革命的研究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学术界的研究信息

  • 标签: 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编纂学 研究与展望 俄罗斯科学院 史学界
  • 简介:<正>(续)三、关于契丹(辽)史的研究关于契丹(辽)史研究的专著有盖之庸编著的《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62万字),全书收录了近20年来在内蒙古地区发现的辽代墓志、石刻60余方,附有插图66幅,图版26幅,由作者加注考证。并且,作者还详细介

  • 标签: 民族史研究 辽代 契丹人 石刻文 蒙古地区 室韦
  • 简介:“嘎尔干”是明代女真世系组织称谓。对于这个世系组织过去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是指胞族组织,有的学者认为不存在这层组织结构。本文作者认为嘎尔干组织是存在的,不过不是指胞族,而是指氏族和氏族之间的组织关系,这种组织关系在现代人类学上被称为联族。这种组织结构在金代和明代女真社会中都存在,金代女真的同姓和异姓完颜、明代女真各个觉罗之间的关系就是联族组织关系。联族组织虽然没有共同的经济和地域联系,但同源的认同感在一定条件下仍起一定的社会作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俄罗斯所副教授张广翔同志曾于1996年8月~1997年8月赴莫斯科大学历史系进修。期间他围绕俄国史学对十月革命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请教了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史所史学副博士、俄国革命史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十月革命史国际委员会总秘书布尔达科夫·弗拉基米尔·普罗霍罗维奇。苏联解体后,俄史学对十月革命的研究更为活跃,各种观点和主张纷纷亮相。从总的趋势看,俄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明显受到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挑战,否定十月革命的趋势加强,布尔达科夫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他曾坦言他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力主运用新方法重新研究十月革命史。透过他的新观点可以窥视俄史学有关十月革命的研究?

  • 标签: 嘎尔干 联族 胞族 世系
  • 简介:战后七十年,纳粹史叙事经历了多次模式转换,从民族神话叙事到批判叙事,再到多样化叙事和未来的欧洲叙事,历史学家们承担起了历史“公共性”的使命,突出了历史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性地位。在此过程中,德意志民族也获得了集体归属感和行动能力的基础。

  • 标签: 纳粹史叙事 民族认同 联邦德国
  • 简介:史学集刊》编辑委员会主编、吉林大学历史系主任、吉林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王藻教授,因病久治无效,不幸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与世长辞。本刊特发表王藻教授的这篇学术报告,以兹纪念。

  • 标签: 古代史 学术报告 分期问题 印度 吉林省 编辑委员会
  • 简介:姜鹏:《司马光施政理念在历史编纂中的表达——从〈资治通鉴补〉对原作的改动说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资治通鉴》问世后,对其注释、订补、改写、续写之作不断出现。明代学者严衍的《资治通鉴补》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订补著作。在《资治通鉴》卷十六汉景帝后元三年、卷十七汉武帝建元元年这一段历史书写中,司马光采取了史实叙述与相关评论前后颠倒、错置,并对重要历史文献进行借用、删节以凸显己意的手法,用于表达自身的施政理念。

  • 标签: 资治通鉴补 《资治通鉴》 历史书写 重要历史文献 历史编纂 复旦学报
  • 简介:王晖:《论西周金文记时语词及大事系"年"的史学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以《孟子·离娄下》"《诗》亡然后《春秋》作"及今天所见所有出土文字资料情况来看,在春秋之前还未产生由史官记载下来的《春秋》类编年体史书,但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即年月日时间与国家大事记在西周时期金文中已经出现了。

  • 标签: 西周金文 编年体史书 离娄 翦伯赞 史学理论研究 钱穆
  • 简介:赵永春:《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中国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进》(《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与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存在背离现象,但有时也用来指称政权,主要有两种情况:

  • 标签: “中国” 《学习与探索》 古代国家 国家政权 史学 国家观念
  • 简介:晁福林:《先秦时期鬼、魂观念的起源及特点》(《历史研究》2018年第3期)鬼、魂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鬼、魂观念在先秦时期有较大社会影响,礼仪、祭典、习俗等皆与之关系密切。鬼观念滥觞于新旧石器时代之际出现的埋葬习俗,《山海经》的时代,人们或将形态怪异而令人惊骇者称为“鬼”。

  • 标签: 史学 《历史研究》 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文化 先秦时期 埋葬习俗
  • 简介:罗志田:《守先待后:史学在中国的地位及演变》(《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1期)中国古人敬天而不曾尊崇一位绝对全能之神。在这样的世界里,历史和史学具有特出的文化地位。通过历史记载和叙述,史学说明韭论证着关于天道、人世,以及文化和政治认同等各项基本理念,也验证着君主统治的正当性。汉代独尊儒术后,史学的功能有所变化,但仍注重记录和传承,并越柬越带有守先待后的含义。历史撰述的体制化带柬相应的约束,为野史和传说留下了发展的空间。不间断的正史、相对随意的野史,以及伸缩灵动的民嗣传说,共同构成了今天的“历史知识”。这一切都因19世纪西方对中国的入侵而改变,不仅史学的社会地位摇摆不定,学校和公众所关注的历史内容也有很大的改变,出现了一些带有西方特色的中国历史言靛。

  • 标签: 史学 中国历史 文化地位 历史记载 政治认同 独尊儒术
  • 简介:陈其泰:《章学诚对"道"的探索及其时代意义》(《河北学刊》2012年第1期)《文史通义.原道》篇是章学诚历史哲学探索的代表作,他不作经院式探讨,而是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因而具有批判性和超前性的鲜明特色。他提出历史哲学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命题:其一,"道出自然","渐形渐著",存在不得不然的客观趋势。其二,应当区分推动形成万事万物的客观法则的"道"本身,和万事万物的具体形式;"言圣人体道可也,言圣人与道同体不可也";"学于众人,是为圣人"。其三,"道"与事功密切相连,六经不能穷尽"道",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立言之士的责任是总结出新的"道"。诚如梁启超所言,章学诚的论述"实为乾嘉以后思想解放之源泉"。

  • 标签: 《文史通义.原道》 史学 《河北学刊》 历史哲学 章学诚 哲学探索
  • 简介:董欣洁:《中国的通史传统与世界史编纂》(《史学集刊》2009年第3期)中国的通史传统是指在长期、丰富的通史编纂实践中,中国历史学家逐渐形成的以通古今之变为核心的历史认识理论和通史编纂思想。通史传统是中国历史编纂学重要的理论遗产之一。

  • 标签: 《史学集刊》 编纂思想 历史学家 历史编纂学 认识理论 通史
  • 简介:朱维铮:《历史编纂学:过程与形态》;吴怀祺:《(周易〉与民族历史思维》;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家思想的几个特点——再论古代史学家与中国思想史》;陈其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朱政惠:《关于史学史研究和海外中国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中国古代 民族问题 历史编纂学 中国思想史 中国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