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此地娑婆秽境与彼地西方世界相距“十万亿佛土(刹)”[1],虽然我们并不知晓十万亿佛土究竟几何,但其距离之遥远岂可以人力揣度?因此,身后亡灵如何至长路迢遥的西方净土,是此生开窟凿龛、图塑佛铺的净土信众心念之所系,也必然希望或者要求画师在创作西方净土变时有所体现,画师究竟会采取何种手段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本文试图以“化生”为纽带,通过对纵通壁面的画面内容的解读来窥测画师的设计巧思。

  • 标签: 敦煌莫高窟 唐代 西方净土变 上品上生 往生通道 桥阶
  • 简介:宋刻《松桂堂帖》为米芾曾孙所刻,收入的米书作品均罕见。1995年日本著名书法家宇野雪村先生将所藏该帖宋拓本捐赠故宫博物院。启功先生经过研究写下题跋并定帖名。本文回顾此事的经过,并对程文荣的记载、翁同稣和启功题跋构成的考帖过程作了梳理研究。作者指出《松桂堂帖》刻于淳熙十五年(1188),而不会在淳佑八年(1248),还从《翁同稣日记》裹查出翁氏获帖一事,在先绪十五年(1889)九月。

  • 标签: 米芾 松桂堂帖 启功 宇野雪村 程文荣 翁同稣
  • 简介:龙门石窟的北市彩帛行净土堂(以下简称净土堂)位于龙门西山南端,为较重要的唐代中型洞窟.窟分内室与外室,内室造像均已不存.该窟造像的性质和开凿时间十分明确,即延载元年(694年)完工的阿弥陀佛窟.正壁有长篇题记,这是龙门少量几个明确主尊为阿弥陀佛的洞窟之一.今人已有比较详尽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见下文),然而其图像学的论点却有可商榷之处,这主要是由于窟内造像均已不存,只能由题记来推测造像所引起的.近年的龙门新资料也为我们对净土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照,所以有必要重新对其进行图像学的讨论.净土堂的开窟题记位于正壁偏北端,即“王宝泰、赵玄绩等造西方净土佛龛记”,漫漶较甚(录文八一一).

  • 标签: 阿弥陀佛 龙门石窟 三世佛 高力士 无量寿佛 西方净土信仰
  • 简介:傅山(1607—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它,一作公他,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先人世代业儒,家学渊源,蜚声三晋。少聪颖,年十五,应童子试,拔补博士弟子员。年二十为廪。明崇帧九年,冒死为昭雪平反袁继咸冤案,由是而名闻天下。明亡后,从事反清斗争。

  • 标签: 傅山 手札 家学渊源 反清斗争 青主
  • 简介:文成公主作为汉族文化的重要使者远嫁西藏,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各种技术以及许多能工巧匿,这些工匠与藏族艺术家在长期相互借鉴与吸收的过程中创造出许多艺术瑰宝。斯坦因第32号收集品绢画《药师净土变》正是这种共同合作的结晶。本文通过对该幅绢画"药师佛"以及身边"日光菩萨"的艺术语言分析,探析汉藏艺术相融呈像的情况。

  • 标签: 敦煌 汉地 吐蕃 日光菩萨
  • 简介:~~

  • 标签: 作品
  • 简介:张瑜作品张瑜,1939年12月于四川重庆,原籍浙江台州市,196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作品多次参加浙江省及全国美展,并获奖,部分作品选送日本、新加坡、匈牙利。西班牙等地展出及收藏。并为上海、浙江、河北等人民美术出版社、书画出版社及西泠印社出版或选...

  • 标签: 西泠印社 浙江台州 美术学院 浙江大学 匈牙利 次参加
  • 简介:来楚(1903——1975)原名稷勋,号然犀、负翁、一枝、非叶等,别署安处楼、然犀室,晚年易字初生,亦作初升。浙江萧山人。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来楚先生的写意花卉浑厚华滋,文人气息浓厚,书法则篆隶行草皆工。其篆刻,与他的书画艺术一样,有着精湛的造诣,在现代篆刻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来先生对秦汉玺印有着深刻的

  • 标签: 来楚生 篆刻艺术 作品赏析 书画篆刻 上海中国画院 玺印
  • 简介:钢.男,笔名老骥,号红崖山人.守砚斋主.满族,镶黄旗,大学毕业,祖籍辽宁本溪,现马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北国画院院长,《书法家》报副主编。

  • 标签: 作品欣赏 大学毕业 协会会员 镶黄旗 美术家
  • 简介:读林语堂先生的字,看他书中夹杂字里行间的照片,颇多感慨,于是神往,于是闭上眼想了想该想和不该想的事。他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被爱吞没的人。他是一个男人,一个成功的男人,他所神往的境界是:我要在楼下工作时听到楼上妻子言笑的声音,而在楼上工作时,听到楼下妻子言笑的声音。这是怎样的一种甜蜜,一种长久的责任,一种珍惜的平和,一种历久弥新的朴素情感,一种有欲而不放纵的淡

  • 标签: 菩萨 男人 照片 善意 林语堂 声音
  • 简介:临摹是学习篆刻的必由之路,也是不二法门。《青少年书法》杂志和中国篆刻网通过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结合,联袂推出"经典竞临",旨在引导大家根植传统,体验经典作品的精深内涵,体验多种风格的技法特点,进而为我所用。这样的形式注重于互动交流,有利于从各个角度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有利于提高篆刻临摹创作水平。

  • 标签: 青少年书法 不二法门 网络媒体 平面媒体 经典作品 技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