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我知道,2014年的8月20日湖北卫视采访了我的老领导、老前辈部长;我知道,明24日湖北卫视采访我的题目和部长是同一个题目:“对中国歌剧黄金十七年的记忆和对经典歌剧的评价”。访谈结束后遵嘱题字,我的题字是:“中国歌剧之树永远长青。”在翻阅精美的题字册时,

  • 标签: 经典歌剧 领导 怀念 结缘 湖北卫视 中国歌剧
  • 简介:马骨是壮族、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因琴筒用马骨制成而得名。清代时期开始出现,至今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隆林、西林、田林、百色、乐业、凌云,以及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等地。

  • 标签: 马骨胡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弦鸣乐器 清代时期 布依族
  • 简介:湖北襄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院特约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被故官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和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收藏。出版有《抗美书法集》、《中国书法家精品集·抗美卷》、《抗美诗词书法》等。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生导师 人民大会堂 中国美术馆 书法家 胡抗美
  • 简介:1966年生于甘肃宁县。艺名昴颉。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文化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苏州工艺美院特聘教授,美国MFA画廊签约画家,国内某机构签约画家。

  • 标签: 杜平让 画家 绘画艺术 艺术欣赏
  • 简介:一九五○年生于青岛平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呼和浩特画院院长、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从长城到奥林匹亚艺术行组委会执行主席、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创意顾问、亚洲艺术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曾主持安徒生全球庆典中国艺术展、都灵冬奥会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任国际创意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兼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副院长兼国画院院长。

  • 标签: 艺术博览会 中国传统 都灵冬奥会 副院长 协会会员 呼和浩特
  • 简介:北宋缙云人份,才华出众,为官清廉,尤擅书法,然其资料记载匮乏,书法作品亦极少面世。通过对份现存墨迹《钦止帖》、碑刻《宋故詹君伯常墓志铭》、摩崖石刻《凌霄台》等书作的梳理考订,可窥得其书法在宋代尚意书风影响下结字紧敛、格调清雅、飘逸中不失沉着的艺术风格。

  • 标签: 胡份 墨迹 碑刻 摩崖石刻 考论
  • 简介:上海视线画廊坐落在具国际品味和时代气息的虹桥开发区内,毗邻遵义路口,位于儿童交通公园北侧,总面积200多平方米,层高达4米以上。周遭绿意婆娑,环境典雅优美,自有人间诗画。

  • 标签: 视平线 交通公园 画廊业 时代气息 艺术魅力 表达方式
  • 简介: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它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极富表现力和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二音色是二演奏的重要方面,演奏者如何把握好二的音色关系到二演奏中的音乐艺术表现问题,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影响二音色的主要因素,从而让二演奏者能掌握并调整好二音色,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涵。

  • 标签: 二胡演奏 音色 民族乐器 民族特色 艺术魅力 艺术表现
  • 简介:<正>2013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在这金秋收获的季节,我欣然接受刊物编委之托,前去采访我区著名作曲家莫尔吉先生。出发前,我阅读过与莫尔吉先生相关的许多文字:当代蒙古族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莫尔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力格苏木人,察哈尔部杭锦(Hanggin)氏,1931年出生。其人兼通蒙古语、汉语和日本语,曾在日本接受小学教育,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熏陶。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参加内蒙

  • 标签: 蒙古族 内蒙古 作曲家 莫尔 蒙古舞 音乐教育家
  • 简介:1980年。我考入中央美院版画系学习版画,那时候美院的教学还处在传统的写实氛围当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创作基本都属于这个范畴。那时的艺术思潮最为活跃,现代主义艺术影响了很多人,美院也有一些人特别关注这方面的变化。我当时内心也有一种反叛的心理和了解新事物的渴望,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尝试新的表现语言。

  • 标签: 感受 基础教育 艺术思潮 艺术影响 现代主义 表现语言
  • 简介:郭俞平个展由末日后的废墟碎片所构成,是某种对个人记忆和心灵地图不可避免的政治沉思。她的作品背景显而易见:通过一个线性的故事情节,邀请观众进入到一个想象中的场景中。郭俞回收生活垃圾并加以利用.将其转化为战后的废墟.再搭配上同一系列的视频作品,她借此所呈现的超现实最终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人类是如何倾向于对灾难的想象.如何倾向于对未来的渴望。

  • 标签: 郭俞平 绘画艺术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 简介:我的这批“向后看”作品,之所以称为“向后看”,表明我的艺术活动与我们现代艺术的卜下文关系及新历史的态度。1989年中国首届现代艺术展借用“禁止调头”的标志隐喻了中国现代艺术义无返顾的姿态;今天,当各界普遍关注“发展”的丰题时,“新历史小组”的艺术家从当代生活中感受到“向后看”的可能与魅力。

  • 标签: 现代艺术 艺术活动 艺术展 艺术家 历史 中国