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从我有记忆的时候,在我的周围总是有许多书和许多画,家里的藏书摆在每一间厅堂的书架和书柜里。父亲收藏的画挂在墙上,摆在书架上,画在窗户纸上,卷放在巨大的木箱里。还有一些是画在花园里的厅堂墙壁上,它们多为山水泉石、松竹花草之属。那些书籍、绘画与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假山池塘一起,成为我生长环境的重要部分,而胡

  • 标签: 记忆 绘画创作 美术编辑 西北 厅堂 美术史
  • 简介: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亭林《与友人论学书》一年前,在北京召开了一次题为“20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演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①会议的主旨希望通过在这世纪转折关头将临的时刻,对中国画作一总结性的反思,以便为下一世纪的中国画发展作出贡献。但是我却始终觉得,中国画的发展前景让人很难乐观起来。尽管我讨厌预言家,但是我却隐然感到21世纪不会再有伟大的艺术了。这种悲观的态度并非受了那种认为中国画自身必然要经历一场由出生到兴盛再到衰亡的命运的学说的感染,而是来自这十几年我对中国画发展情境

  • 标签: 中国画发展 国际学术研讨会 艺术家 批评家 发展前景 传统
  • 简介:本文从介绍两张图片写起。笔者于今年的7月16日应邀在南京博物馆参加一次名为"雕塑艺术与博物馆内外空间"的开放式研讨会。研讨会面向公众。被邀请上台发言的专家共19位,每位专家的发言时间控制在6分钟,演示的PPT图片被规定为5张。我的发言在研讨会大题目的框架之下,有一个副标题"雕塑艺术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地位"。

  • 标签: 南京博物馆 内外空间 第一张 空间维度 时间控制 贾科梅蒂
  • 简介: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教育沿袭的是中华古老的技艺传授方式: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是以技术传授为主,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学习方式重操作,而非理论的分析和方法总结,学艺者能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严格尊从师傅教的方式、方法,先求技术熟练,再进入艺术创造的领域。这种陶艺教育是建立在接受者的“悟性”基础上的。

  • 标签: 陶艺教育 陶瓷艺术教育 技术传授 中国古代 口传心授 学习方式
  • 简介:历史纵深的维度看,每个朝代的坐标是一个一个单位的更替,每一次更替都会伴随着书法欣赏对于创作新的审美发现,由此不断推动书法创作的延续。正因为这样有了历史一次一次对王羲之不同的解读方式。从王羲之一派的书法脉络来看,人们对书圣的崇拜,使很长的历史时段里形成了一种虔诚以及膺服之心,王羲之成了书法家们的图腾,已成为书法史上的象征。

  • 标签: 解读方式 王羲之 书法欣赏 书法创作 审美发现 历史
  • 简介: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的巨轮横渡茫茫大西洋,驶入年轻又充满活力的美国。这一次,来自欧洲的艺术大师开始将舵手之位交由—群聚集在纽约曼啥顿的艺术家。这群美国人是继承者,也是破坏者。他们以盛期现代主义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艺术的新首都,却也让现代主义成为一架摇摇欲坠的古董,在不断更迭的艺术版图里,不知所终。这一情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纽约画派对绘画语言的革命性探索。与欧洲现代主义大师相比,以波洛克(JacksonPollock)、纽曼(BarnettNewman)、罗斯科(MarkRothko)等人为代表的纽

  • 标签: 波洛克 绘画语言 罗斯科 Barnett 纽曼 世界艺术
  • 简介:张仃是一位身体和艺术生命都非常长的世纪老人,也是新中国工艺美术界的重要领导者之一。不过在20世纪艺术史上,应该说张仃并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家,他也没有多么显赫的艺术史定位。但是,他又是个讨论20世纪艺术教育史上绕不开的题目。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他留下了全国政协标志及《大闹天宫》动画原画等流传比较广泛的作品,也不是因为他曾长期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及中国广告学会(今中国广告协会)首任会长等他的本行工艺美术领域中的成就,

  • 标签: 张仃 艺术大家 中国广告学 中国画发展 中国广告协会 艺术教育史
  • 简介:油画的宿命,是油画作为人工制作的图像被机械摄/制技术(摄影、电影、电视、计算机成像和编辑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等)的图像所取代。油画的使命,是在图像时代的人被机械摄/制图像技术异化之后,如何借助油画(进而扩展到一切绘画),启迪和激发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神圣的直接而真实的重逢。收到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秘书长张元教授的邀请,

  • 标签: 油画 宿命 图像时代 编辑技术 网络传播 数字技术
  • 简介:夏加尔的艺术通常被艺术史家描述为具有梦幻与天真的风格,他曾受到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的影响,可是他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表现主义曾受到他的影响,可他的艺术却与表现主义迥然不同.艺术史家曾将他与莫迪里阿尼、苏丁一起命名为"巴黎画派",之所以这样定义,仅仅因为他们都在巴黎的蜂巢画画.最受关注的是他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可是夏加尔却竭力否认自己的画是潜意识、是梦幻,并拒绝参加他们的展览.

  • 标签: 艺术史 画派 野兽派 印象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 简介:尽管争议重重,但世界范围内关于行为艺术的定义却离不开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这四个最基本要素。本文旨在表明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完整地理解行为艺术这四个要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特别是第四个要素,即艺术家作为人与观众作为人的交流。本文认为行为艺术不仅是艺术自身发展和革命的需要,更是艺术交流和分享的需要——消解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观众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和参与性。因此,本文提出交流与互动对于行为艺术的价值实现的重要地位,以此纠正行为艺术家往往单方面以身体和裸体论行为艺术成败的偏执。

  • 标签: 行为艺术 身体 交互影响和传递 价值承担者
  • 简介:经过一年多的动员和筹备,"漓江画派·2014·关注时代——广西当代人物画创作作品展览"展出了。200多幅人物画创作作品使人们精神为之振奋,因为这是广西首次以人物画为题材的专题展览,把久违了的广西人物画创作"盛况"再现给观众,这是广西美术创作十多年所未有的。策划组织这个展览当时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漓江画派"打造和培育十年了,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怎样深入培育,

  • 标签: 美术创作 人物画创作 漓江画派 作品展览 十年 艺术创造
  • 简介:作为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强调美术文献展的特质在于,不仅更注重文献性与研究性,更强调如同历史文献一样去记录、整理、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平实的态度。基于此,文献展致力于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其实验精神的见证。

  • 标签: 文献 历史 当代艺术
  • 简介:上海双年展作为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之一,诞生自1996年。经过16年的历练,成为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展示之,不仅在学术层面上向世界展示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也试图在当代艺术与大众之间建构沟通交流的平台。

  • 标签: 上海双年展 国际影响力 激活 发电 当代艺术 艺术展示
  • 简介:直到现代艺术将其联系于绘画的自主性问题,材料和媒介的真实意义一直在绘画的再现样式中被掩盖着,材料与媒介被视为表现对象的手段。现代绘画对材料与媒介的关注虽然提示了问题,但从实质上主要保持在样式趣味的转型层面,忽视了传统再现性绘画中的媒介主导作用。媒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材料,而是材料在绘画中的呈现,绘画的兴趣,绘画所处理的就是如何使材料转化为媒介。因而绘画所展示的既不是内容也不是形式,就是媒介本身,这个规律支撑着几乎整个绘画史。简单说,媒介就是绘画自主性所在,并且因此,自主性问题不存在于绘画内部。

  • 标签: 材料 媒介 绘画的自主性
  • 简介:根据巴黎第一大学美术史学报《评论—欣赏》(Ecrit-voir)主编埃里克·展艺科(EvieJanicot)先生的建议,《美术研究》从1989年第二期开始与其建立交流关系,互相发表对方10篇论文。由于《美术研究》篇幅有限,特将本文在本刊发表。

  • 标签: 前卫艺术 美术研究 美术史学 埃里克 交流关系 野兽派
  • 简介: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当代中国美术的重要现象。自2009年起,国家斥巨资投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上海、浙江、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市地区相继组织本地区历史题材的创作,形成一股主题性创作的热潮,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的精品,

  • 标签: 重大历史题材 美术创作 2009年 主题性创作 中国美术 工程
  • 简介:尼采说:“不要让历史成为一种负担”。不过对于书家来说,恐怕不大可能。因为书家每时每刻都行走在历史中,品读碑帖,便能重温历史,了解世道风云沧桑,可以感受历史的温情。甚至还有很多人想着如何进入历史呢!也许是因为书法史太长了,总是有人试图摆脱某种限制,但始终无法做到,

  • 标签: 历史 刀锋 书法史 品读
  • 简介:我要讲的题目是我们这一代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人。现在,我们见到塑造毛主席的新中国第二代中青年雕塑家,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塑造毛主席像比我们那狂热崇拜的时代,多了一份庄严、冷峻与平和。他们没有因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和与世界接轨而忘记中国革命逝去的历史,他们给予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创造者,一个公平、公正的历史定位。

  • 标签: 革命历史 改革开放 新中国 中国革命 雕塑家 毛主席
  • 简介:我的创作以整个重庆的历史演变为背景,以不同的视角,用艺术的方式去诠释。用元素的分解重组,或是直观的,又是全息的,借用"全息论"的说法(即"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每一个元素都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以这个角度展现出的若干镜头,来体现城市的演变和发展,而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恰恰是这城市最重要的财富。重庆大轰炸是重庆这座城市最重要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这一段

  • 标签: 重庆大轰炸 社会机体 全息论 中国传统文化 丝筒 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