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1938年,普罗科菲耶夫最后一次在美国巡演,其间他接受了《纽约时报》的访问。记者形容他“谈吐冷静,令人愉快,喜怒不形于色,看上去更像一位工业主管而非作曲家”。事实上普罗科菲耶夫是这样露面的:秃顶,远远谈不上英俊;喷了香水,身着裁剪精良的套装——这几乎难以与传统的音乐家形象联系起来;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已于两年前选择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定居。

  • 标签: 普罗科菲耶夫 音乐大师 二十世纪 苏俄 《纽约时报》 作曲家
  • 简介:《第七交响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乐作品。作品在曲式结构上以传统古典曲式的结构为基础,并有意识地将不同曲式的结构原则加以交叉运用,形成板具特色的混合曲式的结构特征。这种既保持古典曲式严谨的结构,又加以恰当创新的手法,使作品的曲式结构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达到完美的和谐。

  • 标签: 普罗科菲耶夫 《第七交响曲》 曲式结构 混合曲式
  • 简介:<正>由广东星坐标文化传媒主办、东莞市音乐家协会、香港音乐文学学会与双陈普洱协办的音乐文学双月刊《星坐标》已于2013年10月出刊面世。该刊设有"名家新作"、"群星坐标"、"火火的打工歌"、"音乐拍卖行"、"原创速递"等栏目,除发表原创歌词、歌曲之外,还设有"星坐标星工厂"、"佳作改稿手迹"及"每期一星"等,以求成为一份以"搭建成为音乐产业经济桥粱"

  • 标签: 音乐文学 坐标 双月刊 产业经济 东莞市 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