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真的很喜欢这部戏。《怀疑》,喜欢它的单纯和直接,清晰和坦诚。在今天能够看到这样关注人类信仰,并将怀疑作为主题又毫不脱离观众想象和生活的戏,委实难得。这部戏没有去刻意地讨好观众,更没有一丁点华而不实的表现,看完了让人感慨,让人同情,让人无奈,让人思考。戏剧的魅力或许正是在这些地方吧。

  • 标签: 《怀疑》 力量 世界 华而不实 观众
  • 简介:近些年来,在话剧演出市场的无形遥控下,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观众,赢取更高的票房,舞台上的话剧人物大都以"真实而平凡、可亲又可近"的艺术形象力图与观众产生人生体验上的共鸣.特别是都市时尚话剧,无论是白领一族,还是市民阶层,或是乡人打工仔,他们大都具有一颗世俗的心,一种常人的情,一段有趣的事,让观众感觉到这些人物就在他们的身边;即使是塑造上世纪初的风尘女子、老板大亨,或是新世纪的人民公仆、英雄人物,话剧创作也始终在人性欲望与世俗态度两者结合的层面上,让风尘女子得到升华而美丽起来,让英雄人物更加平凡而亲切起来.于是,这种日常戏剧演出的剧场里经常会发出一种会心的笑声,一阵由衷的掌声.这是话剧创作者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摆脱了"工具论、概念化"创作的桎梏,让话剧回归艺术本体的胜利.

  • 标签: 观众 话剧演出 票房 共鸣 艺术形象 舞台
  • 简介:本文从《玩偶之家》中阮克医生人物性格以及同他人的关系入手,挖掘其孤独阴沉与聪明妥帖的性格矛盾面,展现他在《玩偶之家》里扮演的各种角色,及背后的心理需求,力求还原真实而丰富的阮克医生形象,进一步探索他在推进剧情和展现主题上发挥的功能性作用.

  • 标签: 《玩偶之家》 易卜生 阮克医生
  • 简介:反映现实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戏创作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诸多大胆的探索,众多戏曲人通过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思考,试图清晰地把握住生活的深刻内涵。当代戏曲改革,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已经有半个世纪,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实现戏曲现代化,而现代戏则是戏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试金石。

  • 标签: 主题内容 表演形式 黄梅戏 戏曲现代化 现实生活 中国戏曲
  • 作者: 肖俊怀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胡琴演奏者凭什么来征服观众?其重要的因素是由其娴熟的演奏技能、泌人心脾的情感音韵以及人格魅力所决定。这种美生机勃勃,境界开阔,好似“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质朴亲切、辽远深厚。如此美妙的画面,无人不想置身其间。要想抓住此艺术特点,唯反思胡琴演奏者的人格魅力与情感韵味之成因,看清其现状之得失。方能人琴合一、审时度势、光大国粹,方能达到与观众两心相通的境界。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欣赏对音乐学习者的重要性,分析了音乐学习者赏析音乐的同时是如何完成对自我人格塑造的,并对塑造音乐人格的作用进行解读。

  • 标签: 音乐学习者 音乐欣赏 完美人格 塑造
  • 简介:在全球遍布的华人社会里,曾获1983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音乐"等11项提名、4项大奖的老电影《搭错车》,可能是一个无法释怀的情结。《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等影片插曲,开初由华语歌坛实力唱将苏芮的歌声,穿越海峡风靡两岸成为传播久远的流行金曲。

  • 标签: 《搭错车》 音乐剧 颜色 华人社会 原创音乐 台湾电影
  • 简介:我很幸运,1946年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表演系读书,戏剧大师黄佐临就是我的表演课老师。那时他才40岁,但头发已谢到头顶,老成持重,不苟言笑,惜字如金,不怒而威。大家都知道他来往上海、南京两地奔跑,在上海创办苦干剧团,排了很多好戏,在文华电影公司导了很多好影片,在我们心中已是了不起的大专家,“老”教授,非常敬畏他。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们怎样说好台词,尽管他说话少,

  • 标签: 黄佐临 改革创新 专科学校 电影公司 表演课
  • 简介: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1897)是一位学者型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严谨的形式,高超的技巧,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即便是在他的最轻松简单的作品中,也闪耀着他所特有的思想和气质。他的圆舞曲即是证明。勃拉姆斯写有十六首圆舞曲(Op,39),作为一套,发表于1867年。这些圆舞曲短小,通常只有两个主题,甚至还有单主题,最短的只有16个小节。

  • 标签: 勃拉姆斯 《第四交响曲》 精神内涵 人格分析 体裁分析 乐章
  • 简介:《人民音乐》杂志2004年第一期刊登了著名作曲家王西麟的评论文章《由〈夜宴〉〈狂人日记〉到对“第五代”作曲家的反思》,对郭文景等“第五代”作曲家的创作提出了批评。随后,《人民音乐》同年第四期发表了郭文景针锋相对的文章《谈几点艺术常识,析两种批评手法》。继“卞谭之争”后的这场因创作方向而起的论争,再次在音乐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期特刊出王西麟的回应文章,使读者对这场论争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期引发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郭文景 道德建设 人文建设 人格建设 “第五代”作曲家 音乐事业
  • 简介:4月29日《12个人》首演当晚结束,在剧场门口我看到一位熟悉的女朋友泪流满面,原因只是,这个舞台很久没有令她这样感动了。

  • 标签: 个人 扭曲 房间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